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测得10-15 min时H2的浓度为1.6 mol/L。 ①0~ 10 min内CH4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mol/(L?min) o

②若图中曲线a、曲线b分别表示在温度T1时,使用质量相同但表面积不同的催化剂 时,达到平衡过程中n (CH4)变化曲线,其中表示催化剂表面积较大的曲线是 ________ (填\或 “b”)。 ③15 min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n( CH4)发生图中所示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任答一条即可)。

(3)实验测得v正=k正c2(CH4),v逆=k逆c(C2H4).c2(H2) 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T1温度时k正与K逆的比值为______ (填数值)。若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则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V正 ____V逆(选填“〉”、“=”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4)科研人员设计了甲烷燃料电池并用于电解。如图所示,电解质是掺杂了 Y2O3与 ZrO2的固体,可在高温下传导O2-

①C极的Pt为_______ 极(选填“阳”或“阴” )。

②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标况下气体总体积为112 mL,则阴极区所得溶液在25 0C时pH=_______ (假设电解前后NaCl溶液的体积均为500 mL)。

【答案】 (1). + (4b-c-2a) kJ?moL-1 (2). 0.16 (3). b (4). 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 (5). 12.8 (6). > (7). 温度升高,k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逆 (8). 阳 (9). CH4-8e-+4O2-=CO2+2H2O (10). 12 【解析】 【分析】

(1)Δ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

(2)①根据v=Δc/Δt,同一反应,各物质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分析作答; ②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表面积越大,催化效果越好;

③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n( CH4)减小;反应物气体体积小于生成物,减小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n( CH4)减小;

(3)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有v正=v逆,即k正c2(CH4)=k逆c(C2H4).c2(H2),则k正/k逆

=c(C2H4).c2(H2)/c2(CH4)=K,利用三段式把平衡常数K计算出来即可解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4)①对于燃料电池,通燃料一极为负极,通氧气一极为正极;对于电解池,连接电源正极的为阳极,连接电源负极的为阴极;

②根据图示,燃料电池的负极是甲烷生成H2O和CO2的反应;

③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计算OH-的浓度,再算出pH。

,再根据气体和OH的比例关系

-

【详解】(1)ΔH=[2×4b-(c+4b)-2a]kJ?moL-1=+ (4b-c-2a) kJ?moL-1 ,答案:+ (4b-c-2a) kJ?moL-1; (2)①

,v(H2)=v(CH4)=0.16mol/(L·min),答案:016;

②催化剂表面积越大,催化效果越好,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所以曲线b的催化剂表面积较大,答案:b;

③15 min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n( CH4)减小,说明平衡向消耗CH4的方向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答案: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 (3) 2CH4(g)

C2H4(g) +2H2(g)

C始(mol/L) 2 0 0 ΔC(mol/L)1.6 0.8 1.6

C末(mol/L) 0.4 0.8 1.6 T1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且达到平衡时有v正=v逆,即k

c2(CH4)=k逆c(C2H4).c2(H2),则k正/k逆=c(C2H4).c2(H2)/c2(CH4)=K=12.8。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答案:12.8;>;温度升高,k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逆; (4)①甲烷燃料电池,通燃料一极为负极,通氧气一极为正极,所以C极为电解池的阳极,D极为电解池的阴极;答案:阳;

--

②根据图示,燃料电池的负极是甲烷生成H2O和CO2的反应,所以电极反应为CH4-8e+4O2

=CO2+2H2O,答案:CH4-8e-+4O2-=CO2+2H2O; ③根据离子方程式气体112mL,则所得溶液的pH=12;答案:12。

10.葡萄糖酸亚铁[(C6HnO7)2Fe]是医疗上常用的补铁剂,易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 醇。某实验小组同学拟用下图装置先制备FeCO3,再用FeCO3与葡萄糖酸反应进一步制得葡萄糖酸亚铁。

