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5月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5月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实验Ⅰ:

实验Ⅱ:取少量白色沉淀B于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 烧杯中固体质量随加入的稀硝酸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 (1)操作b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2)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为 ,实验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整个实验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化学式为 。

(4)为了能够确定白色固体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可以将实验Ⅰ中的一种试剂改为 后,再进一步加试剂探究即可。

(5)无色溶液E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用化学符号表示) 。 四、分析与计算(52题2分,53题4分,共6分)

19.(2分)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

(1)NaNO2中氮元素化合价为 ;

(2)NaNO2中钠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0.(4分)将碳酸钠与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4.4g与一定质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为60g。求: (1)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2)反应前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5页(共13页)

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中考适应性化学试卷(5月

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浓盐酸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氢氧化钠潮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2.【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3.【分析】A、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 B、根据秸秆杂草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烟尘等分析; C、污水处理后排放不会对河流造成水污染;

第6页(共13页)

D、根据低碳的措施分析。

【解答】解:A、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废旧金属和塑料应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所以A做法正确;

B、气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秸秆杂草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空气,故B做法不正确;

C、水是生命之源,禁止未经处理的污水任意排放,污水处理后排放不会对河流造成水污染,所以C做法正确;

D、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多骑共享单车或步行,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减轻了碳的排放,故D做法正确。 故选:B。

4.【分析】A.根据空气的组成、物质的性质;催化剂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微粒的性质来分析;

C.根据防范爆炸的措施与灭火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与干冰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A.氧气是空气中含量位居第二位的物质,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化学变化中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有些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有些催化剂能减慢反应的速率,完全错误;

B.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是水分子间隔大小变化的缘故;水通电分解,是因为分子发生了改变,而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完全错误;

C.发生煤气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阀门,但不能打开换气扇换气,以免发生爆炸;电路短路发生火灾时,要先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浇水灭火,以免发生触电,完全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一氧化碳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完全正确。 故选:D。

5.【分析】A、根据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分析; B、根据化肥和农药会带来环境污染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分析;

D、根据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钙元素预防佝偻病分析。

【解答】解:A、根据棉花线属于天然纤维,羊毛线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

第7页(共13页)

气味,而天然纤维燃烧无此味,故A正确;

B、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带来环境污染,故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接触皮肤,肤或衣物不慎粘上浓硫酸,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抹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

D、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钙元素预防佝偻病,故合理摄入加碘盐预防甲状腺肿大,补充钙元素预防佝偻病,故D错误; 故选:A。

6.【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据此解答. 【解答】解:A、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A正确;

B、在O2、CO2、H2O2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而不是物质中含有氧原子,故B错误;

C、在O2、C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本身的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 D、在O2、CO2、H2O2三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A。

7.【分析】根据题意,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据此推断出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结合各选项的说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氖的核电荷数是10,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以知道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又由于该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个电子,其核电荷数为11。 A、该元素核电荷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故选项错误。 B、该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为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1,故选项错误。

D、该粒子为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的钠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a,故选项正确。 故选:D。

8.【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酸钠、硫酸铜均能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

第8页(共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