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总论笔记完全版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传播学总论笔记完全版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传播学总论》笔记Luna

我们简要地把信息加工问题分为三组

①对刺激或议题的归类(categorization):如对用语、概念、隐喻和标题的选择 ②与事件有关的信息的选择(selection):如“符不符合上司的意图” ③作为推论和行为之基础的信息整合

关于整合中出现的误差:错觉性关联(illusory correlation) 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四)受众的能动性概念 1、满足(contentment)

受众因各种各样的动机使用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被称为“使用与满足”理论。

2、选择性(selectivity)

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宣传研究。

人们选择性地找出与他们已有态度和信念相一致的信息,并避免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信息。 海曼&希斯利总结:在接受过程的各个环节:接触、注意、感知、理解和记忆中都有选择性行为。 但有些证据表明,某些情况下,人们反而更多地关注与自己有差异的信息。

3、注意(attention)

受众能动性中最显而易见的形式就是注意,也就是大脑注意力的集中。

高度的注意能使人从媒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注意力的作用,有时与媒介接触程度有关。

4、媒介形象(media image)

影响了受众如何使用媒介以及得到那些内容,如媒介的可信息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 麦克劳发现,媒介形象有四方面内容:

①新闻塑形(patterning of news):即认为新闻相加在一起构成了世界的一副全面的图画。 ②内容的消极方面:即认为新闻使枯燥的、煽情的、以坏消息为主的、带有报道者偏见的。 ③依赖和控制:即往往认为媒介结构在协调和控制方面是霸权的,人们对于媒介过于依赖。 ④特殊利益:即认为媒介代表了特殊利益,同时也为自己谋取特殊利益。

5、信息加工策略

在人们处理“信息流”以防止被过多信息淹没的使用策略方面,也能发现受众的能动性。 我们通过一下两个假设对这种策略加以辨别:

①个体通过自我陈述能对信息加工过程加以控制和描述 ②这些策略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

另一种策略行为的研究确定了受众新闻信息加工过程的三个方面:

①选择性浏览;②主动加工(对信息做再三理解);③思维整合(reflective integration)

33

《传播学总论》笔记Luna

(五)过程、模式及分析层次

有一组在媒介接触发生之前即影响媒介效果的条件(即被控制的第三种变量):

制约性条件(contingent condition):如对寻求政治信息的动机不高(影响议程设置功能) 辅助性条件(contributory condition):如接触前处于愤怒状态(导致攻击行为)

条件性变量也有可能在媒介接触之中及媒介接触之后产生干预作用,它或是代表了一种由接触引发的内在认识过程,或是一种社会作用。

媒介使用与条件性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多重形式,需要复杂的模型对条件性效果进行系统的考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同O-S-O-R这个模式:

O:整个结构的、文化的和认识的因素所构成的接收环境对媒介受众的影响 S:或是不连续的微观刺激,或是排列在一起直至宏观讯息系统的单元概念 O:在收看环境中讯息接受与受众反应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即接收与反应的关系 R:指反应,但时间跨度更大了,在范围是既包括社会后果也包括个人变化 该模式意在强调:信息接受、理解中认识过程的重要性,并对反应做出具体的说明。

二、批判者严重的媒介效果 1、批判学派的批判

①媒介效果研究建立在刺激-反应这一学习理论上,只局限于两个变量(媒介刺激和效果),没有中介。 ②在研究取向上过于个人主义,在方法上又有简约主义的缺陷,盲目指责个人在知识和参与方面的欠缺。 ③过分局限于“劝服”这一种效果类型的研究,其他效果被大大忽略了。

④最根本的问题是:媒介效果研究被认为在性质和意图上全都是行政管理的。研究的正当性与市场性和政府政策联系在一起。

⑤低估了大众媒介的效果,看不到积累的、延迟的、长期的、隐性的媒介效果

2、文化研究的批判(加上了更多主观主义的色彩)

①最基本的一点:指责媒介效果研究在论及变量及其效果时使用了不恰当的术语和因果模式。

②媒介效果研究受一种过时的实证主义哲学的局限,反映的是“行为主流霸权”。所谓对物质的可观察的特征的关注、没有变化以及经验主义的科学举证,都是效果研究和整个社会科学的致命缺陷。

③传播媒介只关注孤立个体的有限变量,对受众进行人为分割,舍弃受众人性的一面,把受众从文化中分离出来,忽略了重要的文化变量。

④研究过分强调讯息,夸大媒介效果,把讯息简化为具体心理刺激,把注意力放在现行的容易被操纵的特征上。

3、行为科学的批判(最为激烈)

①认为效果研究的经验性结论并不能支持其号称的强大的媒介效果。

②从媒介的动机性质来看:“以媒介为中心”的效果研究人员由于把信息生成过程的宏观概念和效果的微观概念混为一谈,而导致理论上的断裂,造成对媒介的模糊认识,没有对“刺激”做具体说明。 ③对方法论的批评:指责效果研究中研究设计的薄弱,缺乏全国性的样本以及没有采用最佳统计程序,其合理性值得怀疑。

34

《传播学总论》笔记Luna

三、当前媒介效果研究取向的主要特征

1、最为显著的共性是:把对受众的关注放在首位。

2、对影响的具体说明,无论是根据各个抽象层次分析单元中受众的变化,还是防止其发生变化, 这种影响有多重形式:心理反应的变化,个体受众在态度、认知、行为方面的变化,以及各种形式的集体性变化。

3、关注特定的现象、形式或内容生产影响或效果的信源的属性,以及媒介讯息系统、单个媒介、内容类型或个人讯息的属性。

? 虽然批判学派和文化研究对媒介效果研究的批评都表现出历史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但它们对媒介效果研究的有些指责也不无道理,主要概括为三点:

①媒介效果理论中的个人偏见主义(大多把个体作为首要分析单元,较少关注社会系统) ②在讯息生产方面缺乏系统的联系(应把受众接受和媒介生产联系起来) ③效果研究中如何充分地体现媒介内容中的变量(大部分只是通过假设和推论) 全然不顾文化背景、话语权的作用(文化研究、话语研究给予启示)

四、效果研究的未来趋势

21c 新型电子媒介的出现挑战了传播理论以及现存的媒介产业,但一些既有的理论与研究框架可以轻而易举地用在这些新媒介身上。

适用于新媒介的旧理论框架:

社会整合与社会结构、政治经济途径、整合性的论题、全球化、科技决定论、去大众化。

另一方面,忽略新媒介潜能发展和应用的不确定性是不明智的。新媒介极易产生与旧媒介相当的独特的社会及文化影响。目前的理论机制仍有不足和缺陷,如果仓促地将新发展纳入旧框架,就可能漏掉一些使传播与社会转型的因素。

一些修补或延伸既存框架的理论:

①发展出关于“信息社会”或“网络社会”的概念。

②必须检视由某些新媒介特质所提供的自由:是否还是与旧媒介一样受相同的管制,甚至成为更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

③探寻在技术层面外,新媒介的互动性可以进行到什么程度

④在缺乏面对面接触和其他社会支持的情况下,新媒介是否真的比旧媒介更能发展有意义的社会关系。 关于新媒介的新理论议题包括:

资讯社会、社会与传播网络、自由或控制、互动性、使用经验、责任与信任、新的批判理论等

【补丁】对网络传播一些基本理论的再思考(论文)

1、“议程设置”理论作用的减退 2、“把关人”角色的转化 3、“沉默的螺旋”与网络匿名的悖论 4、“教养理论”在网络中走得更远 5、“知识沟假说”在网络上作用的扩大 6、网络需要责任,网络需要法制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