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试卷合集)2018-2019学年海淀区达标名校化学(15份合集)上学期期末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高一化学试卷合集)2018-2019学年海淀区达标名校化学(15份合集)上学期期末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P—31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择最符合题意) 1.2017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联相生” 。下列做法应该提倡的是( ) A. 将工业废液直接排入海洋以减少河道污染 B. 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C. 将废旧电池集中深埋,可防止重金属污染 D. 增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直接排到高空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人造刚玉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Al2O3 B.在医疗上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硅胶、硫酸铜 D.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之前必须回收处理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主要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 B.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

D.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主要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4.从分类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硅酸、氯化铁均为胶体 B.水玻璃为混合物

C.醋酸、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 D.氨气属于非电解质,Cu属于电解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1.2L某气体的质量为22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g·mol B.16gO2和16gO3含的氧原子个数一样多

C.在标准状况下,水、氧气和氮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

D.1molCaCl2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6.下列产品不属于硅酸盐产品的是 ( ) A. 光导纤维 B. 水泥 C. 玻璃 D. 陶瓷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B. 配制100g 20%的硝酸钾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 C. 可以用萃取的方法将溴从溴水中提取出来

-1

D. 焰色反应实验前,应先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再在酒精灯上灼烧至无色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Fe溶于稀盐酸:2Fe+6H = 2Fe+3H2↑

B.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CO2+3H2O===2Al(OH)3↓+CO3 C.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铜:Fe+Cu=Fe+Cu D. 铝与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2+3H2↑

9.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 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②③④⑤⑥ B. 全部 C. ①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⑥

10.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 ) A. Na→NaOH→Na2CO3→NaCl B. Al→Al2O3→Al(OH)3→AlCl3 C. Mg→MgCl2→Mg(OH)2→MgSO4 D. Fe→FeCl2→Fe(OH)2→Fe(OH)3 1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青铜、不锈钢都是合金 B. 铜在空气中会生成铜诱

C. 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的熔点 D. 铝是活泼金属,但在空气中耐腐蚀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 B. 酸性溶液中:K、Cl、CO3、Fe

C. 加入 Al 能放出 H2的溶液中:Cl、HCO3、SO4、NH4 D. 在酸性溶液中:Mg、Na、SO4、Cl

13.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AgS

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 C.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

D.每生成1 mol X,反应转移2 mol电子

14.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2+

+

2﹣

﹣﹣

2﹣

+

+

2﹣

2+

+

+

2﹣

--3+

2+

2+

2-

+

3+

15.有下列四组物质,如果把某组物质中的后者逐滴加入到前者中至过量,将出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的现象,这组物质是( )

A.稀硫酸、氯化钡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 16.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至少有两处错误的是( )

17.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表面变暗→“出汗”→白色粉 末。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

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的白色粉末是碳酸钠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8.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应含Fe。若误食亚硝酸钠,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钠中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亚硝酸钠表现了还原性 B. 维生素C表现了还原性 C. 维生素C将Fe氧化成Fe2+ D. 亚硝酸钠被氧化

19.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子可能为( ) 所含离子 浓度 /(mol·L) A. Cl B. Ba C. Na D. Mg

20.加入氧化剂,可实现前一种物质转化为后一种物质的是 ( ) A. C. B.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21.(10分)实验室需配制0.5 mol·L的烧碱溶液500mL,根据配制的过程,完成填空: (1)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固体用托盘天平称出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有以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1

2+

+

2+

-13+

2+

2+

NO3 2 -SO4 1 2-H 2 +M 1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片上称量

B.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后,立即将溶液倒入容量瓶中

C.将溶解氢氧化钠的烧杯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D.定容时发现所配溶液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溶液使液面与刻度线相平 (3)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有: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若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的操作_______________; ②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_______________; ③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

④容量瓶中使用前有少量蒸馏水没有干燥_______。

(5)取所配溶液24.0 mL可以中和_______mL的12mol/L浓盐酸。标准状况下_______L的HCl气体溶于水可配成这种浓度的浓盐酸100 mL。

22.(10分)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____________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鉴别胶体和溶液的常用方法是____;向新制的Fe(OH)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现象为先出现棕红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原因为_____。

(2)现有物质:①铁 ②氨气 ③熔融氯化钠 ④纯硫酸 ⑤醋酸固体 ⑥氢氧化钾 ⑦漂白粉⑧蔗糖 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既是电解质又是强电解质的是_____(填序号);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 (3)熟练掌握不同类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①写出由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若用M表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H前的金属,金属M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③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46 g钠与0.8 mol O2恰好完全反应,则Na2O和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3.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Ag、Ba、Cu、Fe中的几种离子。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两种离子,其氧化性___>___(填写离子符号),能说明上述结论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____,有关的离子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的滤液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并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产生气泡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填写下列空白:

(1)34g NH3共有__________mol原子,0.1molH2S共约有_____个氢原子。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NH3和H2S气体的质.

+

2+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