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初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初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程度上佐证了山东发展“三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作用要大于第二产业,表明在山东,以资本密集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产业其边际报酬率并不高。换句话说,山东内虽建成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其自生能力并不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量,而不是通过质来推动。应当看到的是,较之改革开放以前,山东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均有弱化的趋势。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发展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支撑。显然,这里面有个问题,那就是政府官员可能出于显性政绩的考虑而强力推进第二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各地市着力建设光伏、LED产业以及“铁公鸡”等基础设施就是这样的例子。分析表明,如果经济资源能够从第二产业分流一部分到高附加值的第一产业(如茶叶、园林水果、食用菌、水产品和林业等)和第三产业(如物流、仓储、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则资源配置的效率将得到有效的改善与提升。

3.3产业结构变迁对山东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

在考察了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量”的关系后,接下来就得对经济增长“质”的问题进行一番分析。劳动生产率作为反映增长质量的理想指标,它描述了区域劳动的投入-产出效果,其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薪阶层的劳动报酬,对消费、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另外,劳动生产率反映了特定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于区域未来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这里,笔者采用“转换份额分析方法”(Shift-shareAnalysis)就1996-2014年不变价格下劳动生产率的变动趋势进行测度。转换份额分析法最早由

法布里坎提出,它将劳动生产率分解为结构变化的贡献与产业内部生产率的增长效应。

令LPt代表第,期劳动生产率,GDP,代表第t期地区生产总值,Lt代表第t期劳动就业人数。GDPitGDP表示第t期第i产业的产值,双表示第期t第i产业的就业人数。?it斌表示第,期第i产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有:

ttnGDPttiLiLPi?GDP??LPt/Lt??i?i ttLLit?1i?1n设g(·)表示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则t时期相对k时期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由式上式知,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可分解为以下三部分: (1)静态结构变迁效应Es,它反映了劳动力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时所引起的总体劳动生产率LP的净提升,即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生产率的变化。

(2)动态结构变迁效应Ed,它衡量的是行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要素占比权重变动的相互影响对总体劳动生产率LP的作用效果。

(3)生产率增长效应双,它度量了产业结构不变时,劳动生产率受各产业劳动生产率LP变动的影响。

得到的山东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可知1996-2014年,山东产业结构变迁(包括静态结构变迁效应与动态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度达76.18%。特别地,动态结构变迁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度分别达84.26%和62.92%。也就是说,山东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

源于劳动力在部门间流动所带来的丰厚的“结构红利”;而且,通过进入更高效率的生产部门,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积累经验、模仿技术等“干中学”方式不断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作为内生动力,这极大地提高了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进一步地,以1996年为分界点,在此以前,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度为44.03%,表明这时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内部生产率的增进。此后,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度提高到59.64%,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转而依靠部门间要素资源的流动与优化来实现。就第一产业而言,由于劳动力不断从农业部门迁移出来,劳动投入占比不断下降,故改革前后结构变迁效应均为负值。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温和的增长主要源于第一产业制度变革与技术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内部生产率的提高,且改革开放后内部生产率的提高要高于改革开放之前。与总体劳动生产率相类似,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前依赖内部生产率增长到改革开放后依靠产业结构变迁的转变。而在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变迁则始终作为促进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3.4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状况

图2是TL值和TS值变动趋势图,反映了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状况。从图中可以看出,TL值与TS值的变动均具有较小波动性,但整体讲,TL值是趋于下降,TS值趋于上升,反映了山东省产业结构一直趋于合理化并不断进行升级中。同时也可以看出,

90?p`P@0 %0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TLTS图2.山东省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变动

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角度下的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波动特征与中国特别是山东省省内改革开放的历程基本是相契合的。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入世以后,山东省的经济发展进一步融入全球,低端制造业给山东的大量就业人口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山东省也加大了优化产业结构的力度,大规模发展第三产业,压缩第一产业并打造制造业强省,使得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并促使产业结构升级。TL值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TS值则明显上升。

4.山东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4.1各市发展不均衡

山东省资源赋存在较大差异,各市在全省经济规划中的发展重点不同以及原有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各市产业结构发展不同,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差距。从产业发展层次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不均衡现象。人均生产总值中,鲁西南地区的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