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河北省承德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河北省承德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诗题中的“次”是什么意思? 2)请找出本诗的韵脚。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并品味妙处。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由此你会联想到什么?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 四、综合性学习

8.班里准备举办一次“相约名家——走近鲁迅”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活动策划: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 (2)名著撷英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上面文字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 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 的人。

(3)活动参与。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手捧《朝花夕拾》,神游百草故园,穿行在鲁迅曾经走过的小径,赏玩当年先生笔下的景致,一点一滴涌上心间:置身院内仿佛可以听到油铃虫和蟋蟀的鸣叫,依稀看见儿时的鲁迅, ,寻找蝉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上①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③抵④法,与帝王徇⑤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贾(gǔ)胡:胡商。③赇(qiú):贿赂。④抵:触犯。⑤徇:顺从。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上谓侍臣曰 .(2)宜戮力相辅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3)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用自己的话简述。 10.文言文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①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②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③家禽。” (《世说新语》)

(注)①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东晋会稽郡山阴县人,官至侍中,廷尉。②设:摆放。③夫子:对长辈或年高者的敬称。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甚聪惠 嘉:同“慧”,智慧的意思 .B.孔君平诣其父 诣:拜见 .C.此是君家果 此:这 .D.孔指以示儿曰 示:看 .

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杨氏之子 .A.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C.人皆吊之(《塞翁失马》) .D.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

3)下列句子,与“为设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B.撒盐空中差可拟(《咏雪》) C.非人哉(《陈太丘与友期行》) D.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

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句中的“家禽”与现在的“家禽”意思相同。

C.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坦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坦与孩子很熟。 D.孩子的回答巧妙在: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德宏的冬色 依屯

①“江南孟冬天,荻穗软如绵。绿绢芭蕉裂,黄金橘柚悬。”在异乡的日子里,每读唐代诗人谢良辅的这首《状江南·孟冬》,总会想起德宏秀美的冬色来。

②其实,我从小在德宏长大,春夏也好,秋冬也罢,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不曾刻意地观赏和体味。直到我离开德宏,在异乡的土地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而寂寥的冬天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来。

③我喜欢毛泽东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景;也喜欢江南冬末春初凝雪余冰、露出片片鹅黄的娇怯,但我更爱德宏的冬色。德宏的冬天就和德宏人一样热情,让人感受不到四季轮回的冷暖爽凉。即使时令已是三九,但那满山的绿还浓得化不开;那春日间开放的花儿,还在一朵接着一朵地开放;那蜜蜂和蝴蝶也仍旧飞来绕去,曼舞轻歌;村头的芭蕉树和大青树并不把四季刻进年轮里,翠绿依旧。所以,我更喜欢德宏冬日里那种依然故我的姹紫嫣红。

④北方的农人,把瑞雪与丰年联系在一起。但天空阴沉、飞雪飘落,张扬的是冷酷的色彩,飘落的是孤寂的情绪。而德宏却是“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这德宏冬日的雨,是雪的精魂,是对冷寂的抗争。冬雨飘落,唰唰作响的雨声奏出别致的音乐,渗入土中,就变成了孕育春天的乳汁。才进入立春,那浮翠的荷叶,就像从卜哨的手掌里流淌出来,从地心里涌出来,覆盖了门前的荷塘和小溪。这时,春天的花更红、树更高、苗更青、色更艳。

⑤德宏的冬天并非是没有起伏的,落叶就是它扯起的冬天的旗帜。当绿叶用自己编织的浓荫为人们抹去骄阳、送走炎热后,当他们以依依惜别的深情,把一年里创造的果实交给培育它的人们之后,就开始从枝头一片片飘落下来。另一面,在落叶的芥蒂上,新生嫩叶又朝气蓬勃地长出来,长出水灵灵嫩生生的新绿笼罩的树冠。绿的树、绿的山、绿的天、绿的地,就连那剩芽分蘖的麦子也不褪色,为田野弹奏起绿的旋律。这德宏的冬天永远是一派绿色的生机。

⑥早晨,在德宏冬日的原野上,当东方的太阳把温柔的红光撒在地上的时候,那偶然点缀沃野的白霜,..

