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05年社工委社发局思研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征文

不自在的小H,我先参与了游戏,再鼓励他大胆些参与。他的歌声赢得了大家的喝彩声。车,满载着歌声在行进,车厢外的阳光照在小H微微扬起的嘴角上。他微微地抬起头,似乎没有向先前那样害怕我。至此我开始引入正题。起初他只是听着,十多分钟后,彼此交流越来越顺利。他怀着对我的信任,将他和那个考入职校的女生的故事告诉了我。此后他又无语了。这很正常,我对小H说,当时他楞住了。我开始讲述我的中学生活,引入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及主要任务的话题。谈话中,我得知了他早恋的原因——对学习丧失信心,内心孤独空虚。一路上我丝毫没有提及断交二字,而用身边同学的故事启发他如何使自己的生活积极向上,充实精彩,他也愿意谈自己的打算,谈至兴头,车已到目的地。我对小H说,祝你今天游有所获!小H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

【反思】

高中生处于花季,他们常因感情冲动而导致轩然大波,常因心智不够成熟而陷入受挫的窘境,常因思维定势而暂时逃脱不了红灯的袭射,即便大动干戈地请家长也未必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学生背上思想包袱。我尝试用师生谈话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我发现一次成功的谈话,能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师生双方都皆心情愉快,气氛和谐;但失败的谈话可能会导致一场口舌之战,师生情绪对立。在反思中,我领悟到,讲究“机智”的师生谈话能显师者智慧,增师生情感,从而促学生发展。

一、真诚相待,增师生情感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古人云,诚之所感,角处皆通。每次与学生谈心之后,我都真切地感到,真诚而平等的谈话,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能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小H的个案告诉我,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真诚相待时,学生才有可能敞开心扉,诉说心理话。平日尽可能主动地向学生了解情况,当然不能厚此薄彼,而是听听每个学生的心里话。

-13-

2005年社工委社发局思研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征文

二、讲究方式,显师者智慧 (1)换位思考,理解是金。

学生处于青春敏感期,加之学业繁重,易与他人产生冲突而不顾后果。我认为不必过于急躁地去追究是非,尤其像早恋这一让青年班主任棘手之事。责骂不能治本,倒是先引导学生自叙所为,然后站于学生角度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如此尝试会发现,认识问题的方法和出发点不同了,结论也不同了。等学生听得进教育之言后,再由师生双方共商对策。唯有带着对学生的一份理解,才能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2)变换角色,做知心朋友。

为了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我尝试着从其某一爱好谈起,在课余大家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引人话题。当学生觉得你像一位随和可亲的朋友时,他就会滔滔不绝地向你述说,让你了解他的一切。倔强的小H就是这样慢慢接受,敢讲真话,向我敞开心扉的。尤其注意的是,对学生在交谈中说出的内心秘密,教师要绝对要保密。

(3)态度和蔼,设置轻松氛围。

我总觉得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时,教师越是居高临下,越是不能够真正的解决问题。这反倒使性格内向的学生如履薄冰,更加自卑,而性格外向的学生也不能真正地服于心。以和蔼态度的,多一点幽默感,设置轻松氛围交流,教育效果更好。

(4)选择时机,因势利导。

与性格倔强的学生谈心时,在“火头”上或沉默中往往是谈不成的。对此不必操之过急,可以看机行事。学校,家庭,餐馆等场所都在无形中营造不同的气氛。

-14-

2005年社工委社发局思研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征文

选择在旅游车上与小H交谈,选择在其接龙对唱后交谈,是希望师生能推心置腹地交流,因势利导地解决问题。用大话说教,处处加以批评指责,小H极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或者当作耳边风,更严重的还可能产生报复情绪。

(5)保持耐心,体会细微进步。

为了解决棘手问题与学生谈心时,一定要有耐心,即使谈心不顺利,产生了一些误会,甚至碰到钉子,也不要灰心,更不能计较和报怨学生。任何事物都有个转变的过程,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反复的熏陶和渗透的过程。班主任要有耐心,从学生细微的进步中体味乐趣。经过那次谈话后小H进步不小,已经将精力用于学习,但学习上仍有陋习,革命还未成功,对他的思想疏导还将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6)聆听心声,让学生尽情诉说。

在师生谈话中,教师先入为主的多,自以为是的多,捕风捉影,横加训斥也非个别。我也曾意气用事过,事后证明那样做对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曾听小W诉说在所遇烦恼之事,其间为她递上过纸巾,事后觉得她开朗多了。曾与小R在诠释“个性”表现上有分歧,生硬训戒多半使之不服。我选择和之讨论的方式,让他将其理充分阐述,我乘势抓住问题根源,层层剖析,引导其正确理解。当学生主动找我谈心时,我试着和他们共同分析矛盾,教会他们积极地处理矛盾,迎击烦恼。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能引起我的兴趣,我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上面,他们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痛苦和欢乐等等。”我知道,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能运用以上的富有“机智”的

-15-

2005年社工委社发局思研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征文

谈话方式,真正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关于师生谈心的反思还将继续,我并未做到跟每一位学生都进行谈心,还不能很准确地把握一些学生的思想动态等等。如何在师生谈话中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提高学生生命质量,这些都将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反思与改进的地方。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

高桥中学 封越光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学阶段,我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一文。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曾经在语文课上学过毛泽东同志写的这篇文章,现在作为一名党员同志再来重温这篇文章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在1945年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上,毛泽东同志对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作了系统总结和全面阐述,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是她的先进性的重要表征,是她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她领导我国人民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锐利武器,也是她领导我国人民不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三大法宝。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就是因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斗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一次一次从同违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斗争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