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修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研究 修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甘农大等科研院校联合,对葡萄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及病害难题进行研究,从而减少葡萄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使用次数,推进绿色葡萄的生产和发展。

5.4.2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规范化管理

阳关镇周边地带和中心地域,土壤、积温有一定差异,由于农户之间的管理水平相差较大而导致各家葡萄品质好坏不一。今后要大力推行《优质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并以此为标准,不断规范农户生产经营和管理行为,提高全镇葡萄的整体品质。要严格控制产量,使葡萄亩产控制在5000斤左右,严格制止高产田,突出优质优价,防止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发生,同时要引进和推广高效低残留的农资产品及绿色、环保、健康的农药制剂,加大对葡萄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和管理,使葡萄果品优质率达到90%以上。 5.4.3加强信息交流,拓宽销售渠道

要依托阳关镇“阳关”牌葡萄商标,和“绿色食品”资质认证,充分利用我镇独特的旅游资源,宣传葡萄,包装葡萄,要向以旅游文化包装葡萄产品的方向努力,实施品牌战略,使全镇的葡萄产品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参与竞争,发挥应有的资源及经济优势。一是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在互联网上发布我镇风土人情、旅游文化、葡萄产业信息,使更多的人了解我镇;二是进行品牌宣传,依托我镇已注册的“阳关”牌葡萄商标和已认证的《绿色食品》证书,选择一部分优质精品葡萄使用这些标志,直销市场,结束以往冒充新疆葡萄上市的历史;三是通过广告,媒体促销。要真正通过内抓管理,外抓宣传、

拓宽销售渠道。

5.4.4完善葡萄协会管理,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立足葡萄协会章程,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建设,全面落实协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家庭生产经营分散和规模狭小的问题,加速市场化进程。要依靠协会这个民间组织,组织和带领广大果农不断提高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使葡萄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一体化销售的产业化发展轨道,将葡萄产业从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果农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发展。 5.4.5拓展产业链条,增强产业抵御风险能力

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葡萄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内引外联,进一步兴建大中型保鲜库及家用小型恒温库,拉长葡萄销售期。同时加大招商力度,积极兴建葡萄果汁饮料生产、葡萄速冻制干等葡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项目,不断增强葡萄产业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5.4.6葡萄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今后,要以境内古阳关、渥洼池等知名景点为依托,利用葡萄产业的特色优势,挖掘自然别致的田园风光,大力发展集葡萄田园观光、农家休憩、土特产销售等突出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在做大做强龙勒村旅游专业村的同时,在寿昌城、渥洼池、新工坝等景点周围发展一批农家特色游,真正将旅游观光农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讨论

1、通过实地调查、数据统计、查阅文献等方法对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取得成果的基本经验进行了科学的总结。 2、对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条件、制约因素、潜力以及对策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本文选择了河西走廊正在大力发展的葡萄产业作为研究主体,对其适应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促进河西走廊葡萄产业的推广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4、本文选择了发展特色农业的成功范例---阳关模式,对河西走廊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积极的借鉴,对河西走廊乃至整个河西地区发展特色农业都有指导作用。 参考书目:

后记

我从小在河西走廊长大,对河西走廊的基本情况较为熟悉,所以我的论文选择了以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发展为主题,希望能够对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从选题、调查、分析、撰写、修改到定稿,每一步都得到了导师 教授的悉心指导,在此我深表感谢。 教授在我三年的学业中不仅在学习上给予了严格的指导、不倦的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更为我指明了今后生活和工作的方向,教我做人的道理,对我人生具有重大的影响。 教授渊博的学识、活跃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锐意创新的理论勇气和宽宏的处世风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终身受益并将成为我永远学习的楷模。在此谨向恩师们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同时,三年来我在 大学区域经济专业的许多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 老师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感谢 等所有经济管理学院的同学们在我的学习、生活和论文写作中给予的诸多关心和指导。感谢我的父母一直对我的学业的无私支持。还要感谢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和评议的专家们,论文中的不足与错误之处请不吝赐教。感谢所有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在我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将不忘你们对我的谆谆教诲,在实践中一往无前,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报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