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申报书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方案 建设规划 申报书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及时反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信息,逐步完善动态调控机制,构建责、权、利相结合的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和制度保障,保障校企合作长期健康发展。完善激励机制,强化师生自我监控意识,充分调动广大专、兼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建设思路

通过聘请省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和汽车服务行业专家,考察、遴选汽车服务企业技术骨干及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由本人申请并经单位同意后提交《青海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基本信息表》,确定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后,正式颁发聘书。制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章程和运行机制,形成指导专业建设规划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审定的学术团体。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完善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监控机制,逐步形成院、系、企、学生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完善激励机制,逐步完善动态调控机制,构建校企双方责、权、利相结合的保障体系;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和制度保障,保障校企合作长期健康发展。

3.建设内容

(1)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建设

借鉴首批国家示范校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功建设经验,聘请职业教育专家和汽车服务行业专家,遴选汽车服务企业技术骨干和职业学校骨干教师成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由职业教育专家1名、行业专家2名、企业技术骨干4名、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名,共12名组成。研讨及审议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主题研讨。

(2)工学结合机制、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条例》,依据学院《关于加强校企合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制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和管理细则(暂行)》、《企业轮岗教师管理细则(暂行)》、《实习实训

基地合作办法(暂行)》等相关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的一系列制度。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形成校企合作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发挥专业委员会成员各自优势,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教师轮岗、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校企合作开展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使专业委员会真正成为学院汽车工程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的桥梁和纽带。

(3)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校内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聘请汽车服务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系级督导小组,以系级督导小组监控为主,院级督导宏观调控,实行教学管理全程化、责权对等制度化、监控信息公开化、动态调控及时化的“四化”运行模式。依据学院《实训基地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文件,参考企业有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细则(暂行)》、《学生顶岗实习成绩测评办法(暂行)》、《关于学生顶岗实习意外伤害的管理规定(暂行)》、《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办法(暂行)》、《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实训、实习设备管理及维护规章制度》、《实习、实训耗材管理办法》等校本实训实习教学文件。规范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实训实习报告单》、《实训项目和考评标准》等资料。依据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制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质量校企评价细则(暂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实施办法(暂行)》等一系列教学监控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校外顶岗实习学习平台质量监控机制中,充分利用学院创新的 “顶岗实习管理监控平台”,根据企业的管理制度、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顶岗实习的特点及管理流程,加强专业教学与日常管理,促进顶岗实习的圆满完成和顶岗实习质量监控。见图1-6。

图1-6 顶岗实习管理流程图

(五)实训基地建设 1.建设目标

通过“学院自建、校企共建、企业(院校)捐建”等方式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新建汽车营销服务综合实训区,内含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接待、汽车衍生服务3个业务实训区(校中厂)及汽车营销服务仿真模拟教学室;加强生产性实训环节;扩建校内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汽车底盘拆装实训室;新建形体礼仪实训室和微格教学实训区,完善实训功能,建设其具有年接受校内外各种培训200人次的实训能力;为了满足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技能、顶岗实习等需要,在原有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重新调研、考察、遴选,按一般合作、重点合作、深度合作三种层次的模式,分年度建成区域分布合理,可接纳100~150名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28家校外实训基地。

2.建设思路

(1)根据售后服务市场专门化人才匮乏的实际,校企合作新建汽车营销服务综合实训区,内含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接待、汽车衍生服务3个专项业务实训区和一个汽车营销服务仿真模拟教学室,可以完成3种业务知识、单项操作技能、流程、典型案例教学,进行仿真实训教学,具有对外技术培训,开展社会服务等功

能。

(2)改善现有实验室设备技术性能,增加台套数,完善其实训功能,满足专业发展教学的需要,扩建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汽车底盘拆装实训室。

(3)为了加强学生商务礼仪的训练,新建形体礼仪实训室。 (4)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新建微格教学实训区。

(5)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在原有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重新整合现有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调研、考察、遴选,按一般合作、重点合作、深度合作三种层次的模式建设28家校外实训基地。

3.建设内容

(1)校企合作新建一个汽车营销服务综合实训区,内含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接待、汽车衍生服务3个专项业务实训区(效果图见图1-7、1-8、1-9、1-10),构建以业务实训区为基础的“校中厂”,功能示意图见图1-11。完全按企业标准建设,可以满足业务实训,典型案例教学,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能比赛等需要。此外,实训区内还建有汽车营销服务仿真模拟教学室1个(见图1-12),主要用于仿真实践教学。

图1-7 汽车销售业务实训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