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入学衔接考试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入学衔接考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与硫化钾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每摩尔K2O2含2 mol K和1 mol O2,每摩尔K2S含2 mol K+和1 mol S2?,故含有离子数目为0.3NA,A错误;简式为CH2,28 g

的最

+2?含有2 mol CH2,每个CH2含8个质子,故质子数目为

16NA,B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mL SO2物质的量为0.01 mol,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H2SO3、HSO3、SO3三者数目之和小于0.01NA,C错误;浓硝酸与铜反应时,若只发生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1 mol HNO3转移

3Cu(NO3)2

?2?电子数目为0.50NA,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稀,又发生3Cu+8HNO3+2NO↑+4H2O,若只发生3Cu+8HNO3

3Cu(NO3)2+2NO↑+4H2O,1 mol HNO3转移电

子数目为0.75NA,故转移电子数目介于0.50NA和0.75NA之间,D错误。

7.A 【解析】CHCl3分子和甲烷一样,中心C原子采用sp杂化,COCl2分子中,中心C与O形成双键,再与两个Cl形成共价单键,因此C原子采用sp杂化,A错误;CHCl3分子中由于C—H键、C—Cl键的键长不相同,因此CHCl3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但不是正四面体,属于极性分子,B正确;所列元素中碳和氧原子均含有两个未成对电子,两者可以组成CO2,C正确;由于氯仿中的Cl元素以Cl原子的形式存在,不是Cl-,因此可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仿是否变质,D正确。

362?8.C 【解析】SO4的摩尔质量是100 g·mol,A错误;CH3COOH中碳化合价升高,表现

?1

2

3

还原性,B错误;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写,C正确;没有指明处于标准状况,D错误。 9.D 【解析】该反应过程为:①CeO2、SiO2、Fe2O3等中加入稀盐酸,Fe2O3转化FeCl3存在于滤液A中,滤渣A为CeO2和SiO2;②加入稀硫酸和H2O2,CeO2转化为Ce3+,滤渣B为SiO2;③加入碱后Ce转化为沉淀,④通入氧气将Ce从+3价氧化为+4价,得到产品。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过程①为Fe2O3与盐酸发生反应,选项A正确;结合过滤操作要点,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选项B正确;稀硫酸、H2O2、CeO2三者反应生成Ce2(SO4)3、O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H+H2O2+2CeO2确;D中发生的反应是4Ce(OH)3+O2+2H2O

+

3+

2Ce+O2↑+4H2O,选项C正

3+

4Ce(OH)4,属于化合反应,选项D错误。

?10.C 【解析】向亚硫酸钠试样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酸性条件下NO3具有氧

化性,能够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证明试样已氧化变质,选项A错误;乙醇易挥发,且乙烯、乙醇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选项B错误;铝箔加热熔化但不滴落,是因为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C正确;4HNO3(浓)+C

4NO2↑+CO2↑+2H2O,浓硝酸易挥发,且NO2溶解于水生成硝酸,致使澄清石

灰水与二氧化碳接触无现象,选项D错误。

11.AC 【解析】浓盐酸滴到氯酸钾固体上的作用是为了制备Cl2,根据含同种元素物质间发

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配平后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Cl?+ClO3?+6H

+

3Cl2↑+3H2O,A错误;为了检验Cl2有无漂白性,应该先把Cl2干燥,所以,

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干燥Cl2,然后会出现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而湿润有色布条褪色的现象,B正确;Cl2与3处碘化钾置换出单质碘,遇淀粉变蓝,与4处溴化钠置换出单质溴,使溶液变橙色,均说明了Cl2具有氧化性,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说明Cl2具有氧化性,C错误;Cl2与5处硫酸亚铁生成Fe3+,Fe3+与SCN?生成血红色配合物,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剩余的Cl2,防止污染空气,D正确。

12.AD 【解析】由题意可知X为氢元素,Y为氮元素,Z为氧元素。则转化关系中的X2为

H2,Y2为N2,Z2为O2,A为NH3,B为NO,C为H2O,D为NO2,E为HNO3,F为NH4NO3。原子半径:H<O<N,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3<H2O,A正确;NH3和H2O均为10电子分子,常温下NH3为气态,H2O为液态,沸点:NH3<H2O,B错误;HNO3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含阴、阳离子,NH4NO3属于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1,C错误;根据2NO2+2OH

?

???

NO3+NO2+H2O,NO+NO2+2OH

2NO2+H2O,所以,NO与NO2

?体积比≤1∶1的尾气,可以用NaOH溶液完全处理,D正确。

13.C 【解析】图中阳极是水失电子,生成O2和H,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

?

4H+O2↑,

+

选项A正确;CO2被还原时,化合价降低,还原产物可能为CO、HCHO、CH3OH、CH4等,选项B正确;装置中阳极材料是光电催化材料,阴极是惰性电极Pt,二者不能互换,选项C错误;若太阳能燃料为甲醇,阴极反应物为CO2和H,则电极反应式为:CO2+6H+6e

+

?

+

CH3OH+H2O,选项D正确。

14.CD【解析】根据图像知步骤①是吸热反应,步骤②是放热反应,选项A错误;Fe3+是该

反应的催化剂,Fe2+是该反应的中间产物,选项B错误;通过图像可知步骤①比②所需活化能大,选项C正确;该反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原电池,选项D正确。 15.B 【解析】2 mol H3PO4与3 mol NaOH反应后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2PO4、Na2HPO4,

据图可看出b点HPO4、H2PO4浓度相等,pH=7.21,显碱性,A选项错误;把NaOH溶液滴入Na2HPO4溶液时,发生反应HPO4+OH?

