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总论笔记完全版3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传播学总论笔记完全版3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传播学总论》笔记Luna

“过滤条件”:指宣传活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障碍,阻碍信息流向整体的或特定的受众,包括: ①宣传来源的社会地位,宣传活动的类型,受众接触宣传活动的程度

②目标受众对于宣传活动的感知和注意力的多少也很重要

总的来说,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政治和商业领域,宣传活动都已经变成高制度化的了,而且也产生了系统化的宣传技巧。同时,大众媒介被认为是成功宣传的要素。

【案例及实证研究】

①美国在二战期间鼓励家庭妇女出来工作,并在战后又通过宣传活动提醒她们应该“恰如其分”地扮演原本的角色了。

② 1991 “海湾战争”:这场战争中,世界各地的受众连续不断地接受着来自这个冲突中各方面的“宣传攻势”,可以说是一场“世界民意的总动员”。

6、知识沟假说(见第十一章)

7、谣言(rumours)

定义:是指非正式(非官方)的、未经认可的话语,是某个传媒系统中历经若干发展阶段而为家证实的信息的最终结果。

基本特征:信息接受者并不考虑它是否准确,因此力图将这种信息传播到某个社会网络的下一个环节。口头传播是最常见也是最适合谣言传播的方式,但从效果看,大众媒介传播的影响要广泛、深刻得多。

分类(从造谣者动机角度):牢骚型谣言、攻击型谣言、宣传型谣言、误解型谣言

当人们的某些愿望得不到满足是,就会产生埋怨之感,表现出来的埋怨主要是牢骚,这种牢骚如果是直接针对埋怨对象,就是斥责、诉苦;但若不是直接面对埋怨对象,就很容易转化成为谣言。

攻击型谣言有着很明显的目的性和对象性,造谣者在造谣之前就已经认真研究了攻击对象及其所在环境的情况,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某种谣言,以此来达到伤害攻击对象的目的。

宣传型谣言是造谣者为了实现某种积极的政治性、社会性目标而编造的谣言。 8、恐怖主义 【理论概述】

恐怖主义是一种古老的政治或社会现象,从历史根源上看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与古代相比,现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发展更加迅速。

从理论基础来看,当前恐怖活动的特征不是以往的“输出革命”,或者“左翼”、“右翼”的极端理论,而是以民族分离、宗教极端主义以及反全球化浪潮作为其主要的理论来源。

从恐怖行为的特征来看,许多恐怖主义的暴力是事先安排的,不仅具有威胁性,更是由某位为了政治目的(间接地)运用媒介的人所操纵的,引发公众的恐惧与警戒,借以对政府产生压力。而恐怖主义的成型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归因于大众媒介对恐怖主义的报道,即“宣传的氧气(oxygen of publicity)”的刺激。

【实证研究】

①“以色列枪(Irgun)”,巴以问题

② 9·11事件,大众媒介常常无意间成为恐怖主义免费的宣传员。

25

《传播学总论》笔记Luna

9、结构现实 【基本观点】

人们进行传播是为了解释事件并与他人交流,于是通过传播现实得到社会的构建。现实的社会性建构是我们这个世纪一个重要的知识领域。

现实的社会性建构(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这一思想最早体现在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身上。一言以蔽之,我们的意义和理解产生于我们和他人的交流过程之中。这是一个深深根植于社会学思想的关于现实的概念。

媒介的框架就是进行选择原则,即强调、揭示与表述的符码。媒介生产者常使用它们建构媒介产品与话语,不管是文字的还是图像的。这种背景下,媒介框架能够使新闻工作者在纷繁错综、常常矛盾的大量信息中进行迅速儿理性的加工与“打包”。因此,在对大众媒介的文本加以编码的过程中,这些框架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制度化环节,而且,在形成受众的解码活动上还可能发挥某种关键性作用。

【理论研究】

①阿尔弗雷德·舒茨(Alfred Schutz):日常生活不是私人世界,而是与周围人共有的主体间的世界。 ②彼得·博杰(Peter Berger)&汤姆斯·拉克曼(Thomas Luckmann):《现实的社会性建构》。 ③社会学家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制造新闻》,新闻使社会现状合法化了。 ④朗氏夫妇(Lang & Lang):媒介试图从令人不满的素材中再造出对该盛大仪式的原有期待。 ⑤媒介对1968年伦敦大规模反越战示威报道:受众感知符合电视框架,不太符合真实状况。 ⑥哈特曼(Hartman)&哈斯本(Husband):缺乏相关经验的儿童会采纳主流的媒介定义。 ⑦吉特林(Gitlin):媒介按照自身需要的方向,为学生运动塑造了形象。

研究显示:媒介对现实的建构具有隐藏的偏见,这些偏见发源于现实生活中,并对媒介逻辑地适用。

(注:第十一章,效果研究的新方向:“对真实的社会构建”)

