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print)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print)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表2-1 工程项目特性表

项目 工程占地 建设期 工程填方量 工程挖方量 大桥通航宽度 通航净高 设计洪水频率 工程总投资 建设地点 单位 hm2 年 万m 万m3 m m 万元 3数量 6.67 2.5 91.772 0.135 218 不小于10m 1/300 23094.2 项目 工程主线长 主桥长 主桥宽 主线引道长 东引道总长 东引道路线桥长 西引道总长 引道行车道宽 人行道宽 单位 km km m km km m m m m 数量 1.86 1.11 20.5 0.75 2.0 588 520 16 2*2.0 重庆市北碚区 (1) 工程基本组成

碚东嘉陵江大桥主桥起于碚峡路(北碚宾馆附近)、跨江后经黄桷桥、玻璃仪表厂后面、止于北岸的盐井湾与省道204线相接,主线长1.86km。碚东嘉陵江大桥采用连续刚构桥型方案,桥梁跨径组合为5*40+3*40+120+220+120+7*40m,桥型结构为连续梁桥+连续刚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主桥桥墩为双薄壁墩,钻孔桩基础,箱梁施工采用挂蓝悬臂浇注。引桥“T”梁采用在河床宽阔地带预制、架桥机架设;下部构造为三柱式墩,采用滑模或翻板施工,桥基施工可采用围堰施工的方法,就近袋装河滩地上的泥沙,堆积于河道的半侧,待半边河道施工完毕后,将挖掘的泥沙堆置原处,从河对岸袋装泥沙,进行另一半的施工。东引道桥I与主桥相接,采用连续弯箱梁桥;东引道桥I的桥墩采用独柱式墩。本桥位主桥全长1110m,桥宽20.5m;引道上的桥长558m。根据接线要求,桥上南岸设置1.2%的纵坡,桥上北岸设置2.5%的纵坡,以利与原有公路衔接。桥面横坡1.5%。主桥桥面设计高程由通航标准及结构所需的最小截面尺寸确定。工程路基土石方量见表2-2。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9 -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表2-2路基土石方数量估算表

起止桩号 主线K0+000~K0+200 主线K1+310~K1+860 东引道K0+000~K2+000 西引道K0+000~K0+520 填方(m3) 41632 156087 339000 152400 挖方(m3) 1350 欠(弃)方(m3) 41632 154737 339000 152400 备注 扣除桥长1110m 扣除桥长588m (2)主要材料及来源

北碚碚东嘉陵江大桥的建设具有比较好的建筑材料来源,全桥除了钢材、木材需要外购买外,高标号水泥、碎石、河砂(除中粗砂)等材料都可以就近购买,能够节省运输费用。

(3)工程占地

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快解决朝阳吊桥目前存在的问题,促进嘉陵江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加速城区两岸的经济发展同,解除两岸居民工作、生活、学习的后顾之忧,不断提高两岸人民的生活水平。工程区沿江地貌平坦,经过现场调查,本工程共占地6.67hm2,其中占用梯地1.37hm2、林地0.32hm2、建设用地0.58hm2、难利用土地1.1hm2、河滩地3.3hm2。

环境影响评价认为,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很小,且利远大于弊。对工程建设期间产生的弃渣进行适当的水土保持和环境恢复后,没有影响工程建设的环境控制因素,工程建设完全可行。 2.2.2 防治责任范围

由于本工程挖方量仅1350m3,且挖方需就地回填,故本工程无需专设弃渣场。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包括主体工程占地、取料场、临时施工用地、项目直接影响区。

(1)项目建设区:包括主体工程占地、取料场、临时施工用地。其中主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10 -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体工程占地6.67hm2;在渝南公路旁陈家山设取料场,取料场占地3.87hm2;临时施工用地1.90hm2;共计12.44hm2。

(2)项目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影响的范围。包括道路施工范围外扩5m的范围及场外运输土石方材料时散落的区域等。据估算,本工程直接影响区约为2.02hm2。

表2-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划分

序号 一 二 三 四 名 称 主体工程占地 临时工程占地 取料场 直接影响区 合计 项目建设区(hm2) 6.67 1.90 3.87 12.44 直接影响区(hm2) 2.02 2.02 2.3 项目区自然概况

2.3.1 地形、地貌

桥址为浅丘、河谷地貌,南岸为一级台地,高程在185~215m左右,地形较为平缓,地势开阔;主桥跨越的嘉陵江呈“U”形河谷,河床宽阔;北岸为二级台地,高程为215m左右,地形较为陡峭,起伏较大,江北岸的省道204线路面高程在205m左右;桥位区域地貌属浅丘斜坡地貌。

工程区位于川东拱褶束的西部边缘,川中丘陵区主要为侏罗系中、上统泥岩、粉砂岩和砂岩不等厚互层,沿江两岸堆积物组成各级阶地连续,未见明显的差异变形迹象,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2.3.2 地质构造条件

桥位区域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4)和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岩层,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11 -

重庆市北碚区碚东嘉陵江大桥工程

两岸均有基岩裸露。第四系(Q4)岩性为近代人工堆积物,主要分布于河漫滩与残存的I、II阶地之上,厚约0-30m。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沉积地层,岩性为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灰色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前者分布于南、北两岸的引桥一带,中夹薄层至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其上多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后者分布于主桥段,其间局部夹透镜状薄层紫红色泥质砂岩。

桥位区构造属华莹山北碚向斜北段东翼,岩层走向为北东10°-30°,倾向西北,倾角13°-25°。岩层倾角由老而新逐步变缓,构造简单,无褶皱、断裂现象,为单斜层。桥位区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地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补给源主要来自于地表水和厂矿、居民的排污水,一般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从桥位地质岩层出露情况分析,北岸岩层出露总厚度约20余m,但南岸无明显出露,河床内的基岩埋藏较深。 2.3.3气象

北碚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3.1℃,夏季高温酷热,秋季多绵雨,冬季无严冬;多年平均风速1.4m/s,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7.1mm,其中6~11月份为674.6mm,占全年降水量的69%。

嘉陵江流域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按地形和气候特点,大致可分为北碚山区和南部丘陵盆地两类。北碚山区属高山峡谷,受西北寒流影响较为显著,气温低、雨量少、湿度小,属春温、夏凉、秋冷、冬寒型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左右,局部极端最高气温为36℃,

西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