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快速响应的快速消费品配送》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基于快速响应的快速消费品配送》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快速消费品是一类特殊的商品,与耐用消费品有很大的不同,快速消费品消耗量大,消耗速度快,消费周期短,且很多快速消费品的消费具有季节性,且快速消费品的消费日益呈现个性化,多样多等趋势,其销售渠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决定了快速消费品配送体系独特的特点及对快速响应配送能力有效的提高。在我国,配送物流业才刚刚起步,发展很不成熟,与快速消费品对配送的特殊要求不相适应。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提出的?速着生存?观念认为,世界正分成快者和慢者。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三大背景促使企业的经营战略从?以大求胜?转变为?以快求胜?。如果把企业看成一个资源转换系统,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来自于资源转换的数量,即规模,还来自于资源转换的时间,即速度。企业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能否怜惜速响应市场需求已成为决定其成功乃至生死存亡的关键。

消费者对于快速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苛刻,不仅要求消费品有优良的质量、低廉的价格、良好的顾客服务,还要求能将消费品迅速的送到顾客手中。市场需求变化迅速,产品市场寿命不断缩短,市场机会稍纵即逝,留给企业思考和决策的时间十分有限。市场竞争的规律不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因此,对于行业竞争激烈且时效性非常强的快速消费品来说,实现快速响应配送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是未来至胜的关键。

就快速消费品的配送系统而言,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具备快速响应能力的配送体系。目前,以快速响应为理念的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柔性制造、延迟制造、准时制生产(JIT)、并行工程等,但这些技术多应用于企业的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在配送物流阶段快速响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很多快速消费品企业的配送物流系统庞大冗余,系统内部的组织机构衔接不够紧密,信息化程度不高,造成产销脱节、市场信息扭曲、市场响应缓慢等现象,严得削弱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及利润回报率,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初动的局面。因此,研究快速消费品配送体系快速响应能力的实现,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及长远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3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总结前人对供应链管、物流配送以及快速消费品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高快速响响能力在快速消费品配送中的重要性,对并快速消费品配送模式的选择、并试图通过对快速消费品模式的全理选择配送策略的有效运用、以及对配送作业物流的优化和标准化设计,提高快速消费品配送的效率,提高快速响应能力。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有:

(1)将快速响应理念应用到快速消费品配送中,指出快速响应大快速消费品配送中的重要性。

(2)对快速消费品配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基于快速响应能力对快速消费品配送模式进行选择决策,且将网络分析法应用到快速响应配送的决策过程中。

(3)将延迟策略运用在快速消费品配送中,利用延迟策略提高快速消费品配送的响应能力。

(4)对快速消费品配送的作用流程进行优化和标准化,以提高快速消费品配送的效率。

5

第2章 快速消费品配送概述

2.1快速消费品概述

快速消费品( FMCG,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 ),提消费者消耗较快、需要不断重复购买的产品,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包括日化用品、食品饮料、烟草等,药品中的非处方药(OTC)通常也可以归功于此类。还有另外的叫法是?包装消费品?( Packaged Consumer Goods)或PMCG (Packaged Mass Consumption Goods )或FMPG ( Fast Moving Package Goods ),顾名思义,产品经过包装成一个个独立的不单元来进行销售,更加着重包、品牌化以及大众化对这个类别的影响。与快速消费品概念相对应的是?耐用消费品?( Durab1e Consumer Goods )通常使用周期较长,一次性投资较大,包括(但不限于)家用电器、家具、汽车等。快速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是相对的概念,很多原来属于耐用消费品的产品不断加入快速消费品的行列。

正因为快速消费品消耗较快,且需要不断重复购买,它关系到所有人群的日常生活,因此快速消费品有着全球最为广泛的市场,以及作球每年最大的购买金额。所以,快速消费品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市场。又因为其消耗快且技术门槛低,快速消费品市场无疑也是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一般而言,快速消费品有如下的特点:①快速消费品是日常用品,针对消费者日常使用满足一些基本的需求,更加着得包装、品牌化以及大众化;②快速消费品一般价格较低,属于公众生活必须或者快速普及类产品;③消费周期短,周期一般不长于10周;④消耗后需要及时补充;⑤便利品,消费品一般习惯性的就近购买;⑥视觉化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很容易受到卖声气氛的影响;⑦品牌的忠实程度不高,消费者容易购买同一类产品中的不同品牌。