26

《传播学总论》笔记Luna

? 文化效果

文化是某种集体和他人共享的东西(没有全然的个人文化)。随时间的演变,文化具备动态的连续性,传播是文化最普遍和最根本的属性。

要从三个观点出发来观察文化:

①人:具有文化意义的媒介文本的生产者,或“文本的诠释者”

②物:即文本,文化制品,如电影、书籍、报刊等,或它们的符号形式及可能的意义 ③人类实践:研究媒介产品制造者或媒介使用者的实践

1、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定义】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趣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全球化的现代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为介质的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

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特征】非传统性、非精英性、大量制造、流行色彩、商业取向、同质化 【重要分支】后现代主义、后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 【理论】

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观认为:大众文化与商业有着无法也毋庸避讳的关系,大众文化即商业消费文化,是那种用于大量消费的,为商业目的“有意迎合大众口味”而大批量生产的消费品,是“商人雇佣技术人员创造的”。

而费斯克则完全不同意法兰克福学派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文化工业对大众意识的控制的观点,不同意只把大众看作被动受控的客体,而认为大众文化中也隐含着一种积极能动的自主性力量。 在媒介研究领域,文化分析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必要手段。

2、商业化

文化的商业化是大众媒介批判中的重要领域。

文化商品化(commodification)概念可以说是检视文化商业化及其运作的最为得力的工具之一。商品化理论起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文化产品可以使消费者获得心理满足、娱乐以及对世界及自己所处位置的想象,结果经常掩盖了社会的真实结构以及我们从属于这种结构(虚假意识)的事实。这是一种意识形态过程,主要通过我们对商业性大众媒介的依赖而进行的。整体来说,艺术和文化商品化的程度越高,它们丧失批判的可能性越大,而其本质上的独特价值则被成本与需求的市场法则所取代或同化了。

大众媒介的商业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小报化(tabloidization)”现象。康奈尔(Connell)指出,小报和“大型报(Broadsheet)”有根本差异,在小报中煽情主义的新闻报道已经取代了理性主义的报道,且小报的报道中更强调讲故事。

对商业化的批评包括:

①低文化品质(琐碎化);②剥削“较弱势”的消费者; ③功利主义和斤斤计较的关系;④为消费主义进行宣传; ⑤文化商品化及其与受众关系的商品化;⑥煽情主义和个人主义

27

《传播学总论》笔记Luna

3、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见第十一章) 4、暴力与性

在媒介效果的研究史上,有关暴力议题的研究数量巨大,研究者主要但有的是,媒介经常呈现的犯罪和攻击性内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电视媒介。 【关于暴力的理论与学说】

有关电视暴力对人们行为可能带来的效果,主要的假说还是相当一致的,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假说。 ①净化作用假说(catharsis hypothesis):

它提出:戏剧主人公侵犯行为替代性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暴力倾向,因而通过看电视暴力,可以降低采取实际侵犯行为的冲动。

不过数以百计的研究中只有极少数是支持这种假说的,主要的假说还是支持暴力情节刺激暴行的假说。 ②有关电视暴力学习与模仿过程的三种主要假说:沃特勒(Wartella)等人总结(1998)

a. 模仿假说(modeling hypothesis)班杜拉(Albert Bandura) 由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发展而出,

根据这个假说,人们从电视上学得了犯罪行为,然后再到外面去照样模仿。 b. 预示效果的存在(primary)Berkowitz

即当人们观看暴力时,会激发或引发其他相关的思想与评价, 这会导致人们在实际环境中更倾向于运用暴力。 c. 脚本理论休斯曼(Huesmann)

“脚本”指引人们如何对事件进行反应,也因此得以控制人们所表现的社会行为。

电视正是以这种“侵略性脚本”(提供一个行为框架)进行编码而导致暴力。 ③此外还有免除抑制假说(disinhibition hypothesis):

【关于性的理论与学说】

性欲、刺激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神经内分泌和心理上的联系,另外还可能产生攻击型行为。性刺激可能增强攻击性行为,同样地,攻击性性刺激可能增强性体验。这说明了媒介色情内容效果研究的重要意义。

现代媒介为性暴露内容的获取提供了便利,造成了混乱局面。同时,色情内容的消费已趋于公开化,儿童和成人可一视同仁,这促使人们重新关注有关媒介色情内容的影响。 观看性暴露内容产生的效果:

①性暴露内容产生的效果是利于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而不是反社会道德的。 ②当然,性暴露内容也会带来负面的效果。

对于性的认知、态度和价值观都会有很大改变。如性冷淡或强奸倾向。 ③性暴露内容的使用还可能会带来模仿、受压抑和性侵犯。

另外,为了解除性压抑而使用性暴露内容的做法也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因为在性暴露内容中描述的行为通常是与日常生活中的性行为规范相违背的,而当接受性暴露内容的人得不到满足时,就可能产生强奸或者其他粗暴的性行为。

由于伦理和法律程序上的约束限制了性犯罪领域的实证研究,因此可以说,媒介色情内容的研究大多还仅停留在假设的阶段,关于色情内容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似乎也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