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合集3套┃2019届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试卷合集3套┃2019届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第二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A、t1℃时,MgS04和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A错误;

B、硫酸镁溶液在温度低于t2℃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在高于t2℃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之由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B正确;

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有晶体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液组成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11.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N2 解析:C 【解析】 【详解】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O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 D.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能表示一个原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12.下列有关能源、生活、环境、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B.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

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所引起的 D.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煮沸 解析:A

B.O

C.Cu

D.CO2

【解析】A、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如粉尘、有害气体等,所以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会增大对环境的影响,错误;B、目前一般把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正确;C、二氧化碳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正确;D、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加热煮沸水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正确。故选A。 13.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 解析:C 【解析】

B.H2O C.NaOH D.CaCO3

:A、镁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溶液呈中性,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不断减弱,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反应后溶液的性质不可能呈碱性(pH>7),故错误;B、水能稀释盐酸使其酸性不断减弱,但溶液不可能变为中性,更不可能变为碱性,故错误;C、氢氧化钠能中和盐酸使其酸性减弱,直至盐酸全部消耗溶液呈中性,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因氢氧化钠的存在而显碱性,故C正确;D、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得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不断减弱,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反应后溶液的性质不可能呈碱性(pH>7),故错误。故选C。

14.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解析:B 【解析】

A. 装置②是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正确;B.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a进入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从b排出,错误;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装置④是洗气装置,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正确;D.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气瓶正放,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正确。故选B。

15.分类学习是我们认识物质了解世界很好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单质:金刚石、石墨和臭氧 C.盐:纯碱、苏打和硝酸钡 解析:D 【解析】 【分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详解】

A、金刚石、石墨和臭氧都是单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干冰、冰水混合物和氧化镁都是氧化物,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纯碱、苏打和硝酸钡都是盐,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铁粉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二、填空题

16.会说“化”的符号。化学符号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题中加点的部分或按题中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小明发现,将生锈的铁钉(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铁_____ 和铁_____)放入到盛有稀硫酸的试管中,观察到稀硫酸逐渐由无色变成黄色,过了一会儿,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查阅资料知:

(2)稀硫酸变黄是因为氧化铁与硫酸(H2SO4)反应生成了由铁离子_____和硫酸根离子_____构成的硫酸铁,另一种产物水是由n个水分子_____构成的(n代表无数),一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_____和一个氧原子_____构成。

(3)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与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是硫酸亚铁,写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标注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

解析:Fe2O3 Fe Fe3+ SO42— nH2O 2H O FeO4

B.氧化物:干冰、冰水混合物和氧化镁 D.分子构成:氧气、铁粉和氯化钠

【解析】

本题考查 了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书写时注意规范。

(1)氧化铁中铁元素呈+3价,氧元素呈-2价,化学式为:Fe2O3;铁是金属可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铁的化学式为:Fe;

(2)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铁离子可表示为:Fe3+,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O42—;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n个水分子可表示为:nH2O;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就可分别表示为:2H、O;

(3)设:硫酸亚铁(Fe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有(+2) ×1+x+(-2)×4=0,x=+6.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硫酸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FeO4。 点睛:+3价的铁元素称为铁。+2的铁元素称为亚铁。 17.现有八种物质,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 纯碱 B 武德合金 C 硝酸钾 D 过磷酸钙 E 石墨 F 熟石灰 G 生石灰 H 干冰 (1)___可用作复合肥料; (2)___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3)___可制作保险丝; (4)___可用作电极. (5)___可用作配制波尔多液; (6)___可作制冷剂.

解析:(1)C (2) G (3) B (4)E (5) F (6) H 【解析】

试题分析:(1)硝酸钾的化学式:KNO3,含两种营养元素N、K,可用作复合肥料,故选C (2)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选G (3)可制作保险丝是武德合金,选B

(4)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选E (5)可用作配制波尔多液熟石灰,选F

(6)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作制冷剂,选H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8.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2016年世卫组织确定的主题是“为平装做好准备”,我国活动的主题的“拒绝烟草的危害”。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可能导致人体缺氧窒息。血红素是血红蛋白分子上的主要稳定结构,为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辅基,其分子式是C31H32N1FeO1.请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