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知识点梳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初中数学知识点梳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方程与方程组

无理方程:通过平方、换元求解,最后必须验根有理方程

分式方程:通过去分母、换元求解,最后必须验根。

去分母

去括号

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移项

方程 合并同类项

有理方程 系数化为1

整式方程 直接开平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配方法

公式法 因式分解法

一元高次方程解法:通过因式分解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元二次方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消元法 →一元一次方程

加减消元法 三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消元法 →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组 加减消元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

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用代入法转

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二元二次方程组→ 由二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其中一个可以转化为两个二元一次

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b2-4ac)

△>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判定 △=O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

(1)不解方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 应用 (2)根据系数的性质关系确定根的范围

(3)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

内容 x1+x2=-b/a (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c/a

已知一根求另一根 运用 已知两根求做方程

不解方程求与两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

已知两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

9

(1)审题,设未知数 (2)列代数式

步骤 (3)列方程(组)

列方程解应用题 (4)解方程(组)

(5)检验

(6)作答

(1)行程问题

(2)工程问题 (3)数字问题

常见类型 (4)增长率问题

(5)利润、利润率问题 (6)利息问题 (7)面积、体积问题 (8)浓度问题 (9)其他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已知未知要分离,分离方法就是移,加减移项要变号,乘除移了要颠倒。

●列方程(方程组)解应用题

基本概念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指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2)“设”是指设元,也就是设未知数。

——直接设未知数.题目求什么就设什么为未知数(可设为x、y等),注意有单位要带单位。

——间接设未知数.对于一些应用题,如果直接设所求的量为未知数,可能不容易列方程,这时可以间接地设一个或几个与所求的量有关系的量作为未知数,进而再求出所求的量。

——设辅助未知数.如果前两种方法都行不通,便可设某个量为辅助未知数。辅助未知数仅作为题目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桥梁,一般情况下解方程时也不需求出这个量。 (3)“列”就是列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步骤。一般先找出能够表达题目全部含义的一个或几个相等关系;然后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就得到方程; (4)“解”就是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验”就是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有意义(包括分母不为零和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10

(6)“答”即写出答案。

◇列方程的分析方法

(1)译式法:即将题目中关键性的词语译成相应的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

(2)列表法:①如甲乙二人等等、调动前后、加水前后等;②像行程问题、浓度问题、工程问题、劳力调配问题等,都可用表格法进行分析。 (3)图解法: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常见应用题

(1)行程问题等量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s=vt);速度=路程/时间(v=s/t);时间=路程/速度(t=s/v)

常见的行程问题有相遇、追及、环行、水(风)流四类问题。 行程问题种类 相遇问题 等量关系 两者行程之和=相距路程; 若同时出发,相遇时所用时间相同 追及问题 快者与慢者所用的时间差=慢者多用的时间 同时出发,追及时间相等,快者路程=慢者路程+相距路程 环行问题 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者行程之和=环行周长(第一次相遇) 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者与慢者行程之差=环行周长(第一次相遇)(n次相遇路程为n倍环行周长)。 水(风)流问题 顺速=静速+水(风)速;即V顺=V静+V水; 逆速=静速-水(风)速;即V逆= V静-V水; 水速=1/2(顺速-逆速)即:V水=1/2(V顺-V逆) 单位要统一 注意事项 (2)工程问题:常常以工作量为基础得到相等关系(如各部分工作量之和等于整体1等).

基本概念 一件工作需要n小时完成,那么l小时的工作效率=1/n m小时的工作量=工作效率×m=m/n 全部工作量=工作效率×n=n/n=1

等量关系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备注 11

(3)数字问题:

种类 当量关系 数学表达式 x-1,x,x+l 备注 x≥1是自然数 n-1,n,n+l 每一个数比它后面相邻的那个数小n为整数 连续自然数 每一个数比它后面相邻的那个数小l,或每一个数比它前面相邻的数大1 连续整数 连续奇数 连续偶数 2k-1,2k+l,2k+3 k为整数 k为整数 2,或每一个数比它前面相邻的数大2 2k xy表示为:10x+y;yx可以表示为10y+x 两位数的代数式表示法 三位数的代数式表示法 abc表示为:100a+10b+c,cba表示为100c+10b+a 四位或四位以上的多位数 abcd=l000a+100b+10c+d若记bcd=x,则abcd=l000a+x; 若记ab=x,则abcd=100x+10c+d abcde=10000a+1000b+100c+10d+e; 若记bcde=x,则abcde=10000a+x;bcdea=lOx+a (4)增长(降低)率问题:

增长(降低)率=增长(降低)量/原产量×100% 或增长(降低)数/基础数×100% 实际产量=原产量+增产量;

单位时间增产(降低)量=原产量×增长(降低)率: 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降低)率];

最后产值b=a(1+x)n其中a为基数;x为平均增长(降低)率;n为增长(降低)的次数。 (5)利润、利润率问题: 利润=售价-进价

备注:毛利润=售价-进价;

纯利润:售价-进价-其他费用;(一般题目没有直接提毛利润或纯利润) 利润率=(利润/进价)×100%=[(售价-进价)/进价]×100%. 几点说明:

1、利润、利润率问题要弄清公式,理解售价、进价、利润之间的关系。

2、定价又称标价,指标在商品上的价格;定价往往大于进价,有的高出进价几倍;进价称成本价,指商家进货时的价格,此价格一般不为顾客所知;

3、打折实际上就是按定价降低某个百分点出售给顾客,打x折,按lOx%出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