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分析

由图1-1分析可知,机床上的自定心三抓卡盘的卡盘部分,主要是用来固定加工轴类零件,查文献[1]表2-3可知加工零件的材料为灰铸铁HT350.

图1-1 卡盘零件图

1.2 零件图工艺分析

1) 结合零件材料为灰铸铁HT350,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工作条件,符合机床的工作条件。

2) 要求生产类型为1000件,因此确定为小批量生产。 3) 技术要求: ?全部倒角C1 ?调质HB210-23

?各表面有相应的粗造度要求 4)形位公差要求

Φ90和Φ60的圆面对基准A的圆跳动公差为0.02

4

1.3 毛坯图的确定及绘制

1 .毛坯尺寸的确定

1)外圆面的毛坯尺寸的确定

由文献[1]式(2-1)得外圆面机械加工计算公式 R=F+2RMA+CT/2

其中: F-铸件的基本尺寸

RMA-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CT-公差等级

?F=90mm

?由文献[1]表2-4知RMA=2mm

?由文献[1]表2-2铸造方法砂型铸造手工造型,造型材料为化学粘结剂砂,知小 批量灰铸体零件公差等级为11-13.查表2-3知毛坯铸件基本尺寸公差等级为CT=6mm

则毛坯尺寸R=F+2RMA+CT/2=90+4+3=97mm

2)内圆面的毛坯尺寸的确定 大圆:

由文献[1]式(2-2)得内圆面机械加工计算公式 R=F-2RMA-CT/2 其中: F-铸件的基本尺寸

RMA-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CT-公差等级

?F=60mm

?由文献[1]表2-4知RMA=1mm

?由文献[1]表2-2铸造方法砂型铸造手工造型,造型材料为化学粘结剂砂,知小批量灰铸体零件公差等级为11-13.查表2-3知毛坯铸件基本尺寸公差等级为CT=5.6mm

则毛坯尺寸R=F-2RMA-CT/2=60-2-2.8=55.2mm 最后确定为55.2?2.8 mm 小圆:

由文献[1]式(2-2)得内圆面机械加工计算公式

R=F-2RMA-CT/2

其中: F-铸件的基本尺寸

RMA-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CT-公差等级

?F=36mm

?由文献[1]表2-4知RMA=0.7mm

?由文献[1]表2-2铸造方法砂型铸造手工造型,造型材料为化学粘结剂砂,知小批量灰铸体零件公差等级为11-13.查表2-3知毛坯铸件基本尺寸公差等级为CT=5mm

则毛坯尺寸 R=F-2RMA-CT/2=36-1.4-2.5=32.1mm

5

3)两端面的毛坯尺寸的确定

由文献[1]式(2-1)得端面机械加工计算公式

R=F+2RMA+CT/2

其中: F-铸件的基本尺寸

RMA-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 CT-公差等级 ?F=50mm

?由文献[1]表2-4知RMA=1mm

?由文献[1]表2-2铸造方法砂型铸造手工造型,造型材料为化学粘结剂砂,知小批量灰铸体零件公差等级为11-13.查表2-3知毛坯铸件基本尺寸公差等级为CT=5.6mm则毛坯尺寸R=F+2RMA+CT/2=50+2+2.8=54.8mm

2.毛坯图的绘制 见图1-2

图1-2 卡盘毛坯图

6

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粗基准选择毛坯图外圆面,孔的加工采用三爪子定心卡盘装夹。毛坯图外圆先加工一个端面,车出一个端面,再以这个端面为基准用自定心三抓卡盘装夹加工另一面。

2.2 工序顺序的安排

1)遵循“先基准后其它”的原则,首先加工零件的左端面和外表面。 2)遵循“先精后粗”的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3)遵循“先主后次”的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即左端面和外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即内孔圆面。

4)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先加工外表面在加工孔。

5)一般为改善工件材料切削性能和消除毛坯内应力而安排的热处理工序调质通常安排在粗加工之前进行。

2.3 加工表面方法的选择

1)两端面粗造度Ra3.2采用粗车-半精车。

2)圆柱外表面粗造度Ra3.2采用粗车-半精车。 3)Φ36孔内壁粗造度Ra3.2采用扩孔-精扩。 4)Φ75孔内壁粗造度Ra3.2采用扩孔-精扩。 5)螺纹孔采用钻孔-攻螺纹。

2.4 拟定工艺路线

在综合考虑工序顺序和加工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工艺路线如表2-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