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茶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泓域咨询MACRO/ 茶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加强渠道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参与“互联网+”行动计划,创建多元化茶叶市场营销格局,拓展市场新空间;六是行业协会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拓展服务范围、发挥服务职能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组织建设,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四)存在问题

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总体仍呈现出“小散弱”的格局,品牌是“软肋”、市场是“瓶颈”,企业规模有限、综合实力偏弱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经济效益与规模基础不相符,2015年我国茶园平均亩产为67.3kg/亩,较2010年平均亩产水平仅增长1.8%,较78.9kg/亩的世界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有规模优势做不大,有品质优势做不强,产业效益不均衡、标准化程度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有限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1、茶叶生产资源消耗度高,“绿色茶叶”仍存距离。茶园良种化程度虽有大幅提升但认证率偏低,有机茶认证茶园不足一成,茶园综合管理水平不高,针对灾害防治、土壤改良、综合管理等领域的服务机构数量和服务范围有限,茶园建设仍处于被动应付而非主动规划管理的初级阶段,部分茶园存在违规施用农业投入品现象,直接制约茶

泓域咨询MACRO/ 茶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叶食品安全水平提升。茶叶生产加工中,清洁能源普及度低,部分地区仍以烧柴烧炭为主,能耗高、污染重。

2、生产方式制约,资源利用率偏低。茶叶生产仍以名优茶为重点,原料侧重细嫩茶青,造成生产资源部分浪费,茶叶单产偏低而茶价偏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从种植栽培到采摘加工环节对劳动力依赖度高,仍存在家庭式、作坊式生产,茶叶机械化生产连续性差、全程覆盖率低,阶段性劳动力短缺现象严重。茶园现代化管理技术水平不足,缺少统一规划,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

3、产业延伸有限,结构单一。产业仍以常规茶叶产品销售为主要产出,产品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和服务业规模有限、延展不足、产能过剩缓解能力有限。现有的生产资源未能完全实现生产支撑向服务支撑的转化,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延伸有限,新型业态与整个产业互动性差,对产业支撑能力弱。生产跟风问题普遍,产品同质化严重、内部竞争激烈、区域间差异化不明显,现有资源优势开发和市场预判不足。

4、经营方式落后,社会化生产融入不足。经营方式未跳脱行业局限,社会综合生产资源引入力度不足、对产业提升贡献率低,对新资源、新技术、新模式的采纳和利用相对偏低。茶叶品牌影响力和拉动

泓域咨询MACRO/ 茶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作用有限,缺少专业化营销服务机构支撑,品牌价值释放度低。生产主体培育不足,虽已孕育了一批规模企业,但生产规模仍偏低、区域拉动能力有限。

5、科技贡献力有限,标准体系仍待完善。茶叶科技转化率低,科技研究与生产需求存在差异,科研成果在生产技术、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转化有限。茶叶标准体系不完善,茶叶生产、检测、销售等多个环节存在标准缺位现象。标准普及率低,与国际接轨不足,整个行业标准化建设仍有很大空间。生产信息化程度弱,产业“智能化”生产意识不足,市场信息指导生产结构调整的周期长、影响差。

6、国内市场产销脱节,结构性过剩显现。国内市场产能消耗能力不足,生产与消费脱节,部分地区生产调整不及时,适销产品结构性短缺,导致消费市场有效需求增长乏力。各渠道拓展能力有限、价值释放不足,市场空间差异明显,尤其是小城镇和农村市场,产品渗透率偏低,导致全国市场部分形成挤压,部分出现真空区域。渠道与市场综合管理能力有限,产品良莠不济,信息纷杂,行业诚信建设不足,损害消费者权益、影响市场消费热情。

7、出口低位徘徊,国际市场空间有限。受国际市场产品结构、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部分地区贸易壁垒等综合因素

泓域咨询MACRO/ 茶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影响,加之汇率调整和特种茶产品不断被周边国家仿制,我国茶叶出口量始终震荡不前,短期难以形成突破。传统出口企业受茶叶国际价格偏低、生产技术要求苛刻、成本不断增加、产品利润率有限等因素影响,国际贸易热情下降,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8、边销茶产销出现倒挂。由于中西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加之边销茶具有深厚的计划管理特点,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积极协调边销茶增值税减免、储备贴息、民贸定点贴息等政策优惠,为行业争取政策资金和税收减免政策,但仍不足以破解价格增幅过缓抑制产业发展的瓶颈。

三、茶叶产业“十三五”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步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正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增长速度方面,随着人们对产品服务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投资的相对饱和,加之外贸出口需求放缓,经济将有可能延续缓降走势。在产业结构方面,传统产业产能大幅超出需求,产品价格水平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难加大,投资意愿和能力不足,化解过剩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