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俄罗斯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为了防止人才流失、优化科研队伍年龄和提高科研人员素质,俄罗斯确定了近期目标(2003~2005年)、中期目标(2008~2010年)和长远战略目标(2013~2015年),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年轻人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浓厚兴趣,致力于科研工作。

(十二)不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广泛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是俄罗斯国家科技政策的长期战略目标的一部分,无论是与工业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进行科技合作,均与形成21世纪经济新模式的知识经济、创新经济相融合,从而为实现科技优先发展领域的新突破和经济发展的新跨越注入活力。

为使国家利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俄罗斯在全力支持与移居国外的俄罗斯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让其参与执行国内科学项目工作。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避免在俄罗斯境外的技术流 失和非法盗用。对于国外资助以前曾在俄罗斯国防部门工作以及从事军转民科技产品的科学家和科研单位的项目,俄罗斯将实行严格的国家监管。

科技和教育领域加入国际信息网络,要求建立信息安全保障解决方案以及国家对国际科技信息交流的监控措施。发展出口监管方面的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安全和稳定。为维护民族利益,保障科技安全,通过制订俄罗斯联邦面向21世纪全球安全的国际科技战略,在多边、双边科技合作例会的实际工作中加强有关安全保障方面的法律基础等措施,建立对外政策和国际法律环境。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在增强综合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并且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尽管受到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科研人员流失、科技投入不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是俄罗斯的总体科研实力仍然不可低估,发展潜力巨大。

为维护科技安全,俄罗斯从战略高度出发,明确国家的科技发展政策和目标,不断完善科技立法,保持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努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本文系2007年度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俄罗斯国家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JC2007W5)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陆齐华)

注释:

[1]刘跃进主编:《国家安全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158页。 [2]同上书,第156~157页。

[3]郑大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载《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 [4]《解析创造力》,载《参考消息》2006年2月2日。

[5]《俄罗斯科技发展问题》,http://dlib.cnki.net.2007/11/12.2-3。 [6]《俄罗斯科技界人才流失造成损失巨大》,载《科技日报》2000年7月24日。 [7]《俄罗斯的科技人才状况及对

策》,http://plan.moc.gov.cn:8085/model/page.aspx? pid=1324。 [8]刘向东、于俊:《俄罗斯的科技人才状况及对策》,载《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4年第11期。

[9]《俄罗斯科技发展问题》,http://dlib.cnki.net.2007/11/12。

[10]刘向东、于俊:《俄罗斯的科技人才状况及对策》,载《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4年第11期。

[11]《俄罗斯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66.html。

[12]赵立新:《浅析俄罗斯科技体制改革》,载《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2年第3期。

[13]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России, http://www.nasled.ru/pressa/obozrev/N03_00/03_25.HTM. [14]Российскаянаукаможетрухнуть,когдаизнееуйдет советскоепоколение. http://www. rosbalt. ru/2006/11/07/273956.html.

[15]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России, http://www.nasled.ru/pressa/obozrev/N03_00/03_25.HTM. [16]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России, http://www.nasled.ru/pressa/obozrev/N03_00/03_25.HTM. [17]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России, http://www.nasled.ru/pressa/obozrev/N03_00/03_25.HTM. [18]李力:《2002年俄罗斯科技发展综述》,载《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3期。

[19]张寅生、鲍欧:《俄罗斯科技创新体系改革进展》,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20]《创新是科技改革的关键:俄罗斯大刀阔斧调整科技政策》,载《科技日报》2006年2月28日。

[21]李力:《2002年俄罗斯科技发展综述》,载《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3期。

[22]李力:《2002年俄罗斯科技发展综述》,载《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3期。

[23]《俄罗斯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http://www.enorth.com.cn2008/01/01。 [24]李力:《2002年俄罗斯科技发展综述》,载《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3年第3期。

[25]刘向东、于俊:《俄罗斯的科技人才状况及对策》,载《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04年第11期。

[26]《俄罗斯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http://www.enorth.com.cn2008/01/01。 [27]《俄罗斯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66.html。 [28]俄罗斯坚持走科技创新之

路》,http://news.sohu.com/20080101/n254402408.shtml。

[29]刘向东、于俊:《俄罗斯的科技人才状况及对策》,载《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4年第11期。

[30]《俄罗斯科技体制改革:科技要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后盾》,http://most.gov.cn/20051109.htm。

[31]《俄罗斯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http://www.enorth.com.cn2008/01/01。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