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石化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辽宁省石化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建设甲醇制烯烃、天然气制烯烃、丙烷脱氢制丙烯等龙头项目;通过芳烃、烯烃、氯碱等大型化龙头装臵的带动,进行联合化和集中化生产,重点发展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新材料,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松木岛化工园区在优化升级现有合成气化工、特色石油化工的基础上,注重调整园区产业结构,依托现已形成的精细化工产业基础,进一步提高催化剂、医药中间体、高端涂料、电子化学品、橡塑助剂等高端精细化学品的产业集中度,将重点产业做出特色,做出知名度;通过精细化工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引领和支撑我省精细化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盘锦市以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为核心,建成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利用华锦集团炼化一体化优化升级改造项目、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生产的烯烃、芳烃等原料,依托长春化工、联成化学、宝来集团、和运集团、瑞德化工等重点企业,向下游延伸发展有机化工原料、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做大做细石化产业链条,打造“台湾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聚集专区”,提高地区石化产业丰厚度。

2.改造提升五大具有竞争力的石化产业基地。改造提升抚顺、辽阳、沈阳、锦州、营口五大石化产业基地的核心竞争力,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建成

- 17 -

五大具有竞争力的石化产业基地。

抚顺市以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化工及精细化工园区为核心,建成国家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抚顺市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础优势,依托抚顺石化、伊科思、同益、齐隆等龙头企业,着力构建丙烯、碳四、碳五、碳九、芳烃、橡塑蜡料深加工产业链;推进抚顺伊科思与抚顺石化合作建设的橡胶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重点打造石油树脂、沥青基碳纤维、涂料染料、炼油催化剂、橡胶新材料五大国内领先产业。

辽阳市以国家芳烃及精细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为核心,建成国家级芳烃及精细化工基地。

加快实施辽阳石化俄罗斯原油加工优化增效改造项目;依托辽阳石化、奥克、科隆、华峰等龙头企业,重点延伸芳烃产业链,巩固壮大环氧乙烷及其精深加工产业优势,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

沈阳市以沈阳化学工业园为核心,建成国内知名的创新型绿色化学工业园区。

推动米其林沈阳轮胎搬迁扩能项目、普利司通(沈阳)轮胎生产基地项目达产达效,推进后续项目建设;加快沈阳化工搬迁改造项目实施建设,建成亚洲最大的糊树脂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沈阳化工研究院、沈阳化工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依托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平轮胎、沈化集团、沈阳

- 18 -

科创、三聚凯特等重点企业,发展橡胶制品、氯碱化工、化工新材料和高端专用化学品四大产业。

锦州市以锦州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为核心,建成国内重要的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发挥地区资源条件、产业基础、石油储备基地和港口优势,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不断完善精细化工产业链;依托辽宁嘉合C4综合利用、辽宁天合润滑油添加剂、锦州钛业氯化法金红石型钛白粉、锦州石化石油针状焦等重点企业及产品,重点发展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稀土顺丁橡胶、硅橡胶、溶聚丁苯橡胶等化工新材料,做精异丙醇、汽油加氢催化剂、氟碳醇、全氟聚合物、润滑油添加剂等精细化工产业。

营口市以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为核心,建成大型临港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化工区紧邻港口适合石化原料和产品进出的优势,推动康辉石化聚酯项目、元力石化顺酐项目、绿地国丰电极焦项目、中海油高粘度润滑油项目、华威聚酰亚胺项目、中海石化DCC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发展。

3.着力打造三大特色石化产业基地。着力打造阜新、葫芦岛、鞍山三大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优势明显的石化产业基地,力争以差异化发展方式形成特色名片产业,提高在区域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 19 -

阜新市依托辽宁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突出氟化工产业特色。 整合萤石资源,保障氢氟酸的稳定供应,发挥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阜新氟化工研发中心的技术优势,依托东欣科技、恒通氟化学、金凯化工、奇凯化工、天予化工、天华化工等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无机氟化物、含氟精细化学品、氟烷烃和含氟聚合物四大产业链。

葫芦岛市依托企业搬迁改造升级,突出聚氨酯产业特色。 充分利用国家支持老城区危险化学品搬迁改造政策,实现搬迁企业扩能改造和产业升级;整合石油化工和氯碱化工资源,利用方大锦化及北方锦化所提供的原料优势,建设集约化和规模化、特色鲜明的聚氨酯产业基地。

鞍山市依托鞍山煤焦油及粗苯深加工产业基地,突出煤焦油深加工产业特色。

依托鞍钢化工总厂、七彩化学、中钢热能、国锐化工、塞诺达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煤焦油深加工、有机颜料、碳素材料、化学添加剂等,建成国家级煤焦油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二)调整产业产品结构。

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开工建设,增强基础化工原料供应能力;按照产业总体发展方向,构筑和延伸一批上下游配套的石化产业链、产品链,强化产品精细化和过程精细化,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优化提升橡胶制品、氯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