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精选《教育学》试卷十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盐城师范学院精选《教育学》试卷十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7.教师备课主要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备( ) A.教具 B.教案 C.教法 D.教态

28. 在同一节课内同时完成几个教学任务的课叫( ) A.新授课 B.单一课 C.综合课 D.复式教学 29. 综合课的中心环节是( )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巩固新教材D.讲授新教材

30.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客观基础是( )

A.自我教育 B.活动和交往C.学校教育 D.道德内化 31. 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途径是( ) A.各科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班、团、队活动 D.课外活动

3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名话

密切相关的德育方法是( ) A. 实际锻炼B.陶冶教育 C.榜样示范D.品德评价

33. 提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的平等影响教育思

想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34. 说服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道德认识B.培养道德情感 C.训练道德意志D.引导道德行为

35.( )是思想品德教育模式中一个周期的终结环节。 A.组织 B.评价 C.反馈 D.总结 36. 旨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叫( )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 C.品德教育 D.心理素质教育

37. 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是( )原则内涵。 A.从实际出发B.整体性 C.正面教育 D.主体自觉性

38.“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德育中( )方法 A.指导自我修养 B.陶冶 C.榜样示范 D.说服教育 39.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 ) A.直线上升 B.渐进 C.螺旋式前进 D.倒退

40. 教师对待同事的道德是( ) A.献身教育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D.严于律己 二、判断题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对人身的施加影响的活动。

2.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对成人的摹仿。

—25—

3.教育的程度,年限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成正相关。 4.教育目的就是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计。

5.教师在学生中应强调权威作用。 6.今天的课程就是明天的社会。 7.教学与智育两者的任务是相同的。 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9.教育有德,但无定法。 10.知识就是美德。 三、配对题

1.《学记》 A.《林哈德与葛骂德》 2.杨贤江 B.教育无目的论 3.布鲁纳 C.社会即学校 4.卢 梭 D.产婆术 5.洛 克 E.有教无类 6.孔 子 F.《爱弥儿》 7.苏格拉底 G.《教育温话》 8.裴斯泰洛齐 H.课程结构论 9.杜 威 I.《新教育大纲》 10. 陶行知 J.教学相

四、案例分析(用指定原理,对下列案例作简要剖析。20分。)

1. 下面是丁教师的一个数学片段:

某生作文常不及格,一次一篇不满500字的作文有几个稍微用得象样的词语,老师在全班加以表扬,并打70分,该生对作文有了热情,于是老师从表扬词语开始,进而表扬该生作文的句子,段落直到肯定整篇作文,并将其成功的作文贴在班上,让同学评论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进步,更加努力。后来该生分别在校、区、市作文竞赛中获奖,他的作文进行带动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劳动了全班同学,请分析丁老师教学成功的原因。

2.张三是初二语文教师,最近他发现有学生常在课上做小动作,影响学习。初步调查,他发现有的学生很快掌握了教学要求,完成习题后,无事可做;另一些学生却听不懂。习题不会做,干脆就玩。请你分析一下,张老师忽略了什么教学原则?请告诉他应如何做。

3.请用教师劳动的特点分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4.下列做法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

某班主任为了搞好班级管理工作,把学生按成绩好差分成A、B、C、D四组,A、B组坐中间,C组生两边,D组生在后面加座上,希望通过等级制班级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结果并不理想,反而使学生物以类聚,班风越来越差。

五、论述题(每题10分,20%)

1、如何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律。 2、联系当前实际谈谈德育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26—

盐城师范学院教育学本科试卷七

一、选择题

1.中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A. 《大学》 B.《力学篇》 C.《论语》 D.《学记》 2. 普通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自然形态教育 3. 教育是一种( )

A.生物现象B.自然现象 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 4. 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末期 B. 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奴隶社会末期 5. 教育的社会性是说( )

A.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B.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 C.教育随社会历史发展而发展D.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占有 6. 教育的职能是( )

A.培养人的活动 B.促进个人发展 C.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 D.促进社会发展 7. 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是( ) A.教育根本性质、方向 B.教育目的 C.教育根本途径、原则 D.教育规律 8.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 A.制约作用 B.能动作用

C.只起促进作用 D.促进或延缓作用

9. 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是通过( )表现出来。 A.培养人 B参与政治活动 C传播科文化知识 D参与经济活动 10.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辩证统一论 11. 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的是( )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辩证统一论

12. 20世纪中叶以来,以儿童的自由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履行主义课程论 C人本主义课程论 D活动课程论

13. 作为办学基本纲领和依据的是( ) A.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C.教材 D.教科书 14.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 )

A.确定了人的社会价值 B.要求全面发展 C.具有独立个性 D.三者兼备 1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根本上取决于( ) A.教师的业务水平 B.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 C.教师的教育思想 D.教师的性格取向

—27—

16. ( )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 A.热爱学生 B.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 C.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D.热爱教师集体、团结协作 17. 一个学校能否较好地完成培养人的任务关键在于( )

A.管理水平B.学生来源C.教材深浅 D.教师素养 18.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全面发展是指

A.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B体力和智力充分自由和谐发展 C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 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

19. 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着( )

A教学质量 B发展性间接性 C师资水平 D培养毕业生的数量

20. 学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由感性上升至理性的中心阶段是()

A.引起求知欲B.感知教村C.理解教材 D.巩固教材 21.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是说( ) A.智力发展依赖于知识掌握B.智力发展促进知识掌握C.学生自学掌握知识才能发展智力D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

的前提

22. 使学生自学积极学习、独立思考是( )教学原则。 A.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B.理论联系实际 C直观性 D启发性

23.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 )采用的方法。 A.教师B.学生C.师生共同 D.教师引导下学生 24.展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研究法 25. 赫尔巴特提出并论证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

这要求我们遵循( )规律。 A.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26.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说明在教学中应贯彻( )原则。 A.因材施教B.启发性C.巩固性 D.直观性 2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发自( ) 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 28. 教学中是否具有启发性,主要看( ) A.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多少 B.是否运用了谈话法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