根据快速流通消费品的零售监测权威AC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的分类,快速流通消费品包括食品饮料类和非食品品类:1)食品饮料类:婴儿谷麦类食品,饼干,有汽饮料/运动饮料,干脆不食,品香糖,婴儿奶粉,即溶咖啡,即食面,奶粉,麦乳精,酸奶/酸味奶等。2)非食品类:电池,洁面产品,护发素,头发定型产品,家用清洁产品,杀虫剂,洗衣剂,香皂/沐浴露,剃须刀,刀片,妇女卫生产品,洗发水,鞋油,护肤品,牙刷,牙膏等。 2.2配送的概述

配送的概忘原本是从日语中直接引用而来的,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既配又送,即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节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之货送交收货人。1991年,日本的《物流手册》对配送概述的描述是?面向城市内和区域内需要者的运输,称之为配送。?之后又进一步做出解释?生产厂到配送中心之间的物品空间移动叫运输,从配送中心到顾客之间的物品空间移动叫配送。?

2001年4月,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给出了一个关于配送的规范定义:配送是?以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进送到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从物流来讲,配送几乎包括了物流所有的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个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 2.3文献综述 2.3.1快速消费品配送国内外研究现状

6

国外对配送领域的研究开始于对车辆优化问题的研究[8]。自Dantzig 和 Ramser 在1959年提出物流配送中的车辆路线问题(Vehic1e Routing Prob1em,VRP)以后,引发了诸如运筹学、应用数学、组合数学、图论与网络分析、物流科学、计算机应用、管理学以及运输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的极大重视,从而很快是配送问题成为这些学科的前沿和研究的热点。

Turnball ( 1989 ) 运用供应键理论对英国的食品和饮料行业的配送经营情况进行了研究。他指出通过配送业的开展可以减少食品和饮料行业流过环节,隆低产品的损耗和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当垂直一体化在社会的激烈竞争和企业寻优的过程中已逐渐失去了强劲生命力之即。横向一体化的供应键管理则可以帮助企业构筑优势互补的战略聪明,并具有相对的稳固性和择优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公工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配送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赢利,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手段。因此,国外学者开始重视对物流配送的价值研究。Langley, Holcomb (1992)从创造顾客价值入手分析了配送在创造产品价值中的重要作用配送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手段通过优化供应链的管理来更好地创造顾客价值[35]。Andraski.Joseph, Novack .Robert (1996)从产品、价格、促销、地点和人群等五个方面论述了配送可以促使商品增值的作用[31]。他们认为配送企业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来开展工作。配送企业的成功主要取决在上述五个方面的经营态度。这不仅在配送组织内部自身的营销态度,而且更在于顾客对配送组织的态度。因此,配送组织必须通过在这五个方面成功经营来激发顾客对其认可的态度。Dapiran. Peter, Lieb. Robert ( 1996 )从配送的市场环境入手,研究了第三方物流配送在澳大利亚的发展情况,他指出第三方物流配送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其是增加企业的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32]。Lieb. Robert、Miller.John (2002 )通过对美国50家大型企业的调查发现,这些大型企业的经营成本的节省在很大程度要归功于第三方配送业的开展,并且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公司已经通过第三方配送的方式来支撑其电子商务的开展[36]。他认为,在网络经济中,网上的虚拟运作与实际的物流配送相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新经济形态。

上述西方国家学者对配送对顾客的价值、成本利润价值和配送在新经济中的价值等方面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配送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给企业创造出更好的利润,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手段。因此,配送已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商品营销方式,而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手段。

近年来,由于国内快速消费品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快速消费品配送进行了一些研究。

