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税收收入与GDP相互关系的研究 (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贵州省税收收入与GDP相互关系的研究 (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务业的发展则存在严重不足。像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咨询等发展十分缓慢落后,无法实现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因此,应积极有效的调整第三产业内部各部分的比重,使其发展更加完善,在保证生活型服务业充分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大力推动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的快速跟进,以有效支撑现代化的生产制造业的发展。 4.5全面加强,税收征管,不断提高征管效率

税收管理单位要推动和促进税收征收的改革机制,加强税收机构的建设,对于工作中存在强烈需求的职能给予重点支持,对于工作能效一般的职能部分予以剔除或缩减,使有效的人力资源能够分配到最佳的工作岗位中,形成一套专业的高效的税收管理模式。同时,要依靠现代化的科学手段,来监管税收,用信息化网络化来提高税收监管效率,而且要从税收的源头抓起,坚决执行既定政策;在具体的税收征管工作中,也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税收征管人员的精神风貌,完善税收征管的计划,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落实。

推动和促进税收征管改革,在理清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的分类管理,加大力度监督重点税源,采用信息化现代化的手段,适时的推出税收征收的实验性工作方法,采用高效的人力资源分配方案,充分发挥机构中各职能的能力水平,建全税收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按照税负级别类别进行专业划分后的高效管理模式,尽快推动税收的基础平台的建设,做好现代化的改造,升级办公的硬件设施配备,提高自动化水平来满足办公的需求,从信息和数据上下功夫,提高信息传输的便利性、快捷性,满足高效的办公需求。同时要充分利用和分析手中掌握的数据,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完善的地税数据体系,把控好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并做好必要的清除和修改工作。要采用先进、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数据,对一些居民应用较多、较频繁的税收申报、缴税的工作内容,应采用更快捷的方法来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据传输、资料报送,切实提高办税效率。

提高税收计划编制质量,加强税收计划的管理与执行。在编制税收计划时,应保证编写的税收计划的质和量。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税收计划与实际的经济增长不相符,严重偏离实际经济增长情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其编制的税收计划不能正确的反映实际的经济状况。因此应该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模式,并充分考虑经济增长的各种条件的情况下,准确的估算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在执行税

收管理的实际工作时,用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来规避制订税收计划时人为造成的偏差。最后,为了更有效的将转为当年的收入转到下一年的预算,我们还要构建一个准确的、合理的转入转出方案。

结论

经济发展是税收的动力之源,而税收也能从负面影响经济。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税收与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通过对贵州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现状的分析得出:贵州省自2008年以来,税收和经济都取得了稳步的发展。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带动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贵州省的税收收入增长趋势,与GDP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2008-2015年八年间,贵州省GDP的平均增幅为15.36%,而税收收入平均增幅为19.15%,二者都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从宏观税负来看,贵州省的宏观税负水平大体在3%至5%之间,平均水平为3.76%,税负水平不高。从总的趋势发展方向上看,贵州省的宏观税负体现为逐步增加趋势,符合宏观税负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即宏观税负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税收弹性方面,税收收入对GDP的平均弹性为1.11,基本处于合理的税收弹性区间范围。从整体看,贵州省的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还是比较合理的。(2)通过对贵州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根据相关性分析,贵州省税收收入和GDP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且税收随着GDP的增长呈现增加的态势;贵州省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性不大;贵州省居民和政府的消费及投资对于该地区税收收入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净出口对于贵州省税收的作用不大;贵州省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3) 本文依据实证分析和贵州省现状,提出促进贵州省税收经济发展的具体建议如下:以消费促增长,以政策报增长。全面贯彻落实减税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全方位多渠道加强税收监管力度,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Grieson Ronalde: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measurements of the effect of the

Philadelphia income tax[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80(8):123- 137.

[2] Marsden K.Links Between Taxes and Economic Growth:Some Empirical Evidence[R].World

Bank Staff Working Papers,1983.

[3] Scully G.W:Tax Rate,Tax Revenue and Economic Growth,Police Report No.98[[R].National

center for Policy analysis Dallas.1991.

[4] Plosser C.I:The search for growth[A].Federal Reserve of Kansas City Symposium Series,

Policies for Long-Run Economic Growth[C.1992:57-86

[5] Peden,E.A:Produ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government activity:an

analysis of 57 years,1929-1986[J].Public Choice,1991(69):153-173

[6] 郭庆旺,吕冰洋.十年来税制运行的基本特征分析[J].税务研究,2004(11):10-11 [7] 范广军.我国经济增长与税收结构研究[J].经济师,2004(02):37-40

[8] 宋建军,刘建民.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1):26-33

[9] 潘雷驰.“可税与否”未改变我国GDP与税收的基本关系—基于1978-2005年数据的实证

检验[J].财经研究,2007(7):24-26

[10] 王剑锋.中国税收高增长问题研究:分税种的分析角度[J].财经论丛,2007(3):30-34 [11] 陈红霞.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税收超经济增长现象[J].税务论坛,2008.(4) [12] 赵迎春.中国税收超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3-5

[13] 瞿振,庄鹏飞.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基于陕西省1994.2008的年度数

据阴.区域经济,2012.(2):1-9

[14]郝春虹.中国税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 4) :42-47 [15]哈尼帕· 瓦利斯.浅析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的关系[J].金融经济,2005(4):21-29 [16] 刘溶沧,赵志耘制改革的国际比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5-58 [17]娄洪.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基础设施投资问题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 [18] 孙延喜.地方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实证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19] 刘建民.宋建军.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仁[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 安玉琴.我国税收收入超GDP增长的原因分析,山西科技,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