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课时 教具 准备 教学 环节 第二课时 教学 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竺可桢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课程资源 互联网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师活动 (一)导入 1. 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 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学生活动 再设计 学生听写词语,自己批改。 (一)学生边看图边思考,讨论交流 边读边想象。相机理解1-5自然段的内容 教 学 过 程 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二)指名回答,理 3. 指导朗读。 解词语“弯下腰 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来”“ 习惯地问”。 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 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生自由试读,赛读,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齐读。 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 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 5. 四人小组练态度。) 读。一个读竺爷爷的 6. 指名练读。 话,一个读小孩的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话,一个读旁白,一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个做评委。 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 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 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试读,赛读。 2.齐读 3.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2.指名读,突出“绿、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皱、鼓”等关键词。 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 “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 候?”小孩子()地说:“刚才。”竺爷爷()地问: “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学生尝试背诵、指名背、齐背。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 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4.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5.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进行交流。 “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 6.“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一丝不苟的态度。 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板 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指导朗读 3.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4.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2.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理解“郑重”的意思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自由朗读 听师小结 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再读读竺爷爷的话,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加深体会 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听师总结,互相说说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学了本文,你觉得应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第一朵杏花 可 竺 精确 观察 桢 一 丝 不 苟 [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市五小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课题 教学 目标 3、燕子 主备教师 杨 霞 年级 四年级 课时 2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优美的文字。 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的含义,在读中感悟文章语言富于变化的特点和句与句教法 之间的联系,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意境。 课时 教具 准备 教学 环节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教师活动 1、结合谈话看照片 空中的飞鸟地上的走兽,水里的游鱼。但是稍不留心, 它们就会从我们的眼前溜走等到要写时不知从哪儿 教 学 过 程 (1)、指导“燕”的结构:象形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子的。 2、读题:(板书“燕子”) 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写起。就说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 2、齐读课题:3、燕子 边听边思,燕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读课文。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卡片、词(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结合理解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课程 资源 互联网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生字。 学法 在读中内化语言,积累背诵。 教学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多媒体课件、书图 学生活动 再设计 语卡片,及时正音。 (2)、检查: A、小黑板出示字词: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喜爱、欢快??的语气) 自由朗读 练读: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 。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阅读感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燕子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4)、齐背。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