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春风——春天——大自然

《登鹳雀楼》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二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三讲授新知

四1.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对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电脑屏幕显示生字) 3.同桌互相检查,质疑答疑

(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老师来读。

(2)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播放古诗画面,配合音乐,学生评议。)

(3)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诵,仔细地想象登上鹳雀楼时看到的壮观美丽的景象。(放录音)

(4)你想用什么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小组可以商量一下。(学生可以采取任何方式来表现,如:朗诵、表演、绘画、语言描述。) (5)让我们再次登上这美丽的鹳雀楼,感受一下当时的壮观景象。(屏幕展 (6)诗人王之涣站在鹳雀楼上,气势磅礴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吟诵这首小诗?生:(体会朗诵,练习背诵)

(7)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默读、自由读、赛读、全班齐读) 课堂小结

(1)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连大诗人王之涣也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 老师想再考一考你们,我这里有几首五言诗句,也请你仿照今天学的这首古诗的节奏来试着读一读,好吗?,(自由读古诗)

(2)你们读得真棒!希望你们也像诗人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把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教学反思:

《七步诗》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谁来说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今天我们将要赏析的这首诗三国演义的故事。谁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和诗名吗?(板书题目及作者) 2、解诗人及创作经过。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2)请学生介绍这首诗创作的经过。 二﹑学生自学古诗。 1、(出示幻灯片——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认读生字 ,正音。

2、放声朗读这首诗。(自读、互读。) 3、学习向导:(跟随“学习向导”自学本诗。) (1)读一读《七步诗》,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班讨论交流。

(4)选择喜欢的形式进行汇报。

4、给足自学时间,指导学生按照“学习向导”进行学习。 三、组织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七步诗》,学生看、听、思考,这首诗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按照“学习向导”中问题的顺序,依次进行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再次出示多媒体课件——“学习向导”) 3、(学生充分谈,教师随时进行朗读指导。) 甲组:汇报诗句的意思。

拿来豆子煮豆羹,滤掉豆渣成为了豆汁。豆秸锅下燃得旺,豆子锅里哭啼:咱们本来是同一个跟上生,你为什么迫害我这么急!

乙组:主持开展“考考你的理解力”环节。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丙组:以朗读作为主要的回报形式。 汇报的形式力求多样……

4、教师参与环节:同学们设计的汇报形式真是太精彩了!我也想借此机会出几道题,考考大家。(出示多媒体课件——练一练)

练一练:

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5、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步诗》全诗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长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锅下燃烧的豆秸,比喻诗人的哥哥魏文帝;锅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诗人自己。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排挤斗争的残酷现实。)

6、带着这种感情再次朗读古诗。 (朗读指导) 四、拓展创新训练。

1、教师导语;这首诗中蕴含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为曹氏兄弟为了争夺王位而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做法而惋惜,更使我们深深地同情曹植的不幸处境。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兄弟姐妹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发言)播放歌曲片段《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今天让我们运用我们的智慧与才能重新演绎这个故事吧! 2、学生分头准备。

3、进行汇报表演,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预习《出塞》。 板书设计

七步诗 曹植

豆 豆秸 (曹植) (曹丕)

相煎何急

教学反思:

《梅花》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读中感悟,体会梅花的特点,感受梅花的美。

3.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各心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和诵读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欣赏梅花的品格。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2.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3.画中延伸,体验学习后的满足和成功。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情景

1.教学开始把学生带入四季花这个特定的情境中,感受花的美。

2.引出梅花。接着请学生欣赏雪中的梅花,让他们直观的感受雪花飞舞,寒梅独放的情景。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朗读古诗

1..以读为主线,设计了初读、再读、领读、细读等几个环节让学生诵出感情

2..诵出节奏,诵出诗意。

三、 欣赏梅花图片,在画中感受梅花的特点,体验梅花不畏严寒的品格。 四、背诵古诗

五、理解诗意,体会梅花的特点,学习梅花的品格。 六、作业: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