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_A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_A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请开始答题(56~60题):

56.利他行为:指人们出于自愿、不指望任何报酬的帮助他人的行为。 下列属于利他行为的是( )

A.小张营救失足落水儿童余某,事后希望余某家人付给其报酬 B.小李制服企图抢劫的歹徒。事后,单位奖励他人民币5000元 C.战士小李十年如一日,坚守边疆,荣立三等功

D.丁某发现自己家中失火,迅速拨打119,并协助消防人员灭火

【解析】B。A项有报酬的要求,所以不符合定义;C项驻守边疆是战士的职责,非利他行为;D项是扑救自己家的火灾,是自助行为。

57.角色压力:指在组织或一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因有不利因素干扰角色任务的动作,致使个人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

下列属于角色压力的是( )

A.职场女性赶时间上班,赶时间买菜、做饭,还得抽空和家人联络感情等等,总是觉得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

B.小李上班不想家务事,回家也不想工作,工作生活两不误 C.银行要求职员对顾客笑脸相迎,但有些人感到很难做到

D.张教师最近教学任务繁重,出版社又向他约稿,他忙得不亦乐乎

【解析】A。A项是职业女性在工作、生活和家庭三种角色间转换引起的矛盾处境,符合题意。B项”工作生活两不误“没有体现出困境;C项没有指出存在不利因素;D项没有体现无所适从。

58.精神磨损:指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贬值。 下列属于精神磨损的是( )

A.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使用年限为10年,但是由于高效率使用,仅仅两年,一些主要部件已经需要更换

B.找到新工作后,小陈购买了一台价格昂贵的手提电脑。仅仅过了一年,该电脑虽然保养如新,但是已经不值多少钱了

C.老蔡是一位远近知名的质朴木匠,对于电刨、电锯,就是觉得不顺手,因此他帮人家打家具时所用的刨、锯等木工用具仍然是传统的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D.某企业进口了一套最先进的冶炼设备,但由于技术人员积极性不高,致使这些进口设备的效率并没有充分发挥

【解析】B。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产由于科技的进步而引发的贬值情形,B项电脑的贬值即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A项是由于使用率高引起的磨损,不属于精神磨损范畴。

59.虚假安全:指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大脑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问题;而在接近成功状态下精神越来越放松,顿时有了安全感,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

下列属于虚假安全的是( )

A.一些唯利是图的中介机构,暗示、提醒、协助高危企业炮制虚假材料,骗取安全生产许可证

B.利空出尽是利好,许多股票都会在出了不尽如人意的年报后走出一波蓬勃向上的行情

C.高考前,小李总觉得睡眠不足;可是高考结束了,小李却经常睡不着

D.在热电厂这种特殊行业,在用电高峰期、恶劣天气下,一般不会出现人为误操作的事故;但在平时,事故却是屡见不鲜

【解析】D。D项指出,热电厂在特殊情况之下,一般不会出现人为事故,而在平时放松状态下,反而容易出问题,符合虚假安全的定义。

60.病态怀旧心理:总是沉溺于对过去的追忆,不厌其烦地重复叙述往事和过去的环境、条件。

下列不属于病态怀旧心理的是( ) ...

A.小张换了新单位后,总是抱怨现状,总是说原单位多么多么好

B.依恋过去的经历,过分看重过去的功绩,把所获得的奖状、勋章、奖品保存得完美无缺,时常追忆当年那辉煌的经历

C.依恋过去的友人,难以结交新朋友,个人交际圈难以扩大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析】D。前三项均是沉溺于过去的行为,而D项是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感,不属于病态怀旧心理。

(二)多定义辨析。先给你多个概念的定义,然后给出多个典型例证,要求你从中选出最符合定义的典型例证。注意:假设这多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某一典型例证......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至多只与某一定义对应。 ..........

定义:

①正当防卫:指为了使国家、公共财产、本人或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②犯罪预备: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③过失犯罪: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典型例证:

(1)赵、王二人素有仇怨,一次他俩因口角争执进而发生武斗,赵被王所伤。 (2)李某在回家途中,发现一个大孩子正在欺负一个小孩子,小孩子在痛哭求饶,李某于是走过去狠狠打了大孩子一个耳光。

(3)仲某欲杀钱某泄愤,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仲某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 B.1 C.2 D.3 【解答】正确答案是A。 请开始答题(61~65题): 61.定义:

①赡养:晚辈亲属对长辈亲属的扶助和供养。

②抚养:长辈亲属对晚辈亲属或兄、姊对未成年弟、妹的扶助和供养。 ③扶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 典型例证:

(1)小张因失业没有收入,现由小张的弟弟为其无偿提供住宿和生活费用。

(2)出租车司机老李除了提供家庭日常生活费用外,还供养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整天忙得乐呵呵的。

(3)对于地震灾害中失去双亲的未成年孤儿,由政府提供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费用。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C。典型例证(2)与“赡养”对应,典型例证(3)与“扶养”对应。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62.定义:

①自我意识: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

②原意识:指由动物(特指猿群)进化而来的适合人类个体生存的基本感知。 ③显层意识:指个体在人类群体(社会)中受到教育的感知结果。 典型例证:

(1)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2)智能机器人能够具有基本的光感、热感和电磁感。 (3)学生认为老师非常爱他们。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解析】B。典型例证(1)与“显层意识”对应,其他均不对应。 63.定义:

①接近权: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观点的自由权利,实际上是通过新闻媒介而实现的表达权。

②更正权:指当与己有关的报道出现错误时,当事者拥有要求同一传媒予以更正或登载反驳文章的权利。

③知晓权:指公民能够不受阻挠地理解国家政务信息的权利,也指公民接近大众传媒产业及军事产业、公害产业所拥有的信息的权利。

典型例证:

(1)很多媒体鼓励受众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或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新闻性、文艺性、学术性作品等等。

(2)何某被误抓后释放。在被关押期间,电视台应公安局之邀将此事制成新闻播放。为此,何诉至法院,要求电视台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

(3)小张在高考中落榜,他强烈要求了解高考命题,阅卷的详细程序及具体人员。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