2???HPO2PO34)减小,4+H2O,δ(

2??3?δ(PO4)增大,在此pH变化范围内,无法用酚酞指示终点,B选项正确;

垐?H3PO4噲?H+H2PO,H2PO+

?4?4垐?噲?H+HPO+

2?4,Ka2=

?c(HPO2)?c(H?)4?c(H2PO4),当

c(H2PO4)=c(HPO4)时,pH=7.21,c(H+)=10?7.21,数量级为10?8,C选项错误;溶液中

?2?阴离子浓度相等时,可能是c(H2PO4)=c(HPO4),此时溶液pH=7.21显碱性,还可能是c(HPO4)=c(PO4),此时pH=11.31,显碱性,D选项错误。 16.(10分)

2??2?3?(1)?41(1分) bc(1分,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2)2CO2+2e+H2O分) 5.6(1分) (3)①吸收(1分)

②50%(1分) 0.25p0(2分)

③随着CO2压强增大,CO2浓度增大,乙苯平衡转化率增大;CO2压强继续增大,会造成催化剂表面乙苯的吸附率下降(2分)

【解析】(1)ΔH=463 kJ·mol?1×2+1075 kJ·mol?1?803 kJ·mol?1×2?436 kJ·mol?1=?41 kJ·mol1。

(2)CO2转化为HCOO得到2个电子,用OH平衡电荷,电极反应式为CO2+2e+H2O

HCOO+OH或2CO2+2e+H2O

?

?

?

?

?

?

?

?

HCOO+HCO3或CO2+2e+H2O

???

HCOO+OH(合理即可,1

??

HCOO+HCO3;阳极电解生成氧气,电解过

??程中转移1 mol电子,生成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5.6 L。 (3)①由原料到状态Ⅰ发生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 ②设乙苯反应了x mol。

(g)+CO2(g)

(g)+CO(g)+H2O(g)

n0/mol 2 2 0 0 0

Δn0/mol x x x x x [n]/mol 2?x 2?x x x x 解得:4+x=5 x=1

乙苯的转化率为

1×100%=50% 21(?1.25p0)355平衡后压强为×p0=1.25p0,Kp==0.25 p0

124(?1.25p0)5③一定范围内,p(CO2)越大,说明在原料中CO2的配比越高,则乙苯平衡转化率越高;二者首先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当CO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率过高时,会造成乙苯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率下降,使乙苯平衡转化率随着p(CO2)增大反而减小。 17.(12分)(1)[Ar]3d(或1s2s2p3s3p3d,1分)

6

2

2

6

2

6

6

(2)(2分) N>O>C(1分) sp3(1分)

(3)随着这类金属阳离子半径的增大,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逐渐升高(1分) 金属

离子半径越小,其与碳酸根离子中氧的作用力越强,与碳的作用力则减弱,对应的碳酸盐就越容易分解(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 (4)①2m782(1分) ②8∶1(1分) ③(2分) ?1032(m?10)NA6

2

2

2

6

2

6

6

2

6

2

2

6

2

6

6

【解析】(1)Fe的核电荷数为26,核外电子排布式[Ar]3d4s或1s2s2p3s3p3d4s,F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或1s2s2p3s3p3d。

(2)1个Cu与2个H2N—CH2—COO形成的盐,因为含两个五元环结构,所以结构为

2+

?

2+

;在H2N—CH2—COO中,属于第二周期元素的是C、N、O,

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在H2N—CH2—COO中,N的杂化方式为sp、C的杂化方式为sp和sp,相同的是sp杂化。

(3)随着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逐步升高;一般认为,含氧酸盐热分解的本质是金属离子争夺含氧酸根中的氧元素,金属离子的半径越小,夺取含氧酸根中的氧的能力越强,含氧酸盐的热分解温度越低,越易分解。

(4)①根据侧面图可看出,2m pm为面对角线的长度,边长为2mpm,两个最近的F之间的距离为立方体边长的一半,所以两个最近的F之间的距离为?

?

?

3

2

3

?

3

?

2m pm。 2②观察晶胞,可看出8个F形成的小立方体的边长为CaF2晶胞边长的体积与8个F形成的立方体的体积比为(2∶1)=8∶1。

?

3

1,所以CaF2晶胞2?10

③根据图示可知CaF2晶胞中含4个Ca和8个F,它的边长为2mpm=2m×10cm,

2+

?

利用ρVNA =4M得出ρ=78?4782?3?3

g·cm= g·cm。 ?103?103(m?10)NA(2m?10)NA18.(13分)(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氨浸的效率(答案合理即可,1分) (2)[Cu(NH3)4]2(OH)2CO3

2CuO+CO2↑+8NH3↑+H2O(1分)

(3)A(1分) 制化学肥料等(1分) (4)过滤(1分) 干燥(1分)

(5)产生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原材料利用率低;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任写两条,2分)

(6)①分液漏斗(1分)

②做催化剂(1分) 氯化铜的溶解度在常温下比硫酸铜晶体大得多,且氯化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程度不大(合理即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