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评传2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桓温评传2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仅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个有洞察力的政治家。他敢于揭发时弊,不惧士族权贵,大胆改革,体现出过人的魄力。东晋经过桓温的改革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第三次北伐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5、第三次北伐

正如上文所说,第二次北伐的胜利果实并没有保住。原本名义上臣服于东晋的前燕在其君主慕容俊于永和八年(352年)称帝自立后,就多次与东晋发生战事,前燕更多次派兵进攻洛阳。东晋终在兴宁三年(365年)失去洛阳。司冀等地皆失于前燕后,前燕又进攻兖州等地,于太和元年(366年)又夺取鲁郡和高平郡。这是第三次北伐的外部条件。

再看内部,桓温一直以来都试图通过掌控豫州、徐州真正控制中枢。第二次北伐之后,桓温在朝中声望如日中天,兴宁元年(363)朝廷加桓温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次年又加封扬州牧,此时桓温也不敢入朝,于是屯驻姑孰。当是时桓温驻兵扬州,而其弟桓豁、桓冲分督荆、江二州,只要取得徐州、豫州整个朝廷就会处于他的掌控下。其他的豪门士族自然不愿意看到这一点,桓温不可能通过正常的手段谋取二州,于是他发起了第三次北伐。

太和四年(369年),桓温上请北伐,至四月庚戌日,桓温终自所镇的姑孰领五万人出兵前燕。

《资治通鉴》记载:?大司马温自兖州伐燕。郗超曰:‘道远,汴水又浅,恐漕运难通。’温不从,六月,辛丑,温至金乡,天旱,水道绝,温使冠军将军毛虎生凿钜野三百里,引汶水会于清水。虎生,宝之子也。温引舟师自清水入河,舳舻数百里。郗超曰:‘清水入河,难以通运。若

寇不战,运道又绝,因敌为资,复无所得,此危道也。不若尽举见众直趋邺城,彼畏公威名,必望风逃溃,北归辽、碣。若能出战,则事可立决。若欲城邺而守之,则当此盛夏,难为功力,百姓布野,尽为官有,易水以南必交臂请命矣。但恐明公以此计轻锐,胜负难必,欲务持重,则莫若顿兵河、济,控引漕运,俟资储充备,至来夏乃进兵;虽如赊迟,然期于成功而已。舍此二策而连军北上,进不速决,退必愆乏。贼因此势以日月相引,渐及秋冬,水更涩滞。且北土早寒,三军裘褐者少,恐于时所忧,非独无食而已。’温又不从 。?【58】郗超是桓温的心腹,《续晋阳秋》称赞他:?超少有才气,越世负俗,不循常检,时人为一代盛誉者。语曰:‘……盛德日新郗嘉宾’。?【59】桓温的一意孤行为此次北伐的失败埋下伏笔。

桓温随后派檀玄攻取湖陆,更俘获慕容忠。前燕所派慕容厉率步骑二万进攻,桓温又于黄墟大败敌军。邓遐、朱序又在林渚击败燕将傅颜,前燕高平太守徐翻更投降东晋。前燕于是再派慕容臧率诸军抵抗桓温,但都失败。前燕见此,唯有派人向前秦求救。

七月,前燕人孙元率宗族党众起兵响应桓温,桓温于是移屯枋头。当时前燕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对战事发展都十分恐惧,打算北逃回辽东。但当时慕容垂自己请求进击桓温,慕容暐于是让慕容垂代替慕容臧率众抵抗桓温。同时,慕容暐又以虎牢以西的土地赂诱前秦派兵救援前燕,在王猛的支持下,苻坚于是在八月派苟池及邓羌率步骑二万救援前燕。

