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安徽省马鞍山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实是/欲界之仙都 B、蝉/则千转不穷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水/皆缥碧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猛浪若奔 ( ) (2)、窥谷忘反 ( ) ..(3)、实是欲界之仙都 ( ) (4)、晓雾将歇 ( ) ..4)甲文统领全文的句子是“ ”;乙文统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 ”。(2分)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 的热爱之情。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的“ ” 即可看出。(3分) 六、现代文阅读 11.现代文阅读 捡拾一地暖 包利民

①那个时候我还小,家还在农村。我家是村西的第二户,第一户是几年前从唐山搬过来的一家。那户人家很穷,虽然当时每一家都不富裕,可他家里,更是一贫如洗,只有一个人的口粮地,产的粮食甚至不够一家人填饱肚子。

②秋天的时候,家家户户从田地里用马车往回运粮食,他家就更显落寞。每当有马车从门前的土路上经过,他家的两个孩子都会眼巴巴地望着。车过后,他们便冲到路上,去捡那些从车上掉下来的玉米棒、谷穗什么的。整个秋天,他们捡的粮食数目也是极为可观,甚至够他们一家维持大半年的。这让我们很是眼红,于是也想着在车经过时去路上捡,却被大人们严厉制止。便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可以捡,我们却不行。

③有一次,帮叔叔家收地,拉了一车的玉米棒回村里。我和叔叔坐在马车上,身下是金黄的玉米棒子。从村西刚一进村,路过那户人家门前时,叔叔故意用脚把一些玉来棒子蹬下车去。我问:“你这是干嘛?”叔叔不让我回头看,说:“他家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又不好直接给他们,只好这样做。你没发现吗?咱村里的人家,田地在村西的,往回拉粮食时,都会在他家门前故意掉落下一些!”

④多年以后,在一个城市当邮递员,常去十公里外很偏僻的一个军营去送信件。由于熟悉,所以每周要去的时候,我都会搭乘他们在城里往回拉煤的汽车。在军营附近,有几户人家,住着很破败的草房。有一年冬天,我坐着他们的军车回军营,车上拉的依然是煤。经过那几户人家时,开车的小战士,不知怎么便将车开得极为不稳,其实道路倒是很平整的。小战士告诉我,这样做只为了从车上颠下一些煤去,给那几户人家。而且,他们每一辆车的司机都会这么做,倒不是为别的,只是大家觉得,这几户人家的草房,看起来极像他们的家乡,给他们一种温暖的感觉。

⑤我觉得,那几户人家一定也知道经过的每一辆军车都是故意这样做,因为坐在车上,我会看到他们望

向军车那温暖的眼神和灿烂的笑脸。那样的时刻,我的心里也暖暖的,仿佛整个冬天都变得不那么寒冷。

⑥有个朋友曾给我讲过她的一段经历。那时候她上班到很晚,下班时正好赶上末班车,冬天的时候,天便早已黑透了。她坐车一直到终点,终点在一条街的尽头,而她家就在正对着街的一条深巷子里。她说:“我都是最后一个下车的,而那车也不开走,依然亮着前灯,正好照进通向我家的深巷子,我便一点儿也不害怕了,踩着那一地明亮的光走向家门!直到我进了家门,公交车才掉头开走。”她也知道,那个好心的司机一直这样默默地关照着她。虽然那个时候,她的一切都很不如意,可是却从没丧失过希望,就是因为寒冷黑暗的路上,那一束暖暖的光。

⑦有一年回故乡的县城,遇见了当初在农村时邻家的两个孩子中的一个。他在县城里开了一家电脑公司,闲谈间提及故乡的小村子,他对我说:“那时候我家很穷,是那么多的好心人家帮了我们,要不,我和弟弟不可能总在我家门前捡到那些粮食……”

⑧是的,在长长的来路上,我们总会捡拾到许许多多的温暖,让我们有勇气、有力量度过那么多艰难黯淡的境遇。其实,是有许多许多的人在默默地关心着我们,是他们在我们眼前的路上撒落了那么多的温暖。所以,我们也应该继续把这份温暖撒落给别人,就像不经意间撒落下的种子,会在别人的心里开出最美的花朵!

1)作者在文中讲述了经历中的三个片段,请仿照示例,概括情节。 示例:收获季节,马车抖落一地粮食,让邻居拾起一份希望; 2)文章以“捡拾一地温暖”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3)分析下列各句的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

(1)每当有马车从门前的土路上经过,他家的两个孩子都会眼巴巴地望着。 (2)坐在车上,我会看到他们望向军车那温暖的眼神和灿烂的笑脸。 4)联系全文,为第⑦段结尾省略处补写几句话。 5)结尾第⑧段有何作用?

