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合集】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3份试卷合集】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A.汽油和水互不相溶,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故A不选; B.乙醇与水混溶,不分层,故B选;

C.苯和水互不相溶,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故C不选; D.四氯化碳水互不相溶,与水混合后静置,出现分层,故D不选。 故选B。 8.A

【解析】分析:A.烃分子中含氢量越高,质量相等时耗氧量越多; B.根据戊烷分子中的氢原子种类判断; C.聚乙烯不存在碳碳双键;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详解:A. 根据烃分子的燃烧通式CxHy+(x+)O2

xCO2+H2O可知在质量相等时烃分子含氢量

越高,耗氧量越多,甲烷是所以烃类物质含氢量最高的,则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烯完全燃烧,甲烷消耗的O2多,A正确;

B. C5H11Cl相当于是戊烷分子中的1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正戊烷有3类氢原子,异戊烷有4类氢原子,新戊烷有1类氢原子,因此C5H11Cl有8种同分异构体,B错误; C. 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不能使溴水褪色,C错误;

D. 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不是同系物,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同分异构体判断是解答的难点,注意掌握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技巧,例如换元法,即一种烃如果有m个氢原子可被取代,那么它的n元取代物与(m-n)元取代物种类相等。再比如基元法,例如丙基有2种,则丙醇有2种,一氯丙烷有2种;丁基有4种,则丁醇有4种,戊酸有4种。 9.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明确现象与物质的性质和制取的关系、反应原理及金属冶炼的关系等知识即可解答。

详解:A.由图可知,钠在水与煤油的液面中间,则可知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的大,故正确;B.由图可知,氨气易溶于水,但不溶于苯,所以将导气管通入到水中,不能防止倒吸,故错误;C.由图可知,铝与二氧化锰发生铝热反应生成锰,故正确;D.因为碳酸氢钠不稳定,碳酸钠稳定,比较稳定性应将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中,故正确。故选B。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D项中的Na2O2、氯水、漂白粉均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进行漂白,而活性炭通过吸附作用,将有色物质吸附,只发生物理变化,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漂白原理。中学阶段常见的漂白剂总结如下:

(1)氯水(HClO)、NaClO、Ca(ClO)2、Na2O2、H2O2、O3,它们都是强氧化剂,与有色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稳定的无色物质。

(2)SO2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跟有机色素结合成了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该化合物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SO2漂白原理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SO2不能漂白指示剂。 (3)活性炭的漂白原理是吸附有色物质,是物理变化。 11.D 【解析】 【分析】

Q、X、Y和Z为短周期元素,这4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设X最外层电子数为x,根据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Y、Q、Z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x+1,x-1,x+2,则x+x+1+x-1+x+2=22,x=5,因此Q、X、Y和Z分别为Si,N,O,Cl,据此解答。 【详解】

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Y的原子半径比X的小,A错误;

B.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Si<Cl,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硅酸,酸性比高氯酸弱,B错误;

C. X、Y和氢3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如硝酸铵,C错误; D. 硅具有半导体的性质,硅与氯可形成化合物SiCl4,D正确; 答案选D。 12.A

【解析】分析: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根据乙烯的性质和反应特征分析判断;B.根据油脂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分析判断;D.根据乙烷和丙烯的分子式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分析判断。

详解:A、乙烯能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两者的现象相似,但原理不同,故A错误;B.油脂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可知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B正确;C.蔗糖与麦芽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乙烷和丙烯分子中都含有6个氢原子,故1mol乙烷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物质的量为6mol,故完成燃烧生成的H2O为3mol,故D正确;故选A。 13.D

【解析】

分析:2CO+2NO═N2+2CO2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

详解:A.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O为还原剂,选项A错误;B.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O为氧化剂,被还原,选项B错误;C.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O中碳失去电子,选项C错误;D.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O为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转移电子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4.B 【解析】 【分析】

裂化是在一定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详解】

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油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可以采用裂化的方法从重油中获得轻质油,即石油裂化的目的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 答案选B。 【点睛】

注意裂化与裂解的区别,裂解是采取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石油分馏产物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过程。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分为乙烯、丙烯、丁二烯、异丁烯、甲烷、乙烷、丁烷、炔烃等。 15.D 【解析】 【详解】

A.该分子中有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羰基,A正确;

B.苹果酸中含有2个羧基,1 mol苹果酸与NaHCO3溶液反应,可消耗2 mol NaHCO3,B正确; C.该分子中有2个羧基和1个羟基,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33.6 L H2(标准状况下),C正确; C.该分子中有2个羧基和1个羟基,分别和足量Na或NaOH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明确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常见羟基活泼性强弱的比较,即-COOH>H2O>酚羟基>醇羟基。 16.B 【解析】

【详解】

A. 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个,可以与氧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所以二氧化碳的电子式:::C:: ,故A正确;

B.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结构简式要体现出它的官能团,故B错误; C. 钠是11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故C正确;

D. MgCl2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MgCl2的电离方程式:MgCl2=Mg2++2Cl-,故D正确; 答案选B。 17.B

【解析】A项,①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二氧化锰和水,②为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③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④为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⑤为铝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Mn和氧化铝,均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项,⑤为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制熔点较高的金属,故B正确;C项,③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④中O元素的化合价有-2价升高为0,则相同条件下生成等量的O2,反应③和④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故C错误;D项,反应①4HCl(浓)+MnO2

MnCl2+Cl2↑+2H2O中M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

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为+2价,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转移电子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得失电子守恒是解题的关键。 1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浓硫酸有吸水性,苹果块会干瘪,选项A正确;

B、浓硫酸有吸水性,胆矾晶体失去部分水,表面有“白斑”,选项B正确;

C、浓硫酸有吸水性,会吸收饱和硝酸钠溶液挥发出的水,而使试管内有晶体析出,选项C正确; D 、pH试纸先变红后变黑,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19.B

【解析】分析:A.根据电子式书写规则书写电子式;B.原子符号

,表示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的X

元素的原子,其中A=Z+N(中子数);C.氟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9,最外层含有7个电子;D.根据稳定结构,氯元素成一个键,氧元素成两个键。根据的电子式写出结构式。

详解:A.氧原子与氢原子通过一对共用电子对连接,羟基中的氧原子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电子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