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print)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print)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工程所在地北碚区市17个辖镇乡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2万人,非农业人口22.3万人。 2.4.2 土地利用

北碚区幅员面积760.6km2,人口平均密度819人/km2。 土地利用情况如表2-4。

表2-4 土地利用类型表

序号 土地利用种类 数量(km) 361.53 11.83 211.53 44.87 24.90 105.87 2占全区幅员面积(%) 47.57 1.52 27.83 5.91 3.20 13.92 1 2 3 4 5 6 耕地 经济果木林地 林地 非农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地 2.4.3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北碚区位于重庆市的西北面,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9°39ˊ~30°05ˊ,东经106°18ˊ~106°40ˊ之间,东界渝北,南接壁山县,西与沙坪坝区相连,北与合川市毗邻。全区幅员面积760.6km2,1999年底总人口6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2万人,非农业人口22.3万人。

北碚区水陆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较为发达。据调查,区内煤、石灰石、白云石等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区内至今保存着丰富的植物种类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景观。区内农业已由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化,特色业初具规模。区内工业生产经过抗战时期和二线建设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建设,已成为全国三大仪器仪表工业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以仪器仪表工业为主体,具有机械、化工、玻璃、电子、煤矿、纺织等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17 -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30多个行业、100多个门类的现代工业体系。据统计,北碚区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9.6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4.1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为26.2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为19.19亿元。

北碚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旅游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是重庆市著名的旅游区和文化区。缙云山风景名胜区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包括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和合川钓鱼城,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体系。北碚区为重庆市的主城区,212国道从城边穿过,公路距重庆市仅45km,公路等级为2级;嘉陵江水运常年可通行200t级船舶,水路距重庆朝天门码头58km;城区内有国家铁路干线襄渝线北碚三等客货站,交通条件较为方便。

2.5 工程分期及施工分案

根据工程建设程序要求和桥型方案特点,项目实施初步的工期安排如下:2003年8月底完成本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送审工作;2003年9月上旬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工作;2003年9-11月开展本项目的初步设计;2003年11月-2004年1月开展本项目的施工图设计;2004年1月开展本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并开始进行主墩基础工程的施工,施工期约2.5年,2006年6月建成通车。

由于本工程河床相对比较窄,且周围地势较低,工程主要是以土石方回填为主, 少量的岸坡开挖可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开挖,汽车出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在部分石方开挖,可采用微震预裂松动爆破。土石方的回填施工采用汽车运土石渣、振动碾、打夯机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施工。土石方的回填工程结合市政管线和污水处理干管的埋设工程同期完成,在施工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18 -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应的规范填筑。

主体工程桥梁部分的施工过程中,桥基的施工期应选在枯水季节,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主体工程道路部分,在进行施工时可采用半边施工半边运输方式,以方便施工材料的运输。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合适的土壤按设计对沿江道路进行绿化,并在一定进期内加强对绿化工程的管理,保证绿化植物的成活率。

2.6 水土流失现状

根据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重庆市属于西南土石山水土流失区,从引起水土流失的外营力分析,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有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按地表物质侵蚀形态分析,则以面蚀、沟蚀为主,兼有滑坡、泥石流等形式。

项目占地范围为北碚区规划的城市用地,属中部丘陵中强度侵蚀区,范围内侵蚀模数约为4489.6t/km2·a。

综合上述,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区水土流失程度属中强度,侵蚀类型以雨水、河水对岸坡的水力侵蚀为主。现状水土流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嘉陵江洪水对嘉陵江右岸上游河段的冲刷侵蚀。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19 -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第三章 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预测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施工战线长,扰动地面面积较大,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即在建设中路基填挖、边坡施工及取料、弃渣等,有大量的土石方工程,受雨水的冲刷,不可避免地产生水土流失。工程完工后,永久性支挡工程建成,水土流失量将受到有效控制。

3.1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本工程建设区原地貌年侵蚀模数4489.6t/km2·a,属中度侵蚀。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路基填挖、料场开挖取料、人类践踏等因子将破坏原地貌及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强度成倍增加。在工程运行期,因施工损坏引起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主体工程填筑、施工回填及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逐渐消失,并且随着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水保功能的日益发挥,生态环境将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水土流失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综上所述,本工程对区域水土流失影响主要在工程建设期间。因此,水土流失预测重点是在工程建设期内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对工程生产运行期仅作一般性的分析。

3.2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前述水土流失因子分析,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如表3-1。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