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庄子是妩媚的 19.作者在结尾说“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

飞翔一生吧”,

(1)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面对生活带来的“沉重”,你会如何做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13分)

20.根据下面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4分)

课外阅读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从关羽身上

感受到什么是义薄云天;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够从保尔·柯察金身上领悟出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 。

21.请从下面的定义中提取两个反映其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2分)

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球所致的一种自然天象。一次日全食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五个时期: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 关键词: 、 。

22.有人认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女性之美最高妙的莫过于宋玉。他写“东家之子”说:“东

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有人却认为宋玉写“东赛之子”的笔法不如曹雪芹描写林黛玉的笔法:“两弯似蹙非蹙霄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刻画人物形象,概括描写(宋玉)和具体描写(曹雪芹)哪个更适合更有效。

假如你正在进行相关创作,你更倾向采用何种方法?请结合上述例子,用简明的语言阐

述你的观点。不超过200字。(7分)

七、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又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

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解析】D。A项,惊魂甫定fǔ。B项,太监jièn。C项,湖泊pā。 .

2.C【解析】C。缘份一缘分。 3.A【解析】A。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B

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C项,七月流火:本义是说夏历(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火,星名。一年自秋季开始,大火星自西而下谓之流火。D项,惨淡经营:①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②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4.B【解析】B。A项,搭配不当,应在“即一辈子爱读书”后加上“的人”.C项,成分残

缺,应在“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后加上“显示”之类的谓语。D项,成分残缺,应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前加上“建立”。

5.C【解析】C。从“也不存在”中的“也”可推知②在③之后,⑤中的“铺张”和④中的

“拥挤”分别与①中的“既不铺张也不拥挤”照应,合理顺序应是⑤④①,①再接“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因为论述的主体是南京,这样接才合乎情理。 6.C【解析】C。这只不过是科学家的“猜测”,不一定是科学事实。 7.A【解析】A。B项,“缓步类动物一定是不二选择”有误,原文是说“缓步类动物当是首

选”。C项,原文是说“紫外线含有能够对活组织造成重大损伤的高能光粒子”,而不是说紫外线就是一种高能光粒子。D项,对于太空的真空和低温,原文说的是“也许算不了什么”,说“不怕”程度过深。

8.C【解析】C。A项,虽然是“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证明”,但不一定是“现在已经成为科

学界的共识”。B项,原文的意思是“在完全舷的太空”,超强的紫外线辐射会对生物的孕育产生致命性的影响,而在地球表面,这种影响没那么恐怖。B项不顾环境不同而胡乱得出“孕妇最好呆在室内,不要轻易在阳光下活动”的结论,这种推理是错误和可笑的。D项,“水熊虫的坚强经历”只能推出“可能也有生命存在”,绝不能说“有”,原文表达得很有分寸。

9.B【解析】B。A项,走:使快跑,形容动作很快。C项,造:去、往。D项,坑:陷害。 10.C【解析】C。表示反问语气,难道。A项,连词,表顺承,可不译;连词,表转折。B

项,连词,表递进;副词,将。D项,介词,用;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11.C【解析】C。“断言吕子将会获罪,到时会后悔莫及”与原文意思不符。 12.(1)译文:金兵压城,李纲亲自(率兵)抵抗。

(2)译文:纲纪法规逐渐得到匡正,各地盗寇渐渐平定,但是李纲又被逐出朝廷 (3)译文:朝廷大臣,本来(对您)已痛恨至极,只是没有办法发泄出来罢了 13.答:①当时社会政治险恶(或答奸臣当道),正直之人(或主战派)常遭打击迫害;②

吕子具有正直敢言的个性,曾参加了挽留李纲的行动;③省试后不获廷对,表明对吕子的迫害己经开始。 14.(1)答:首联点题,写出了当时节候和环境的特点,表现了诗人清贫的生活现状和孤寂

抑郁的心绪,同时与下联相呼应。从“夜”“秋”“寒”三字可见秋夜寒冷凄清的特点,“破窗”则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贫困,“孤枕”点明形单影只,“何永”写出愁思难眠。 (2)答:颈联间接抒情,以“剑”“鹯”自喻,抒发感情,尾联直抒胸臆。两联抒发了

