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原因为___________ .

(2)F与I同主族,BeF2分子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 ,BeF2分子是________分子(选填“极性”或“非极性”)。

(3)已知高碘酸有两种形式,化学式分别为H5IO6

和HIO4 ,二者酸性强弱顺序为:H5IO6

________ HIO4(选填\或\。从电子云的重叠方式的角度分析,H5IO6分子中的化学键有________(写出两种).

(4)131I2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该晶胞中平均含有个131I原子________,晶体中碘分子的排列有_________种不同的方向。

++

(5)KI的晶胞结构如图乙所示,KI晶体的密度为ρg.cm-3 ,K每个K周围紧邻的K个数为_______个。

和I的原子半径分别为rkcm和rI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 KI晶胞中的箜间利用率为_______. [空间利用率=(球体积/晶胞体积)x100%,用相关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即可]

【答案】 (1). 3s23p6 (2). Li>Na>K (3). 锂、钠、钾为金属晶体,它们的价电子数相等,金属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同,离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故熔点依次降低 (4). sp (5). 非极性 (6). < (7). δ、π (8). 8 (9). 2 (10). 12 (11).

×100%

【解析】 【分析】

(1)与钠同主族即ⅠA族,前四周期的元素分别为H、Li、Na、K,又由提供的X、Y的第一电离能的差值与Y、Z的第一电离能的差值相差不大可知,X、Y、Z不可能有H元素,而同主族元素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X、Y、Z分别为Li、Na、K;K原子核电荷数为19,,写出核外电子排布式解答;锂、钠、钾为金属晶体,比较熔沸点要比较离子半径和所带电荷; (2)杂化类型由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决定,BeF2分子成键电子对为2,孤电子对为0,据此分析作答;

(3)比较含氧酸的酸性大小可通过比较含非羟基氧原子个数,H5IO6()含非羟基氧原

子1个,HIO4含非羟基氧原子3个;单键由1个δ键构成,双键由1个δ键和1个π键构成; (4)根据均摊法分析,I2在晶胞的8个顶点和6个面上;晶胞中8个顶点和左右面一种取向,上下面和前后面一种取向;

(5)KI晶胞与NaCl晶胞结构相似,每个K+紧邻K在面的对角线上;空间利用率=(球体积/晶胞体积)×100%,所以需要分别求出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和晶胞的体积,球体积=4/3πr3,晶胞体积=m/ρ,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根据电离能的数据X、Y、Z不可能有H元素,而同主族元素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X、Y、Z分别为Li、Na、K;K原子核电荷数为19,,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倒数第二层电子的排布式为3s23p6;Li、Na、K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但离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键减弱,熔点降低。答案:3s23p6;Li>Na>K;锂、钠、钾为金属晶体,它们的价电子数相等,金属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同,离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故熔点依次降低;

(2)BeF2分子内中心原子为Be,其价电子数为2,F提供2个电子,所以Be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2)/2=2,Be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分子构型为直线形,是非极性分子。答案:sp;非极性; (3)H5IO6(

)中含有5个羟基氢,为五元酸,含非羟基氧原子1个,HIO4为一元酸,

+

含有1个羟基氢,含非羟基氧原子3个,所以酸性:H5IO6<HIO4;H5IO6(键,所以分子中的化学键有δ键、π键。答案:<;δ、π;

)中存在双

(4)由碘晶胞可知,I2在晶胞的8个顶点和6个面上,故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I2分子,即8个I原子;观察碘晶胞图示可知,晶体中碘分子的排列有2种。答案: 8;2;

1/2=4,(5)KI晶胞与NaCl晶胞结构相似,每个K+紧邻12个K+;根据均摊法计算,K:8×1/8+6×I:12×1/4+1=4,故其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V1=

,晶胞的体积

V2=m/ρ=[4×(39+127)]/NAρ,故KI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V1/V2×100%=

×100%。答案:12;

×100%。

【点睛】根据含氧酸中,酸的元数取决于羟基氢的个数,含非羟基氧原子个数越多,酸性越强;单键由1个δ键构成,双键由1个δ键和1个π键构成,三键由1个δ键和2个π键构成。

12.PET是一种制作饮料瓶的塑料。以有机物A(分子式为C9H9O2Br)合成PET及F的转 化关系如下图。其中D为对乙基苯甲酸,可用作液晶原料及中间体。A、C、D、E均能NaHCO3溶液反应。

已知:I.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五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 : 2 : 2 : 2 : 2

II(R1、R2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化合物D的分子式为_______,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 (2)高分子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3) 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反应①后的溶液,设计实验证明A分子中含有的卤素原子为溴原子的实验步骤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6)写出以乙烯为起始原料制备六元环酯( )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

选)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9H10O2 (2). 消去 (3). (4).

(5). 取反应①后的混合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稀HNO3至酸性,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浅黄色沉

淀,则A中含溴原子 (6). (7).

【解析】 【分析】

A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B加酸生成C,C在Ni的催化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为

,所以C为

,B为

A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上有五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 : 2 : 2 : 2 : 2,则A为

,D在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E(

),E与乙二

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C一定条件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F为

【详解】(1)D为,分子式为C9H10O2;A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下发生的是卤

代烃的消去反应生成;答案:C9H10O2;消去;

(2)高分子化合物F是由C加聚得到,结构简式为;答案:;

(3)反应⑤是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

,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4)反应①是的消去反应,可以验证产物中的HBr中的Br-就可证明

A分子中含有的卤素原子为溴原子,所以可取反应①后的混合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稀HNO3至酸性,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浅黄色沉淀,则A中含溴原子;答案:可取反应①后的混合液少许,向其中加入稀HNO3至酸性,滴加AgNO3溶液,若生成浅黄色沉淀,则A中含溴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