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二)总复习(全·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组织行为学(二)总复习(全·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方案可信度:参与决策的人数 成员的能力和目标的一致性

(三)选择过程:排除不合适的方式(参P363图) (四)影响因素:

1、时间(其他条件相同时选择最快做出决策的方案) 2、对员工参与的承诺。

五、群体决策方法:(参第三章第三节群体控制与效能部分) 头脑风暴 名义群体 德尔斐技术 电子会议

质量圈:员工和监管者组成的共同承担责任的工作群体。但管理层保留最后的决定权。一般每周开一次会,讨论质

量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解决建议和纠正措施。(参P366图) 六、改善群体决策的措施

领导人表现出欢迎不同方案的姿态 领导人不要在一开始就表现出偏好 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必要时指定一位持异议者抛砖引玉 不要匆忙做出决策 七、决策中的道德标准

功利主义:方案的取舍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标准 人权:符合有关对人的基本自由和权利的规定。

公正:公正公平地执行规则,平等分配企业的效益和分摊损失。

第八章

压力与冲突

第一节压力 案例

一、压力的概念 1、 压力的两重性:从正反两方面看待 2、 压力同机会、限制和要求相联系 3、 潜在压力变成现实压力的条件 (1) 活动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2) 这个结果很重要 第二节 压力产生的原因 压力模型(P376) 一、 工作(任务上的压力) 1、 工作性质不适合个人的兴趣与能力 2、 工作环境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3、 角色模糊 4、 工作岗位因素 5、 人际关系因素 6、 挫折因素

二、组织上的原因: 1、 组织的管理方式 2、 组织结构因素 3、 组织的领导作风

第 37 页 (共 47 页)

4、 组织运行的周期 三、其他因素 1、 环境因素(经济、政治、技术、社会) 2、 个人因素(家庭人际关系、经济开支、个性特点,如胜利条件、动机冲突、心理偏见、心理矛盾、目标期

望等)

第三节 压力的反应及后果 一、对压力的反应:

(一)影响压力反应的因素 1、 个人认知 2、 工作经验 3、 社会支持 4、 控制点:内 外 5、 人格类型:A B (二)压力反应的表现形式 1、 愤怒的攻击:直接VS转向 2、 不安、消沉 3、 冷漠 4、 退化:表现比年龄应有的表现幼稚 二、压力缓和剂 1、 顽强的性格 2、 对压力的知觉判断 3、 生理条件 4、 过去的经验与学习 三、压力的后果 1、 生理症状:代谢紊乱、心率增加、呼吸急促 2、 心理症状:工作不满意、紧张、焦虑、易怒、情绪低落 3、 行为症状: (1) 攻击 (2) 退化 (3) 固执 (4) 冷漠 (5) 压力与绩效倒U形关系模型(P389)

第四节

一、员工个人减轻压力的途径: 1、 科学管理时间 2、 加强体育锻炼 3、 进行放松训练 4、 扩大社交网络

二、组织方面减轻压力的途径 1、 做好人—事协调 2、 设置可行目标 3、 重新设计工作 4、 增强员工参与 5、 加强内部沟通 6、 提供组织支持 7、 改善人际关系

减轻压力

第 38 页 (共 47 页)

8、 改进管理方法 9、 进行心理治疗 第五节 冲突 一、理解冲突:

(一)冲突:由于某种抵触或对立状况而感知到的不一致性(名词);起源于一方感觉到另一方对自己关心的事情

产生消极影响或将要产生消极影响的过程(动词)。

1、冲突必须是双方感知到的,是否存在冲突是一个知觉问题。 2、冲突是意见的对立或不一致,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 (二)冲突观念的变迁 1、 传统的观点:冲突不利、消极、有害,应该避免 2、 人际学派观点:冲突无法避免,有时冲突对群体绩效有益。应接纳冲突,使其合理化。 3、 相互作用的观点:融洽、和平、安宁、合作的组织容易对变革的需要表现出静止、冷漠和迟钝。管

理者应维持冲突的最低水平,使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善于自我批评和不断创新。 总结:冲突的好坏取决于冲突的类型。应对功能正常和功能失调的冲突区别对待。 (冲突的权变论)

