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苏教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五课 校园“红绿灯”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建立校园行为规范意识。 2.了解小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要求。 3.养成遵守小学生行为规则的习惯。 4.接纳并乐意遵守行为规范。 教学准备:

交通红绿灯图片和PPT 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了解红灯的作用和功能。出示交通红灯图片,提问学生:红灯亮时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明确红灯的作用或功能。

(2)引出校园行为规范不允许的部分。举例说明,在校园里也有一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就像在十字路口,红灯亮了不可以走一样。让学生对校园行为规则有一个感性的认知。

(3)交流分享。请学生思考发言:你感觉到在学校里还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4)归纳总结。教师总结指出,校园里常见的不可以做的行为规则。 2.聊天室

(1)了解绿灯的作用和功能。出示交通绿灯图片,提问学生:绿灯亮时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明确绿灯的作用或功能。

(2)引出校园行为规范倡导的部分。举例说明,在校园里也有一些事情是倡导大家去做的,就像在十字路口,绿灯亮了可以走一样。让学生对校园行为规则有一个感性的认知。比如:课间活动时,举止文明;上下楼梯时,相互谦让,等等。

(3)请学生思考发言:你感觉到在学校里还有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 (4)归纳总结。教师总结指出,校园里倡导的、主要的行为规范要求。 3.游戏角

(1)针对禁止行为的提问。教师出示红灯图片,提问学生:红灯提醒你:在校园里,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9

(2)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

(3)总结。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出常见的、主要的不能做的事情。进一步明确需禁止的行为有哪些。

(4)针对倡导行为的提问。教师出示绿灯图片,提问学生:绿灯提醒你在校园里,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

(5)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

(6)总结。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出常见的、主要的应该做的事情。进一步明确倡导的行为有哪些。

4.加油站

(1)教师布置练习要求,分组、分工制作校园经绿灯提示牌。

(2)将绿灯提示牌放在(张贴在墙上的)应该做的事的宣传单的旁边;将红灯提示牌放在(张贴在墙上的)不能做的事的宣传单的旁边。

(3)分享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当看到红灯提示牌时,你会想到什么?当看到绿灯提示牌时,你又会想到什么?

(4)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再次强调:要像遵守交通规则那样,遵守校园行为规则。

5.亲子分享

(1)布置亲子分享作业。布置作业,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回家跟爸妈分享,你会怎么说?

(2)与同桌预分享一下要跟爸妈说的内容。

10

第六课 来客人啦

教学目标:

1.培养家庭待客的礼仪规范意识。 2.掌握待客的基本礼节。 3.养成礼貌待客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角色扮演环节的家庭待客视频。 教学过程:

1.天真屋

(1)呈现教材。教师可用多种形式呈现教材,引导学生观看和思考。 (2)看图说话。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片上的内容。 (3)分享交流。引导学生发言,说出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家里来客人时,是怎么做的?

(4)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出小学生常见的一些待客做法。 2.聊天室

(1)提出问题。教师呈现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谁做得好?我们应该向谁学习?

(2)小组交流。就近和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教师鼓励学生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4)总结。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完善正确的、基本的待客方法,并呈现在黑板或PPT上。

3.游戏角

(1)呈现教材。教师带领学生总计教材内容,提出问题:你是怎么待客的? (2)同桌分享。分享彼此平时是如何待客的。一人分享时,另一个人倾听,听完后反馈一下自己认为对方做得好的地方。

(3)全班交流。教师鼓励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待客做法。

(4)总结。教师肯定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并总结出好的待客方法,呈现在黑板或PPT上。

4.加油站

(1)阅读教材,明确演练要求。教师朗读并讲解教材,向学生讲清楚活动

11

要求。

(2)分组、分角色。教师安排学生就近组成4~6小组,并明确组内的角色分工。

(3)小组角色扮演。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角色扮演活动。 (4)全班分享。请3~5位学生分别代表自己的小组,分享一下刚才扮演的情况。

(5)总结。教师就学生的发言和自己巡视的情况进行总结。重点指出做得好的地方。

5.亲子分享

布置亲子分享作业。

(1)告诉爸妈通过课堂学习,自己已经知道的待客方法。 (2)请教爸妈: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