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3.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4.P67动脑筋。

第13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教学难点】

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第二单元的课题是什么?(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2.过渡讲解:这个课题指出了宋元历史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水平都超过了北方,终于在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二是民族政权并立。各族相互间有战争也有和平,和平友好是主流,民族融合程度得到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于是宋元时期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3 1.宋元时期闻名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是哪三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2.毕升制作活字的原料是什么?(黏土)活字印刷先后有哪四道工序?(制作陶字、排版、印刷、拆版)

3.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你认为有哪些变化?(死字变活字,死板变活版,经济省时)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磁石可以指示南北的特性是什么时候发现的?(战国)那时的指南仪器叫什么?(司南)

2.指南针的发明 (北宋)开始用于哪个行业?(航海)

3.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南宋时,指南针传入欧洲,为以后欧洲人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4.火药是什么人发明的?(我国古代炼丹家)

教师说明:炼丹是我国古代制作药物的一种方式。炼丹家把某些药物放在一起进行烧炼,最后的成品形如小圆球,称为“丹”。他们发现,如果把硫磺、硝石等药物与木炭混合烧制时,会产生爆炸现象,所以称之“火药”。

5.结合课文“南宋突火枪”、“元代火炮”和导入框“火箭”插图,“动脑筋”:它们和今天的火箭发射原理是否相同?(相同,都是利用燃料燃烧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射出。)

教师指出: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以后的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创造了必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火药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乃至全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34 三、沈括和郭守敬

1.沈括生活在什么朝代?(北宋)他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两项?(写《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

2.郭守敬生活在什么朝代?(元朝)他的科技成就主要有哪两项?(编成《授时历》,主持开凿通惠河)

总结:元朝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以及隋唐文化的基础,使宋元科技水平发展到一个高峰阶段,四大发明的应用及传播,促进了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与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共同构建了宋元文化的繁荣。

第14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宋元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过程与方法:运用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的鉴赏,培养学生审美感,提高学生鉴赏力。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为本课的重点子目 【教学难点】

元曲和绘画为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因为同学在语文课上还未讲到元曲,很多学生也不或很少了解书法绘画艺术,而这些又不是历史教师的专长,所以这些都给本课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35 复习上一课内容提问: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是在唐末。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的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

在我国古代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其作者并称为“两司马”猜猜看是哪两部史书?两位作者是谁?

《资治通鉴》的名称为当时皇帝宋神宗所赐,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

“资”---帮助、治---统治、鉴--镜子,这里引申为警戒和教训这部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吸取教训。 二、宋词和元曲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讲求对仗,便于歌唱,宋朝时成为主要文学形式,宋代词人中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1.宋词 (1)苏轼 (2)李清照 (3)辛弃疾 2.元曲

关汉卿,元大都人,“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 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