可知,电解一段时间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与普通漏斗比较,a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2)按上图连接好装置,检査气密性后加入药品,打开K1和K3,关闭K2 . ①b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关闭_____,打开______(选填K1 ,K2或K3)。观察到b中的溶液会流入c中,同时c中析出FeCO3沉淀。

③b中产生的气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c中制得的碳酸亚铁在空气中过滤时间较长时,表面会变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葡萄糖酸与碳酸亚铁混合,须将溶液的pH调节至5.8,其原因是 _______.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乙醇即可析出产品,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提出用NaHCO3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制得的碳酸亚铁纯度更高,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平衡气压,利于稀H2SO4顺利流下 (2). 铁屑溶解,溶液变为绿色,有大量气泡产生 (3). K3 (4). K2 (5).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3被氧化;把b中溶液压进c中 (6). 4FeCO3+O2+6H2O=4Fe(OH)3+4CO2 (7). 防止Fe2+的水解 (8). 降低溶剂的极性,使晶体的溶解度减小更易析出 (9). 溶液的pH降低,减少氢氧化亚铁杂质的生成 【解析】 【分析】

(1)恒压滴液漏斗能保持上下压强恒定,使液体顺利流下; (2)①铁屑与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为浅绿色;

②要生成FeCO3需要把FeSO4加到c中,所以需要利用H2产生压强把液体加到c中;

③FeCO3易氧化,要注意排空气,所以可以利用氢气排空气,排完空气又可以利用氢气产生压强把b中溶液压进c中;

(3)红褐色是因为生成Fe(OH)3所以是FeCO3被氧化所致,再根据氧化还原进行配平;

2+

(4)Fe2+易发生水解,调节pH可防止Fe2+的水解;乙醇是有机溶剂,可以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便于葡萄糖酸亚铁析出;

(5)Na2CO3溶液碱性比NaHCO3溶液强,碱性越强越易生成氢氧化亚铁。

【详解】(1)a为恒压滴液漏斗,可以保证内部压强不变, 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答案: 平衡气压,利于稀H2SO4顺利流下;

(2)①b中铁屑与稀硫酸反应,铁屑会逐渐溶解,溶液由于产生Fe变为绿色,有大量气泡产生;答案:铁屑溶解,溶液变为绿色,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需要把FeSO4加到c中,所以需要关闭K3,打开K2,利用压强把FeSO4加到c中,答案:K3;K2;

③FeCO3易氧化,b中反应产生的H2一是把装置内的空气排干净,防止生成的FeCO3被氧化;二是把b中溶液压进c中;答案: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FeCO3被氧化;把b中溶液压进c中;

(3)过滤时间过长会发现产品部分变为红褐色,原因是FeCO3与O2反应生成Fe(OH)3,化学方程式为:4FeCO3+O2+6H2O=4Fe(OH)3+4CO2。答案:4FeCO3+O2+6H2O=4Fe(OH)3+4CO2 ; (4)Fe2+易发生水解,将溶液pH调节至5.8,防止Fe2+的水解;乙醇分子的极性比水小,可以降低葡萄糖酸亚铁在水中溶解度,便于葡萄糖酸亚铁析出;答案:防止Fe2+的水解;降低溶剂的极性,使晶体的溶解度减小更易析出;

2+

(5)碳酸根离子水解后溶液碱性较强,易生成氢氧化亚铁,用NaHCO3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可以降低溶液的pH以免产生氢氧化亚铁,得到的产品纯度更高。答案:溶液的pH降低,减少氢氧化亚铁杂质的生成。

【点睛】在平时做题中,对于二价铁要考虑以下几方面:①注意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三价铁问题;②注意水解问题;③二价铁相比三价铁更难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11.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已引起广泛关注。在爆炸的核电站周围含有放射性物质 碘-131和钙-137。碘-131 —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肿大等疾病。

(1)与钠同主族的前四周期(包括第四周期)的三种元素X、Y、Z的第一电离能如下表: 元素代号 第一电离能/(kJ.mol「)

X Y Z 的520 496 419 基态Z原子倒数第二层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熔点由高到低的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