便在阳光下化成袅袅的白烟翩然升起,和那些在枝头呢喃的小鸟,还有那些在林间悠闲散步的孔雀一起,被阳光演绎成无数童话,染蓝高远的天空,染蓝这个季节独有的希望。

⑦这就是德宏秀美的冬色。置身德宏的冬日,听野外的鸟语虫鸣和悠然的牛铃声,看漫山遍野的绿色植被,就会让人感觉到这冬日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正拥着出土的梦在尽情歌唱;是一支熊熊的火把,正躯赶季节的低速,照彻生命的向往。由此,我不禁想捧起这块土地的三江四河。这三江四河只是壮实的堤岸,德宏的冬日才是流泻的大波。绿波翻滚中,冬变成来年的春,春又孕育出冬,后浪推前浪奔腾向前……它使我明白了,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在这块沃野上生息,我们的历史怎样从这里起步,然后又怎样一页一页地写到今天。

⑧感谢三江四河,捧出了这一方宝地。感谢德宏的冬色,润涧泽了我灵感的诗篇! (文章局部有改动)

1)文中第④~⑥段是从哪三方面来描写德宏冬色的?

2)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3)结合文意解释第⑥段中加点词“点缀”的含义。

4)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在离开德宏后,才真正体味出德宏冬色的秀美呢?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老舍是语言大师,用词贴切而有情味,请结合上下文,以“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中的“特别”一词为例,说说你的看法。

2)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小雪的“妙”处?请简要分析。 3)景物本身没有生命,没有感情,本文作者浓情绘景,使景物也就有了生命和韵味,请举一例简析。 七、作文

13.雪景是静物,但“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让静静的雪“动”了起来,这种写法叫静物动写。请你仿照这种写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文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C 4.C 5.C

二、名句名篇默写

6.(1)勿施于人 (2)锦江春色来天地 (3)带月荷锄归 (4)过尽千帆皆不是 (5)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6)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三、诗歌鉴赏 7.1)停泊 2)前 年 边

3)平 阔 正 悬 潮平两岸才显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4)联想合理即可。

5)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四、综合性学习

8.(1)基本思路:组织者先设计竞赛题,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抢答,最后给优胜者颁奖。(2)《朝花夕拾》,《鉴略》。“表达了“我”被父亲强迫背书的扫兴、无奈和痛苦的心情.父亲是一个对“我”要求过于严格,完全不顾及孩子心理的人。(3) 示例:在香樟树下抬头张望,寻找蝉脱,又偷偷地去拔弄墙角的那株何乌首;睡觉前一个小孩偎依在长妈妈怀里听着美女蛇吃人的故事如痴如醉;仙台医专的那个中国青年的忧愤激昂弃医从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五、文言文阅读

9.1)(1)对……说 (2)应当

2)人们都知道他喜爱珍珠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3)官吏不能因受贿而触犯法律;君王不能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君臣要尽力相互帮助,避免被人嘲笑。 10.1)D 2)B 3)A 4)B

5)(1)孔坦去拜见他父亲,他父亲不在家,孔坦就把他叫了出来。(2)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六、现代文阅读

11.1)冬雨、落叶,原野。

2)示例:运用对比的手法,用北国冬天的壮景、江南冬天的娇怯,衬托出德宏冬天热情的特点,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点缀”本意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文中是指原野上有白霜装点,再配上其他景物,使德宏冬日的原野更加美丽。

4)因为作者离开德宏后,在异乡感受了冬天的寒冷和寂寥,与家乡的冬天有了对比,才感到了家乡冬色的秀美。

12.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中的“特别”,既强调了这一圈小山的“可爱”,突出了小山挡住冬天呼啸的北风,使得济南的冬天变得温暖的作用,又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从雪色、雪光、雪态三个方面写出其“妙”。小雪后,青黑的矮松树尖顶着一髻儿白花,山尖如银边点缀蓝天,山坡如同穿上花衣,雪色秀美。日落时,阳光微黄,斜射山腰,雪光柔和。薄雪仿佛害羞,微微露出粉色,雪态叫人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