环评上岗证培训考题整理(免费下载)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环评上岗证培训考题整理(免费下载)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上岗考试试题

Co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

P∫≥2.5×109 2.5×109>P∫≥108 P∫<2.5×108 复杂地形 一 二 三 平原 二 三 三

2、一般给出的风速为距地面10米处则:U=U10(Z/10)P

3、风速随高度变化(风廓线):U2=U1(Z2/Z1)P U1――距地面Z1(m)处的平均风速; U2――距地面Z2(m)处的平均风速; U――距地面Z(m)处的平均风速; U10――距地面10(m)处的平均风速

P――风速高度指数,是一个与大气稳定度和地形条件有关的参数;(查表P185) 式中:U2,U1分别为距地面Z1(m)和Z2(m)高度处10min平均风速,m/s; P――风速高度指数,依赖于大气稳定度和地形条件。

4、有风时(距地面10m高平均风速U10≥1.5m/s)点源扩散模式:

(1)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向地面任一点(X、Y),小于24h取样时间的浓度,可按下式计算: C=(Q/2лuσyσz)exp-(Y2/2σ2y)*F 式中:Q――单位时间排放量,mg/s;

Y――该点与通过排气筒的平均风向轴线在水平面上垂直距离,m; σy—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参数,m; σz ---铅直扩散参数,m。 F=2exp(-He2/2σZ2) 式中:He=H+△H

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 △H—烟气抬升高度,m。

(2)排气筒下风向一次(30min)取样时间的最大落地浓度cm(mg/m3)及其距排气筒的距离Xm(m),建议按下式计算:

1、污染源下风向地面轴线浓度公式为:

C(x,0,0)=(Q/лuσyσz)exp(-He2/2σz2) 2、 最大地面浓度cm(mg/m3)按下式计算: Cm(Xm)=2Q/eлuHe2P1

3、排气筒的距离Xm(m)按下式计算:

Xm=〔He/r2〕1/α2〔1+α1/α2〕-(1/(2α2)) 式中: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 α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

5、烟气抬升公式:

(1)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建议按下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H(m)。

1、当烟气热释放率Qh≥2100Kj/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35K时,△H采用下式计算: △H=n0Qhn1Hn2U-1 Qh=0.35PaQv×△T/T △T=TS-Ta

Page 13 of 4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上岗考试试题

QV=πr2Vs

式中:n0――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 n1――烟气热释放率指数; n2――烟气高度指数;

Qh――烟气热释放率,kj/s;

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超过240米时,取H=240m;

Pa――大气压力,hPa,如无实测值,可取邻近气象台(站)的季或年平均值; Qv――实际排烟率,m3/s;

△T――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温度差,K; Ts――烟气出口温度, K;

Ta――环境大气温度,K,可取邻近气象台(站)的季或年平均值; U――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

2、 有风时,稳定条件,建议按下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H(m)。 △H=Qh1/3(dTa/dz+0.0098)-1/3U-1/3

式中:dTa/dz――烟囱几何高度以上的大气温度梯度,K/m;

6、SO2排放量=用煤量×含硫率%×2×80%×(1-η) 烟尘排放量=用煤量×灰份%×飞灰率%×(1-η)

(二)例题

1、某城市远郊区有一高架源,烟囱几何高度100m,实际排烟率为20m3/s,烟气出口温度200℃,求在有风不稳定条件下,环境温度10℃,大气压力1000hPa,10米高度处风速2.0m/s的情况下,烟囱的有效源高?

解:求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 △T=190 烟气热释放率Q h

Q h = 0.35 Pa Q v △T/ Ts

=0.35×1000×20×190/(200+273)=2812 ≥2100kJ/s 计算乡村不稳定条件下烟囱几何高度100米处的风速。 U=U10(Z/10)P

U= U10×(100/10)0.07 =2×1.175 =2.35

选择烟气抬升公式。 △H=n0Qhn1Hn2U-1

△H=0.332×28123/5×1002/5×1/U =0.332×117.3×6.3×0.43 =105 m

烟囱的有效源高

He = H+△H = 100+105 = 205m 答:烟囱的有源高度为205米。

2、 城市工业区一点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其排放量为200g/s,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不稳定类,10米高度处风速2.0m/s,烟囱有效源高为200m情况下,下风距离800m处的地面轴线浓度?(扩散参数可不考虑取样时间的变化) ?解:计算不稳定类800m处的扩散参数。