当时前燕司徒长史申胤就认为桓温“骄而恃众,怯于应变。大众深入,值可乘之会,反更逍遥中流,不出赴利,欲望持久,坐取全胜。”【60】

预料当晋军粮运出现问题时就会不战自败。当时,桓温以昔日归降东晋的段思为向导,前燕尚书郎悉罗腾却击败桓温军,生擒段思。另桓温所派的李述亦被悉罗胜和染干津所杀,令晋军士气下降。同时,桓温早前命袁真攻打谯国和梁国,意图开石门水道以通漕运,但袁真攻取二郡后却不能开通水道,令水路运输受到阻碍,后来袁真被贬为庶人。

九月,前燕开始反击,慕容德率一万兵与刘当驻屯石门,李邽以五千豫州兵断绝桓温粮道。慕容宙则以一千兵设计击败晋军,《通鉴》曰:?德使将军慕容宙帅骑一千为前锋,与晋兵遇,宙曰:‘晋人轻剽,怯于陷敌,勇于乘退,宜设饵以钓之。’乃使二百骑挑战,分余骑为三伏。挑战者兵未交而走,晋兵追之,宙帅伏以击之,晋兵死者甚众。?【61】桓温见战事不利,又因粮食将竭,更听闻前秦援兵将至,于是在九月丙申日焚毁船只,抛弃辎重,循陆路退军。只留毛穆之为东燕太守。“温自东燕出仓坦,凿井而饮,行七百余里。燕之诸将争欲追之,吴王垂曰:?不可,温初退惶恐,必严设警备,简精锐为后拒,击之未必得志,不如缓之。彼幸吾未至,必昼夜疾趋,俟其士众力尽气衰,然后击之,无不克矣。?乃帅八千骑徐行蹑其后。温果兼道而进。数日,垂告诸将曰:?温可击矣。?乃急追之,及温于襄邑。范阳王德先帅劲骑四千伏于襄邑东涧中,与垂夹击温,大破之,斩首三万级。秦苟池邀击温于谯,又破之,死者复以万计。孙元遂据武阳以拒燕,燕左卫将军孟高讨擒之。?【62】第三次北伐至此失败。

第三次北伐桓温望实俱损,但从另一方面看,桓温在第三次北伐后才取得徐、豫二州,真正控制了朝廷中枢,因此这次军事上的失败却是一场政治上的胜利。

桓温取得徐州的过程颇具戏剧性:“时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劲悍,温恒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而愔暗于事机,遣笺诣温,欲共奖王室,修复园陵。超取视,寸寸毁裂,乃更作笺,自陈老病,甚不堪人间,乞闲地自养。温得笺大喜,即转愔为会稽太守。?【63】桓温筹谋已久的徐州就这样轻易得到了。而桓温夺取豫州的过程却颇多曲折,北伐失败后桓温追究豫州刺史袁真的责任,将他贬为庶人,以桓熙为豫州刺史。袁真于是叛变,但没多久就死了,桓温将他的势力彻底消灭。

桓温取得了徐、豫两州,控制了中枢,但由于北伐失败望实俱损,使他无力行篡逆之事,最终被王、谢掣肘,使他不能得偿所愿。

五、废立立威

温既负其才力,久怀异志,欲先立功河朔,还受九锡。既逢覆败,名实顿减,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64】废立之议虽倡之郗超,但桓温已谋划久矣,《晋书》说桓温“宿有此计”【65】,估计在北伐失败后桓温就起了废立的心思,但司马奕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并无过错。因此,桓温并不敢贸然行动。太和六年(公元371年)十一月,桓温在听取郗超关于“宫阐重闷,床笫易诬?的妙计后,“诬帝在藩夙有痿疾”【66】,三个儿子都是后妃与他人私通所生,并将此消息秘密散播到民间,扰乱视听,再以皇太后的名义,行“伊霍之举”,废司马奕为东海王,以王还府第。

咸安元年(371),桓温入建康,废海西公司马奕,立简文帝司马昱。 桓温忌惮太宰、武陵王司马晞的军事才干,于是弹劾司马晞“聚纳轻剽,苞藏亡命”,将其免官。又逼迫新蔡王司马晃诬称自己与司马晞、司马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