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俄罗斯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俄罗斯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分

姜振军

【内容提要】 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传统国家安全范畴,在国家非传统安全中占据重要位置。科技是确保国家安全的物质保证,是一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俄罗斯越来越重视国家科技安全问题,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维护本国的科技安全,从而维护国家安全。

【关键词】 俄罗斯 科技安全 科技人才队伍 防范措施

【作者简介】 姜振军,1968年生,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哈尔滨 15008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它在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增强,科技安全(Научно-техническ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延伸到国家安全领域,从而构成国家科技安全。国家科技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开始不断上升,最终在现代社会中成为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之一[1]。

按照俄罗斯自己的估计,在50项对世界发展前途或者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方面,俄罗斯有12~17项是处于先进或者领先的地位。

苏联曾是世界顶级科技大国,拥有雄厚的科技基础和实力,俄罗斯从苏联继承了主要科技成果,在某些领域依然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但是叶利钦时期,由于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动荡,国家对科技发展关注不够,导致科技水平下降,科研人

员严重外流,国家科技安全状况极度恶化。维护国家科技安全成为俄罗斯保护整个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 科技安全的基本内涵

科技安全是指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其成果不受危害,其基础是科技研究与科技发展的保障,核心是特有科技秘密的不被窃取、不被泄露,也就是特有科技秘密的独占。科技安全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保密,也就是知识安全[2]。

国家科技安全是一般科技安全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延伸,因而它与个人科技安全、企业科技安全、科技机构的科技安全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国家科技安全是与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不同程度密切关系的科学技术的安全。国家科技安全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人才安全、科技研究安全、科技设施安全和科技成果安全等。

二 俄罗斯科技安全状况

(一)科技人才队伍

人才是人类社会进步最重要的资源。“国以人兴,功无幸成”,只要励精图治,重视人才,就没有不富国强兵的道理。所以,一个国家的贫弱,并不是看它的财用充足与否,而是看它有无人才,“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3]。人才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大的资源,而且其流动性还在日益增长。美国的成功主要来自它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力。大量的创新人才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加速流入美国,成为美国高科技经济的主要推动力[4]。

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俄罗斯的科技人才数量快速缩减,科研素质退化,导致俄罗斯科技安全“危机四伏”。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90~1998年,俄罗斯科技人才流失了100多万人(大多为科研骨干),占其科技人员总量的54%。

另外,俄罗斯科技人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46%的研究人员年龄在50岁以上,55岁以上的占俄罗斯科技人员的32%,57%的副博士和83%的博士的年龄接近50岁。1994~1998年,俄罗斯年龄在40岁以下的研究人员在全俄科研人员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从33%下降至26%,35岁以下的仅占17%。与此同时,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则从35%上升至46%[5]。俄“大乌拉尔”协会发展计划经济委员会主席谢·瓦兹特维仁斯基评论说,近十年内(1991~2000年)人才流失给俄罗斯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用美元来估算,数额高达500亿美元。根据这位著名经济学家所掌握的资料,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科技界近3/4的物理学家漂洋过海,另有一半多的数学家离开了 自己的祖国。到海外谋生的科学家大都来自科学院系统以及一些大的研究所。俄内务部护照发放部门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每年大约有6 000名左右科学家移居国外。不过,按这位经济学家的说法,俄罗斯国防综合体的专家几乎没有“流失”[6]。

俄罗斯科研人员的流失,一方面是科研人员移居国外造成的向外流失,另一方面在俄罗斯还存在本土流失现象。在俄罗斯境内投资的外国公司雇佣了大批俄罗斯的科技人才和高等学校教师为其工作,如有关调查资料显示,韩国三星电子莫斯科的研究与开发中心雇佣了80名俄罗斯工程师和科学家,仅在2003年就为该公司获得 50项国际专利。

瓦兹特维仁斯基说,俄罗斯科学发展面临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即留下来坚守岗位的科家年龄老化,他们还能奋斗5~7年。俄罗斯科技人才年龄断层的状况将影响到俄科技安全。他认为,留下来的科学家是俄罗斯的宝贵财富,俄罗斯不能再失去他们。如果失去他们,俄罗斯在21世纪将失去发展机会,没有科技、没有产品,只能沦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原料基地。

1990~2002年,俄罗斯从事科学研究人员的总数减少了一半多[7]。俄罗斯科学与统计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人才流失的另一个现象是,从1990年开始移民出国的科技人员年轻化。很多年轻的博士、副博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纷纷出 国,而他们所学的往往是具有先进的高科技含量的专业学科,比如数学、信息技术、物理、生物物理、病毒学、生物化学等。正是这些学科决定着社会和技术的进步[8]。青年科技骨干的流失使俄罗斯科技人才年龄结构不合理,是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推测,俄罗斯外流的科研人员中,60%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12%为博士。世界科学界的多年实践表明,27~40岁的科研人员恰好处于科研的黄金时段,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最佳时期,而俄罗斯这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仅占20%[9]。

从2000年起,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趋向稳定,尤其是经济摆脱低谷徘徊状态,出现增长并逐步稳定快速增长。俄罗斯政府重视科研工作,着力改善科研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等条件,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加科技投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加快国家科技创新步伐,明确国家的科学发展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在国内的科研人员重新燃起科研工作热情,年轻人愿意从事科研工作,国家有关机构和大专院校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后备人才。据统计,目前俄罗斯每年毕业的理工科学生大约20万人。目前俄罗斯有3万人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2006年,俄罗斯软件出口额达18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软件外包国。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俄罗斯能有效利用自己的IT技术人才,2010年的软件出口额可达40亿美元。届时,全球7%的软件市场将被俄罗斯占领。在国外学业有成的俄罗斯年轻学者开始“回流”,立志回国创业,大展宏图。

普京指出:“在科学研究方面出现了一代接班人流失的现实危险。特别是年轻的、处于有发展前途年龄段的学者和专家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人才首先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