诗人心志高远,心念社稷,却被罢官贬职,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感。 15.(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2)①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②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16.答:(1)“庄子的翅膀”在文中指不慕名利j清心寡欲、崇尚自由的思想以及不屈服于

权势、追求生命尊严的精神。(2分)

(2)作者以此为题,一方面是对庄子人格及其思想的赞美与歌颂,(1分)另一方面也

借此表达了作者在沉重的现实面前,对理想人生状态和自由精神的强烈渴望。(1分) 17.答:第一段细致而真切地描写了自己步入中年时陷入生活“沼泽”的沉重感和恐惧感,

能激起读者共鸣,突出下文“庄子l的翅膀”于现代人生活的重大意义;(2分)与超脱的庄子“轻盈”的生活构成对比,为写“庄子的翅膀”(庄子的精神)作铺垫。(2分) 18.答:(1)指庄子有一双大鹏的翅膀,能够力拔山兮气盖世,扶摇直上九万里。肯定庄子

面对政治与生活的困境,不屈服于权势、充满自信、追求生命尊严的精神和行为。(2分)

(2)指庄子像一只蝴蝶,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肯定庄子超

凡脱俗、懂得舍弃而获得精神自由的行为和思想。(2分) 19.答:(要点)(1)它是作者的愤激之词,表现了作者对自我不能超脱世俗欲望的愧疚与

无奈,表达了对庄子思想的崇敬,对理想人生状态的强烈渴望。(4分) (2)面对生活带来的“沉重”,我们应该正视,还应该理智地应对,我们既应扎根于现

实,又应始终葆有庄子那种旷达轻盈的思想,应努力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摆脱现实带来的“沉重”之感,笑对生活。(或:我们应该学习庄子,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精神的自由,对名利既要追求,又不要为其所累。言之成理即可。)(2分) 20.【示例】读《西游记》,我们能从孙悟空身上看到什么是嫉恶如仇;读《红楼梦》,我们

能从林黛玉身上认识到什么是爱情的执著。 21.答:日全食自然天象 22.【示例一】倾向于概括性描写手法。(明示观点1分。后如无解说则不给分)因为概括性

描写手法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能动性,利用读者的想象进一步塑造人物形象,丰富人物形象的内涵。(阐述理由3分)比如,对“东家之子”美丽的理解,不同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确定“东家之子”的身高、肤色。相反,具体性描写手法框定了人物形象的内涵,不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想象力。总之,利用概括性描写手法更容易塑造出被读者普遍接受的人物形象。(结合例子3分)

【示例二】倾向于具体性描写手法。因为具体性描写手法不仅可以细腻地刻画出一个人

的外貌,而且能刻画出一个人独特的个性。比如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她只能是林黛玉,而不可能是他人。相反,宋玉笔下的“东家之子”则显得浮泛,没有其独特的个性。因此,具’体性描写手法更容易创造出一个独特的、异于他人的文学典型形象。 【示例三】采用何种创作手法应因文而异。(答案内容综合前两者) 【参考译文】 大丞相李纲,宣和初年,凭借左史的身份评论时政得失,被贬到沙县担任监管税务的官,一年后又离职。宣和末年,以奉常之职重返朝廷,参与决定国家大计,于是官拜左丞。金兵压城,李纲亲自(率兵)抵抗。金兵被击退后,升任枢密使,不久调出京城。金兵第二次进犯京城,汴京城也就保不住了。

现在皇上刚一登基,急派使臣征召李纲,又拜为左仆射。纲纪法规逐渐得到匡正,各地盗蔻渐渐平定,但是李纲又被逐出朝廷。没过几个月,皇上逃往扬州。所以世人不管是否认识李纲,都认为李纲的去留关系到朝廷安危,不是现在的名臣所能相比的。苏东坡说:“儿童传颂司马光的名字,走卒也知道司马光。”我现在在李公身上又看到了苏东坡称颂司马光的诗申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