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财版货币金融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西财版货币金融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在这一章中,将学习货币需求及各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我国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是怎样随经济体制改革而发生变化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什么是货币需求?个人和社会对货币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是如何研究货币需求的?其结论如何?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货币需求研究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梗概 12.1货币需求的含义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货币需要用于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的货币数量。

12.2 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12.2.1现金交易学说—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于1911年出版了《货币的购买力》一书,创立了现金交易学说,并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MV=PT

通过假定,费雪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货币数量M的变动将导致物价P的同比例同方向的变动。货币数量的变动是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是果。

并推导出Md=KPT

因此,费雪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由于该方程式强调货币的交易职能,故也被称之为现金交易说。

11.2.2 现金余额学说—剑桥方程式

现金余额学说是以马歇尔和屁古为首的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创立的。屁古在马歇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其著名的剑桥方程式:

M=KY或M=Kpy

从形式上来看,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之间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区别,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变形。但是,从公式包含的经济意义角度来看,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12.3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开始的。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编好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其理论的要点如下: (1)货币需求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

(2)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基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3)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4)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5)凯恩斯得出货币需求函数Md/P=f(i,Y) (6)凯恩斯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是将货币通过利率与投资、就业以及国民收入等经济因素联系起来的。 (7)凯恩斯也指出,通过变动货币供应而控制利率的做法在产业周期的特殊阶段也是无效的。提出了流动性陷阱与古典区域的理论。

总的来说,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古典剑桥学派理论的扩展,单在具体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上,凯恩斯的分析显然要精细得多。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的重要意义在于:他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并非常量,而与波动剧烈的利率正向相关,并对古典数量论中提出的名义收入主要是由货币数量的变动确定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12.4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通论》发表以后,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称为“凯恩斯革命”。其理论流行于西方各国并引起了众多的信奉者,形成了所谓的“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是围绕着三大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展开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鲍莫尔、惠伦和托宾。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交易性动机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提出交易性动机的货币需求不仅是收入的增函数,而且也是利率的减函数;惠伦的最适度预防性货币需求模型是对凯恩斯预防性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提出预防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投机性动机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在维持投机性动机的货币需求与利率呈反向关系的基本结论的前提下,分析了人们在同一时间持有包括货币在内的各种不同收益率的金融资产这一客观情况。

12.5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数量论并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物价水平的理论,而是货币需求的理论,即货币需求是由何种因素决定的理论。因此,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重新表述就是从货币需求入手的。

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消费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品时,须考虑三类因素:收入,这构成预算约束;商品价格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

1.同理,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数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够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并以恒久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恒久收入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弗里德曼注意到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弗里德曼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2.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二类因数是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预期物价变动率。

3.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三类因数是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根据以上分析,弗里德曼得到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 M/P=f(y,w;rm,rb,re;Ldp/Pdt;u) 弗里德曼对上式中的各个变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进行了一些简化,最后货币需求函数简化为:

M/P=f(y,i)

弗里德曼在对美国1892-1960年历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lga=-3.003,b=1.394,c=-0.155,相关系数为0.99。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小这一发现,对现代货币数量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6 中国的货币需求分析

12.6.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货币需求分析 1.体制背景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特点:一是产品经济模式;二是国民经济的非货币化倾向,体现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资金分配领域。这种非货币化倾向导致:货币职能萎缩、银行职能受约束、信用形式的单一及金融市场的缺位。

2.企业的货币需求

企业的货币需求趋于中性。所谓中性的货币需求是指企业所需要的仅仅是一种名义上的或形式上的货币。具体体现在:企业的经营性货币需求、企业的投资性货币需求方面。

3.个人的货币需求

个人的货币需求主要是对现金的需求,即主要是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 12.6.2 转轨体制下的货币需求分析 1.体制背景

转轨体制是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动态过程,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运行逐步摆脱了传统的产品经济模式,生产、分配更多地是借助市场来进行的。二是国民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总之,货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深远,具体体现在:货币职能的回归、银行体系的健全、信用形式的丰富及金融市场的建立完善。

2.企业的货币需求

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使企业货币需求强度加大,具体可通过企业的经营性货币需求和企业的投资性货币需求进行分析。

3.个人的货币需求

可从个人的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进行分析。

第十三章 货币供给

(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

货币供给是与货币需求相对应的另一个侧面。它包括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给量两大内容。货币供给行为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货币供给量是指银行系统在货币乘数增减作用下所供应的货币量,它研究银行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在这一章中,将学习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货币供给理论发展以及中国的货币供给。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货币是如何进入流通的?什么因素导致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货币供给理论的发展以及中国的货币供给是怎样的?

(二)教学内容概要梗概 13.1 货币供给口径

货币供给口径实际涉及的是货币的定义问题。货币是什么?在量上包括哪些具体内容?西方经济学家对此争论不休。

13.1.1 逐渐扩大的货币供给口径

货币供给口径经历了狭义货币到广义货币的发展,随着货币制度的不断更新、信用制度的日益完善、人们对货币职能的全面认识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银行的广泛应用,货币范围还在不断扩展。

13.1.2 货币供给口径的划分

1.货币供给统计口径划分的原则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各种具有不同流动性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并选定一组与经济的变动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

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口径时,一般遵循三条原则:流动性的强弱、与经济的相关性、不同时期的不同具体情况。

2.世界各国货币供给统计口径的划分 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 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1 为狭义货币,M2为广义货币,M2减M1是准货币。

西方国家,以M2为控制重点;在我国,经历了从M0到M1再到M2作为控制重点的变化。

13.2 存款货币创造机制

在二级银行制度下,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由银行体系创造和提供的。要理解货

币供给机制,必须首先了解商业银行是如何创造存款货币的。

13.2.1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1)部分准备金制度 (2)转帐结算制度

13.2.2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和存款准备金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它是基础货币的一部分。

派生存款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是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用转帐结算方式发放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转化而来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

存款准备金以两种具体形式存在:一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应付日常所需的库存现金;二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资产、中央银行的负债。

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之间的数量关系: 存款准备金总额=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

=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准备率×存款总额

超额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总额-法定存款准备金 13.2.3 存款货币的创造与消减过程 1.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K= D/ΔR=1/r

公式中K为存款乘数, D为经过派生的存款总额,ΔR为原始存款的变动额,r为法定存款准备率。

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法定存款准备率(r);现金漏损率(c);超额准备率(e);定期存款准备率(rt)。在考虑这些因素后,上述公式可进一步修正为:

K=D/△R=1/(r+c+e+rt?t)

2.存款货币的消减过程(其原理同存款货币的创造一样)

13.3 货币供给决定因素

从中央银行角度考察整个经济生活中货币供给量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13.3.1 基础货币:原始存款的源头 1.基础货币的概念

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它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它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和基础。一般用Mb表示基础货币。

Mb =C+R

C表示流通中的现金;R表示存款准备金。 2.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量;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量;外汇、黄金占款规模与基础货币量。

3.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源与流、因与果、小与大的关系。因为中央银行掌握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基础货币的创造与提供;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币供给者,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存贷活动,从而能提供的货币数量,均建立在基础货币这个基础之上。

13.3.2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扩张的倍数

1.货币乘数即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的倍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 m=(C+D)/(C+R)=Ms/Mb

m为货币乘数,它代表的是每一元基础货币的变动所能够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2.M1层次的货币乘数

m 1=(1+c)/(r+rt+c+e) 3.M2 层次的货币乘数

m 2=(1+t+c)/(r+rt?t+c+e)

13.4 货币供给基本模型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的模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