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主题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号);

《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06年12月); 《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发〔2005〕65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

“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5.1.2 设计标准和规范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352-2005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14-037-2006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 GB/T50033-2001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给水排水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电气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建筑

5.2 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有关专家进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研究之后,其撰写的《可持续性建筑》一书中提到:建筑消耗50%的能源、消耗40%原材料、消耗50%的破坏臭氧层的化学原料、消耗50%的水资源、对80%的农业用地的损失负责。大力发展节能型住宅,住宅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能源和资源的投入量最小并得

XXI

到有效利用,使之达到资源有效利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建筑节能涉及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彼此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的联动效应。就建筑物本身而言,可以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供能和用能系统和设备的能效比等评价建筑的节能性。该工程项目结合以上节能措施,优化设计方案,可以有效的节约能源。该项目消耗种类为建材;主要消耗钢材、水泥、多孔砖。项目建成后主要耗用能源为水、电、太阳能、沼气、地热。

5.2.1 建筑能耗内容和构成

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电量,主要包括建筑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电气、炊事等方面的能耗,电气主要包括照明、电梯等。我国建筑能耗主要是采暖和空调制冷,约占三分之二。

表5-1我国建筑能耗构成比例

建筑能耗构成 各部分所占比例(%) 采暖空调 65 热水供应 15 电气 14 炊事 6 5.2.2 项目能耗指标 围护结构传热指数

围护结构传热指数是衡量建筑热工性能的主要指标,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项目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取值参照下表:

表5-2 国内外居住建筑标准中国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比较 单位:W/(m2.℃) 国家和地区 中 国 北京居住建筑 屋顶 外墙 0.45(四层及以下) 0.45(四层及以下) 0.60(五层及以上) 0.60(五层及以上) 0.8-1.0 0.16 0.20 0.19 1.0-1.5 0.35 0.20-0.30 0.32(内保湿) 0.45(外保湿) 外窗 2.80 2.5-4.7 2.0 2.0 2.04 夏热冬冷地区 (长江中下游建筑) 英国 德国 美国 (相当于北京采暖度日数)

XXII

瑞典(南部) 0.12 0.17 2.00 5.3 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本项目建筑热环境和能源系统的设计应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能源的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保证舒适、健康的室内热环境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降低建筑全年能耗;积极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与地热能),并提高采暖、空调等耗能系统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对能源的需求和对空气的污染,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3.1 建筑节能技术

该工程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选择和构造方案如下:

屋面:选用150mm厚水泥聚苯保温板做保温层,材料密度280-300kg/m3,屋面传热系数=0.60W/(m2.k)。

外墙:普通内墙抹灰,240厚粉煤灰烧结砖,外贴40厚聚苯板,外饰面系统涂层,外墙传热为k=0.77W/(m2.k)。

门窗:选用产品要求其抗风性能属标准GB7106第2级,空气渗透性能属标准GB7108第3级,雨水渗透性能属标准GB7108第4级,外墙窗均为塑钢双玻,其传热系数为k=2.56W/(m2.k),采用保温分户门,其传热系数为k=1.70W/(m2.k)。

楼梯间:普通内墙抹灰,240厚粉煤灰烧结砖,靠楼梯间一侧加抹20厚保温砂浆,其传热系数为k=1.67W/(m2.k)。

5.3.2 采暖系统的保温节能措施

园区供热将采用高热效率的地源热泵(热效率为80%)、高密度聚乙烯保温管(热效率达90%)、自力式流量控制器等措施,达到供热系统部分节

XXIII

能的要求。园区内热交换站采用变频循环泵和流量自动调节系统,可根据设定的流量极值和室外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流量。园区内管网敷设中,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直埋保温管,有效避免了在管网传送中的热量损失。

供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双管式。系统布置简单,水路通畅,安装检修方便。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各组散热器的单独调节而不影响其他散热器的热力工作情况,并为将来安装热表计量收费创造了条件。每组散热器进水管安装丹佛斯温控阀。该阀门可随室外气温变化自动调节室内温度达到恒定温度,克服了双管系统垂直失调的弊病。采暖系统按单元设置,各热力出口均安装差压控制器。可避免水力平衡调节的困难,并为外网自动调节创造条件。房间散热器选用铝合金暖气片。

5.3.3 建筑节能技术、材料、工艺的应用

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地下室地面及外墙采用聚氨脂涂料防水技术;排水管采用UPVC管件;水嘴采用瓷片水嘴;坡屋面聚苯板保温技术;屋面防水全部采用SBS防水做法;塑钢门窗采用单框双层中空玻璃;单元分门户采用高档实木及钢制三防门;楼道照明采用红外线光控开关;楼梯间入口采用防盗对讲系统;燃气采用PGM2.51磁卡燃气表;电表为DDY-17磁卡电表;水表采用ZS-2远程控制装置;GRC隔墙板、硅美轻质隔墙板应用技术;变压式通风道;采用高效有机硅厨厕防水技术。

5.4 节水措施

根据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选取给水用水定额。

通过调查收集和掌握准确的水压、水量及供水可靠性的资料,为合理设计给水系统、利用供水压力提供依据。

XX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