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名校试卷合集)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20份word文档合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上海市名校试卷合集)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20份word文档合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寅格不是戏剧界人物,D“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长谈十八小时”与文章内容不符,E“只有”“才能”曲解作者意图

8.答案:1.丹钦科对创造新的戏剧艺术热忱的感召。焦菊隐在翻译丹钦科《回忆录》的时候,深深地为他的精神和力量所折服,下决心走上一条艺术创新的新路子;2.“创造新的戏剧艺术”是焦菊隐多年的梦想,也曾是很多前辈的理想,他立志用毕生的经历完成这一夙愿。

9. 答案:示例一认同这个说法。焦菊隐一生都没有学会圆滑,世故和宽容,他的刚愎给他带来无尽的麻烦,他桀骜不驯地性格决定了他的悲苦多于欣喜的戏剧人生。附带“现实人生例子”言之成理,“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示例二不认同这说法。焦菊隐桀骜不驯,张扬个性的品格虽然给他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也成为他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他在最为艰苦的时候毫不气馁,执着地探索着艺术创新的道路,最终“像殉道的教士一样”创建了北京人艺,完成了生命中最伟大的突破。附带“现实人生例子”,言之成理,我们的人生之路不也是如此吗? 四.

10. C(原文标点为“学颜首请振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黜懦将数人,创平阳堡以通两河,移游击于正安堡以卫镇城,战守具悉就经画。”) 11. B(“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12.D(“并下令逮捕袒护王杲的赵完”错,应是皇帝下令逮捕赵完)

13.(1)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得分点:“卓荦倜傥”“识” “见”各1分,“人未之识也”句式1分,句意1分)

(2)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得分点:“却”“伸” “苟”“罢斥”、“主”各1分,)

张学颜,字子愚,肥乡人。考中嘉靖三十二年进士。辽地巡抚李秋被免职,大学士高拱想用张学颜,有入怀疑张学颜(的能力),高拱说:“张先生卓越出众,人们还没有了解他,把他放到复杂环境中,(他的)杰出的才能就会显露出来。”侍郎魏学曾稍后到达,高拱迎接并问:“谁可以担任辽地巡抚?”魏学曾思考很久,说:“张学颜可以。”高拱高兴地说:“相契合了。”于是把张学颜的名字呈上去,升任右佥都御史,任辽东巡抚。

辽东镇边界长二千多里,城寨有一百二十所,三面与敌人相邻。官兵七万二千人,每

月供给大米一石,折合银子二钱五分,马匹冬天、春天供给草料,每月折合银子一钱八分,即使年成好也不够维持几天。从嘉靖戊午年大饥荒,三分之二的士兵、马匹逃走死亡。前任巡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安抚集聚,没有恢复全盛时期的一半。接着由于饥荒、旱灾,饿死的人很多。张学颜首先请求救济,充实军队,召回流亡迁徙的百姓,整修兵器,购买战马,严明赏罚。罢免几个懦弱的将领,创建平阳堡来沟通两河,把游击巡逻之军迁移到正安堡来保卫镇城,进攻守卫全部加以经营谋划。

建州都督王杲因为向投降的人索要财物而没有得到,就进入抚顺抢劫,守将贾汝翼指责他。王杲更加恨了,约了各部落做强盗,副总兵赵完指责贾汝翼挑起事端,张学颜上奏说:“贾汝翼拒绝王杲赠送礼品,惩罚王杲违抗命令,实在是伸张了国威,(贾汝翼)如果因为这个而被罢免,这是升降边将都由敌人主导了。我认为应该命令王杲送还俘虏掠夺去的人和物,否则调兵剿灭他,不要姑息而积下祸患。”赵完害怕,赠送金貂给张学颜,张学颜揭发他,皇帝下令逮捕赵完,而发布命令给王杲,按照张学颜的计策办。各部落听说大军将要出动,都逃窜藏匿在山谷。王杲害怕,十二月约了海西王台送还俘虏、物资讲和,张学颜因此安抚他。

当时张居正掌握国政,认为张学颜精于心计,十分倚重信任他。张学颜写了会计录用来查考核算出纳。又上奏一条条详细地测量土地的条例,处理两京、山东、陕西功臣皇族的庄田,清理超额、脱漏、假借各种弊端。又贯彻到全国,获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多万顷。百姓穷困赔钱亏累的,用湖陂赋税来抵偿。从正德、嘉靖耗费亏空以后,到万历十年,被认为最富裕,张学颜出过力。

张学颜八次上疏请求退休,朝廷允许他退休回去。在家中去世。

14.答案A(不是直接,而是侧面)D (“全诗用梦境”错,最后一联不是梦境的刻画) 15.答案同:都表现出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分)两诗都谈及农事(话桑麻)。(1分) 异:方诗侧重表达诗人对自由隐居田园生活的向往,闲适中含有政治失意的苦闷。诗人只能在梦中想象在黄叶、药草环绕的屋舍里就着青灯围着火炉与朋友谈 论农事的情景,透露着几分失意苦闷。(2分)而孟诗侧重表达诗人的悠然、闲适、愉悦。故人打开轩窗,扑面而来的是一片打谷场和菜圃,两人把酒言欢共话桑 麻,展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以及身处其中的安适。(2分)

16.(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何陋之有?

五.17. (答案D)

18. 答案:D A表意不明,“其他学校领导”可以理解为“本校的其他领导”,也可理解为“其他学校的领导”。B成分残缺,删去“由于”或“让” C搭配不当,改为“受到了观众的如潮好评”或“观众好评如潮”。 19. 答案:C

20. 答案参考:①“互联+”早已是一个热门名词 ②但实际上 ③而像快递员送外卖(可以例举类似的)也算是的话。

21. 答案: 老人家,您可以先领一份申请书,按照上面的要求准备好案件情况说明和家庭收入证明,然后把申请书和证明材料交回援助中心审查,如果您的案件情况和经济情况符合援助条件,我们中心就会为您指定援助律师。(流程完整清晰,语言流畅,礼貌得体。 六 22.写作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世界属于流动,唯“一切皆变”的规律才能永恒。就中国诗歌而论,从《诗经》而《楚辞》,从律绝而曲令,从旧体诗而新诗,留下的正是流动的轨迹。任何一个时代的中国诗歌总是在对自己时代新的审美精神的最大适应中获得出世权,中国新诗亦如此。

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郭沫若的自由诗宣告了“诗体大解放”的最初胜利。“诗体大解放”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其实,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胡适就自称《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是从古诗那里取用的。

传统是具有神圣性、社会性、广泛性、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现象。任何民族的诗歌都不可能完全推开传统而另谋生路。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然而,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又会造成诗的差异。大而言之,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从来不同。因此,西方诗与东方诗也有很大不同。

把话说得更远一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也有颇大差异,无论是二者的诗学观念、诗学形态,还是二者的发展之路。西方诗学推崇戏剧,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西方诗学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东方诗学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西方诗学运用纯概念,东方诗学运用类概念;西方诗学滔滔,东方诗学沉静等等。

中国诗歌有自己的道德审美理想,有自己的审美方式与运思方式,有自己的形式技巧积淀。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自然,中国新诗也处在现代化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只有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传统才可能在新诗中生存、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