12.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完成下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文段中哪个句子能体现设计师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2)假山池沼的设计更注重“艺术”,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加以简要分析。 3)分析文中划线句子中“大多”一词的作用。

4)1997年,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请根据下列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世界文化遗产。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11年,杭州西湖申遗成功,网民们都担心西湖周围的地价、房价又要迎来新一轮的“高潮”。法国雪铁龙公司在中国万里长城拍摄汽车广告,该广告在法国某电视台播出后,招致无数电话怒斥:“我们法兰西民族是有着悠久文明传统的民族,怎能为了拍一个商业广告,竟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该广告从此被束之高阁。 七、语言表达

13.根据画线句子仿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谅解是一种美德,冰雪谅解了春风,便有了繁花似锦的明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4.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路______(书香、成长、风景……),一路______(笑、歌、春风、风雨……)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恰当运用景物描写,借景抒情;③6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B 4.C 5.B 二、名句默写 6.默写略。 三、字词书写

7. Lòu chì cù zhì xū Fèi yān yè chù duó 四、诗歌鉴赏

8.1)(1)“烽火连三月”,战火已经持续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诗人流落被俘,被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无奈之情。(2)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曲。“感时”“恨别”凝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此联借景生情,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2)D

五、文言文阅读

9.1) 高、险(峻) 清、急 2) D 3) D

4)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飞奔的马。

5) 示例一:“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示例二:文章第二段写水,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

示例三:文章第三段写山,作者从视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山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 10.2)C

3)(1)奔马 (2)通返 返回 (3)、这 (4)、消散 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1)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1)山水自然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六、现代文阅读

11.1)寒冬时分,军车颠下一些煤炭,给村民带去一续温馨 漆黑夜晚,车灯照进一条深巷,给乘客带去一片光明

2)全文的线素,贯穿全文:新颖独特,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善良的人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以温暖;揭示文章文题,表达了作者对送温暖人的赞美之情。

3)(1)“眼巴巴”写出了两个孩子渴望自家能多有点粮食,填饱肚子的心理。 (2)“温暖的眼神和灿烂的笑脸”写出了那几户人家对军车司机的感激之情。

4)提示:所补写的句子中既包含他对帮助过自己和家人的好心人表示感谢,还要包含他也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的意思。

5)结构上: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题目。内容上:揭示主题,号召大家传承这种美德。 12.1)“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只觉得身在山间”。或“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2)示例:如“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一景致,富有诗情画意,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3)“大多”表示大部分情况是这样,但也不排除少数的例外;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1)我们要大力保护申遗后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是人类宝贵的遗产;(2)不能把申遗当生意,不能用申遗后的文化遗产来谋取暴利;(3)对破坏世界文化遗产的行为要予以谴责。 七、语言表达

13.示例:阳光谅解了细雨便有了乍雨乍晴的惊喜大地谅解了冬雪便有了银装素裹的纯美。 八、作文

14.一路阳光一路书香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陪伴我走过了无数日子,说她像一位母亲,可是她又不会变老。只能说她是一个知己,一个朋友,一路伴着我成长。

刚上幼儿园时,我只懂得拿着一本插图的漫画看,我不认识一个字,总是喜欢听老师讲故事,或者是,望着五彩的动漫图片,自己乱想一通。当老师讲的很夸张的时候,我也只会张大嘴巴“哇”的一声。并不懂得这么可爱的故事背后还藏着一些道理。 那时,我就像一颗准备冲出土壤去感受阳光的种子。

上了小学后,开始识字,同样的是,拿着一本插图的书,带着自己“不成熟”的拼音,将一个故事读上好几遍,才理解意思。才懂的龟兔赛跑中,兔子输掉比赛并不全是因为在树下睡着了,是它太骄傲,总认为乌龟不可能赢他。

五,六年级后,渐渐会去看小学版的《水浒传》,虽然不是很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嫉恶如仇,但是鲁智深的倒拔垂杨柳却让我记忆犹深。

那时,我已经是一颗冲出突然正在感受阳光的小树苗了。

进入初中后,书籍已经成了我想拒绝也拒接不了的阳光了。就算有时是被它折磨。可是,如果享受它,我会很快乐。我很愿意与吴用一起为宋江出谋划策,我也很想与武松去景阳冈打虎,我还想梁山好汉们行侠仗义。

这时,我已经长成一棵小树,去感受阳光,感受人生中更多的美妙。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会一直探索这个世界,它是没有尽头的。可能我会一直成长,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因为阳光不会消失,我的阅读之路也没有尽头。 一路书香一路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