二、冲突的层面:(参P397表) (一) 人际冲突: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是各种冲突的基础。 (二) 部门冲突:一个组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或部门内部的冲突,是群体冲突的一种特殊情况(因为

除了部门这种正式群体外,组织中还有非正式群体存在)。 (三) 群体冲突:包括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冲突。 群体内部冲突的表现形式: (1) 身份的矛盾 (2) 开放的矛盾 (3) 信任的矛盾 (4) 个性的矛盾 (5) 权威的矛盾 (6) 退化的矛盾 (7) 创造力的矛盾 三、冲突的类型:(参P398)

(一)功能正常的冲突:支持群体的目标、能够提高群体的工作绩效、具有建设性的冲突。有益的冲突。 (二)功能失调的冲突:阻碍群体的工作绩效、具有破坏性的冲突。有害性冲突。 (三)冲突类型的判别标准:群体绩效

没有哪种冲突水平对所有条件都适合或不适合。某种冲突的类型与水平可能在某一时期促进了某一部门

的工作,在另外一个时期、对另外一个部门则可能是功能失调的冲突。(权变论) (四)个人和群体判别冲突的标准不同

个人利益并不总是与群体利益一致,当冲突的结果令个体不满时,个体会将冲突定义为失调的,但标准

应当是唯一的,即群体绩效而非个人好恶。 四、冲突过程:(参P401)

(一)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 1、 过少或过多的沟通 2、 结构不良: (1) 规模越大、任务越专门化,越有可能出现冲突 (2) 分工越模糊越有可能产生冲突 (3) 员工与目标之间的匹配性(人事结合)越低越容易产生冲突 (4) 领导风格(过于专制或独裁)与群体成员不匹配容易产生冲突 (5) 奖励系统不公平带来冲突 (6) 群体间相互依赖的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冲突

第 39 页 (共 47 页)

3、 个人因素:个性特点、价值观等 上述潜在的对立或不一致可能导致: 1、 价值观不同 2、 利益不同 3、 看法不同 4、 争夺权力 5、 争夺资源 6、 工作竞争 7、 人际关系紧张 8、 组织变动 9、 组织风气不佳 (二)认知和个性化 1、 认识到冲突存在 2、 发生了情感冲突 关键影响因素: (1) 对冲突性质的界定和认识:不同的认识决定了可能的解决办法 (2) 情绪对知觉的影响:过激的情绪影响判断力;积极的情绪有利于事情解决

(三)行为意向:介于认知、情感和行为之间的从事某种特定行为的决策倾向。指出行为的方向。按照满足自己愿

望的“肯定程度”和满足对方愿望的“合作程度”可以分为以下五种:(参P405图) 意向 维度 合作程度 肯定程度 竞争 不合作 自我肯定 回避 不合作 不自我肯定 折中 中等合作 中等 协作 合作 自我肯定 迁就 合作 不自我肯定 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倾向,这种偏好是稳定的,如果把个人的智力特点和个性特点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预测人们的行为意向。

(四)行为:为实现各自的愿望所开展的活动和表现出的态度。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

所有冲突都处于这个连续体的某一点。(参P407)

在连续体的下端,冲突以微妙、间接、节制为特点,表现为轻度的意见分歧或误解。 冲突上升到连续体顶端则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常常是功能失调的冲突。 (五)结果: 1、 功能正常的结果:冲突作为动力提高了群体的绩效。 (1) 促进了意见交流,提高了决策质量 (2) 激发了创造性思维 (3) 暴露了群体的问题,促进了变革 (4) 提供了公开问题、解除紧张的渠道 (5) 轻度分歧消除后群体凝聚力增强 (6) 促进竞争,增强活力 2、功能失调的后果: (1) 个体产生精神压力 (2) 沟通不畅带来消极成见 (3) 降低群体凝聚力 (4) 对群体绩效产生消极影响 (5) 群体成员之间明争暗斗上升到首位、群体目标降到次要位置,影响组织正常运转 (6) 造成群体功能停顿、共同关系被解除,群体或组织灭亡 第六节 冲突管理

一、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奖励持异议者而惩罚冲突的回避者。

第 40 页 (共 4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