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 (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 (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大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大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解释下面加点字词在句中的意思。(3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名之者谁?( ) ...(3)杂然而前陈者(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翻译: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翻译: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开头段先概括介绍滁州地理特征,然后依次写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写命名醉翁亭的来由,是为了引出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B.文中用了不少对偶句,如“日出而林霏开”对“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C.《岳阳楼记》表达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两篇文章都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D.全文极力渲染一个“醉”字,表达了作者因遭到贬谪而不满消极、借酒浇愁的愤慨之情。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6.(3分)(每词1分)

(1)像鸟张开了翅膀一样(2)取名(命名)(3)摆开(摆放、陈列) 7.(4分)(每句2分)

(1)欣赏山水的快乐,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分)(“乐”“得”“寓”解释准确各0.5分,句子表达通顺0.5分) (2)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2分)(三个“乐”解释准确各0.5分,句子表达通顺0.5分)

8. (3分)D(全文以“乐”为感情基调,表现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第 5 页 共 12 页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10分)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_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朝服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_ .(2)孰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时而间进___________________ .7.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作者写邹忌讽谏齐威王时,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人物形象生动。

B. 文中君臣同心使国力变强,齐国在国外取得了“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的巨大成效。

C. 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D. 文章运用设喻的方式对齐王进行规劝,劝诫齐王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6.穿戴。 同“熟”,仔细。 间或、偶然。

7(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对我有所求。

(2)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给予上等奖赏。

第 6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