曹云( 1998 )对我国生鲜食品行业中的连锁配送和流通加工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他认为流通加工能够为连锁配送创造品牌效益。而连锁配送又为流通加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2]。黄翥(2003)对我国的冷链体系建设进行了思考。他认为运用冷链设备可以减少生鲜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降低企业经营成本[5]。

沈伽 (1998 )从经济学角度对物流企业的经济规模和在现在规模下物流配送量的经济规模进行了界定[20]。他认为长期成本曲线单位物流配送量成本的最小值与短期成本典线交点就是配送企业在理论上最大的经济规模,面现有规模下物流配送量的经济规模则是当边际收益等于零时所对应的物流配送企业的配送量。林桦(2003)对第三方物流配送进行了交易费用方面的研究。他认

7

为建立第三方物流配送可以减少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现了专用性资产的共有和交易手续的简化,从面最终实现了减少交易费用的目的[9]。武云亮、袁平红(2003)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我国产业中的第三方物流和网络化物流等组织进行了交易费用的理性分析[23]。他们认为虽然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配送转化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必须趋势,但是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能无视客观经济规律而盲目的地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

胡勇(2002)对我国食品零售业中的店铺直接进货、共同配送、一体化配送三种物流配送类型进行了研究分析[10]。李学军,王建(20020通过分析我国食品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共同配送模式的食品物流发展战略[11]。

黎慧贞、马爱霞(2003)分析了物流配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内的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和运作形。他们认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自建配送只是一种过度形式,如果其不利于公司的规模经营和资源优化配臵,就可以将其外包第三方[12]。胡静、杨世民(2003)提出了在我国药品流通领域中应积极发展代理配送的新模式。他们认为发展代理配送将有助于降低药品流通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优化社会资源配臵[6]。王遐见(2004)针对我国粮食流通业入世以前所临的困境,提出了粮食流通业通过资产优化重组、技术改造、功能拓展和转换经营机制等途径,可以发展具有无限商机的现代物流配送中心[21]。

赵家俊(2004)以物流配送体系为对象,论述了配送的基本原理、类型;归纳了配送的主要模式、组成、基本环节、工业流程;研究了配送合理化和配送方案优化的数学方法;对配送中心的功能、作用、作业流程、设施设备和选址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对智能配送体系的技术支持与人力支持、主要技术和设计做出了初步探索;特别分析了配送操作中的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还提出对物流配送体系操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了只有系统化才能科学化[30]。刘联辉(2004)从配送活动微观运作、操作实物角度出发,紧紧围绕?配?与?送?两个基本职能,系统地对配送作业与管理进行了介绍,以指导企业配送作业与管理人员的业务工作。该文献的写作特色是采用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理论与实务相结合[13]。

陈兵兵(2005)指出,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供应链相对较长,运作节奏较其它行业要快,因此其供应键就要求必须具有快速的响应速度。该文提出了我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管理起步较晚,企业缺少优化的管理理念与工具,特别是信息化管理的工具,长期以来在上下游之间、甚至在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许多业务环节上都存在着脱节现象,因此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慢、运营成本高,效益低、该文还提出了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键管理的几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要对配送进行优化,配送优化是对配送环节的业务进行合理化和改进,通过与供应商协同运作更好的进行订单履行,采用不同的订单接收与处理方式来完成配送订单处理,首先,需要跟据客户的配送需求,在考虑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利用模拟分析来制定配送计划、服务与运作策略,进而根据不同的策略和规模编排出接货、理货、挑选、分拣、出货与发运的计划,如果要涵盖配送加工,则需制定加工业务的计划与排程。这在些优化的计划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的配送作业,同时需要以例外情况进行报警和处理[3]。

刘洋(2005)指了目前中国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存在信息协同性的问题,前方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到后方的生产商,从而做出生产计划。供应键上的企业之间、企业和各个部门之间和信息不共享,业务的不协同使信息滞后,导致人为的不确定性。单个企业或者部门的计划由于需求掌握不准,和缺少快速优化编制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