Page 14 of 4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上岗考试试题

Xα1=0.282×800?σy=γ 0.914 =127 σz=γ2Xα2=0.057×800 1.094 =85.48

计算城市不稳定类烟囱几何高度100m处的风速。 U=U10(Z/10)P =2×100.15 =2.83

用地面轴线浓度公式计算(注意排放量单位,g变成mg )。 C=(Q/лuσyσz)exp(-He2/2σz2)

=(200×1000/3.14×2.83×127×85.48)exp(-2002/2×85.482) =2.07×0.065 =0.13mg/L

答:下风距离800m处的地面轴线浓度为0.13mg/L。

3、城市某工厂锅炉耗煤量6000kg/h,煤的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15%,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大气稳定度为强不稳定类,10m高度处风速1.5m/s。烟囱抬升高度为50m情况下,SO2最大落地浓度(P1=1.0)?

解题思路:(1、明确地表状况(城市);2、明确污染源的稳定度(强不稳定条件下)、3、选择最大落地浓度公式:Cm(Xm)=2Q/eлuHe2P1、4、计算未知数据:Q、U、He) 解:计算SO2排放量=用煤量×含硫率×2×80%×(1-15%) Q=6000×1%×80%×2×(1-15%)=81.6kg/h=22667mg/s

计算城市强不稳定度类烟囱几何高度100m处的风速。 U=U10(Z/10)P =1.5×1.26 =1.89 m/s

计算烟气有效源高。 He=100+50=150 m

用最大落地浓度公式计算。 Cm(Xm)=2Q/eлuHe2P1

Cm(Xm)= 2×22667 / (2.718×3.14×1.89×1502×1.0) =0.12 mg/m3

答:SO2最大落地浓度为0.12 mg/m3。

4、某厂烟囱有效源高50m,SO2排放量120kg/h,排口风速4.0m/s,求SO2最大落地浓度(P1=40)若使最大落地浓度下降至0.010mg/m3,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效源高应为多少? 解1:Q=33333.3mg/s Cm=2Q/eлuHe2P1

=2×33333.3/2.718×3.14×4×502×40 =0.02mg/m3 解2:

Cm=2Q/eлuHe2P1 eлuHe2P1=2Q/Cm He2=2Q/Cm×eлuP1

He2=2×33333.3/0.01×2.718×3.14×4×40 He2=4880.42 H=70m

答:SO2最大落地浓度为0.02mg/m3;落地浓度下降至0.010mg/m3,有效源高应为70m

Page 15 of 4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人员上岗考试试题

5、地处平原某工厂,烟囱有效源高100m,SO2产生量180kg/h,烟气脱硫效率70%,在其正南1000m处有一医院,试求当吹北风时,中性条件下(中性条件下,烟囱出口处风速6.0m/s,距源1000m处0.5h取样时间,σy=100m,σz=75m)工厂排放的SO2在该医院1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 解:Q=180×(1-70%)=54kg/h=15000mg/s F=2exp(-He2/2σz)=2×exp-0.89=0.82 C(=(Q/лuσyσz)exp(-Y2/2σy2)F

=(15000/3.14×6×100×75)×exp(-1002/2×752)×0.82 =0.11×0.41×0.82 =0.037mg/m3

答:工厂排放的SO2在该医院1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为0.037mg/m3。

6、某拟建项目设在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SO2排放量为40kg/h,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定为几级?(SO2标准值0.50mg/m3) 解:P1=Qi/Coi×109=0.04/0.5×109=0.8×108<2.5×108 答: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定为三级。 二、水部分

(一)公式

1、内梅罗平均值:C内=[(C2极+C2均)/2]1/2 标准指数:Sij=Cij/Csj

式中Sij 标准指数 Cij 平均值 Csj 标准限值 当Sij≤1.0时达标 当Sij>1.0时超标

对于溶解氧(DO)分两种情况: 当DOj≥DOS时

SDOj=(DOf-DOj)/(DOf-DOs) 当DOj<DOS时

SDOj=10-9×( DOj/ DOs) 式中:SDOj DO的标准指数 DOj DO实测值

DOs DO的评价标准值

DOf 为某水温、气压条件下饱和溶解氧浓度

DOf=468/(31.6+T) T为水温(按摄氏度计算)

2、 零维模型:C=(CEQE+CPQP)/(QE+QP) CE河水水体中含待评价污染物原有浓度。 QE河水水体原有流量

CP污染源水体含待评价污染物浓度 QP污染源水体流量

应用于完全混合模式(起始断面或难降解污染物)

3、一维模型:C=C0EXP(-K×t) t为时间(天) 式中t=x/(86400×u) 1天=86400秒 C0为零维模型计算出的浓度值

Page 16 of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