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国际金融学》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导致一国的国际收支产生不平衡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和社会的,既有企业或个人的又有当局政策和管理上的,既有经济水平的又有经济结构的,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但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周期性变化的影响; (2)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 (3)货币价值变动的影响; (4)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影响; (5)偶发性因素的影响;

(6)国际游资流动性因素的影响。

3、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的、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国际储备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致意。各国保持国际储备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但就国际储备的基本作用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维持国际支付能力,弥补国际收支差额; (2)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 (3)作为国家对外借债和偿还外债的信用保证。

4、对于国际储备的管理,国际间普遍遵循的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相结合的原则,但各国有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和区别。我国国际储备的管理侧重于安全性,其基本原则是: (1)保持多元化的货币储备,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

(2)根据支付进口商品所需的货币币种和数量,确定不同储备货币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

(3)选择储备货币的资产形式时,既考虑收益率,又考虑流动性和安全性; (4)密切注意国际市场汇率变动的趋势,随时调整各种储备货币的比例; (5)外汇储备管理的中心原则是保值而不是牟利,因此绝不允许利用外汇储备进行外汇投机活动;

(6)黄金储备可根据国际黄金市场和国际金融形势的变化及我国的实际需

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5、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支付的需要,对本国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其主要内容是: (1)各国货币比价的确定; (2)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3)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结算原则的确定;

(4)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合理性的确定。

6、国际货币体系作为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的统一体,影响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信贷,从而影响着世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作用是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汇率制度的选择、国际储备资产的创造以及国际货币关系的协调等方面作出各国普遍接受的适当安排。具体来说,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形式和性质; (2)确定国际货币的供应和管理原则;

(3)通过多边支付制度,促进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4)促进各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确立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制; (3)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4)实行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8、中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 (2)人民币是纸币;

(3)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 (4)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 (5)人民币流通实行计划管理;

(6)人民币允许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

(7)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9、外汇汇率又称外汇牌价(或外汇汇价、外汇行市),是两国货币之间的汇兑比率。简单地说,它是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其标价方法主要有:

(1)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也称价格标价法,是指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2)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又称数量标价法,是指以外国货币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就是说,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叫做间接标价法。

(3)美元标价法。美元标价法,是以1个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折合成一定数额的其他国家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

10、一国汇率的变动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因素,又包括政治因素,而许多因素之间又有互相联系和制约的关系,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这些因素所占的地位经常发生变化,而且相同的因素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间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因此,汇率的变动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

(1)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 (2)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3)国内外利率水平差异的影响; (4)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5)汇率政策的影响; (6)外汇投机力量的影响; (7)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 (8)政治因素的影响。

11、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西方国家汇率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其1922年公开发表的《1914年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中

提出的。这一学说的主要论点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发行国具有购买力。因此,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汇率主要是由两国货币分别在两国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交换的比率,也就是汇率。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12、利率平价理论又称远期汇率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23年在其《货币改革论》一书中首先提出,后经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发展而成。利率平价理论认为,由于各国间的利率存在着差异,投资者为获取较高的收益,就将其资本从利率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利率高的国家和地区。其获利目的能否达到,关键是两地货币汇率是否变动。如果汇率变动对其不利,有时不仅不能赚钱,还会遭到损失。为避免此种情况,投资者会在外汇期货市场,按远期汇率将其投资于利率高的国家的收益,卖为利率低国家的货币,并将此收益同投资于利率低国家的收益进行对比。对比的结果,便是投资者选定投资方向的依据。两国投资收益差驱使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直到通过利率调整,两国投资收益相等,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才会停止。

13、从表面上看,自由兑换是一国货币能不能自由地与其他国家货币兑换的问题,但其实质则是一国的商品和劳务能不能与其他国家自由交换。这种能否自由兑换和自由兑换的程度,是与一国经济在国际上的地位密切相关的,是受一国商品、劳务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资本余缺状况等许多因素制约的。因此,一国货币能否自由兑换,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有充分的国际清算支付能力;

(2)具有合理的汇率水平和开放的外汇市场; (3)具有完善有效的宏观调控系统; (4)国民对本币具有信心;

(5)具有宽松的外汇管制政策或取消外汇管制; (6)微观经济实体对市场价格能作出迅速反应。

14、1994年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与过去改革相比,这一次的改革明确提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这就意味着,对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外汇管制将逐步取消,对国际间正常的汇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