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税收收入与GDP相互关系的研究 (5)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贵州省税收收入与GDP相互关系的研究 (5)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税负水平不高。这表明总体上来说,贵州省的总体税负规律是上升趋势,符合税负水平与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即宏观税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税收弹性方面,税收收入对GDP的平均弹性为1.11,基本处于合理的税收弹性区间范围。整体看,贵州省的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还是比较合理的。

3.贵州省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实证分析

3.1贵州省税收收入与GDP的相关性分析 3.1.1税收收入与GDP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2014年) 和《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数据,运用SPSSl9.0作出的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结果如图得出贵州省税收收入与GDP相关系数为0.988,接近于1,而且显著性(双侧)为0.000,说明出现不相关的概率为0,通过检验。由此可知贵州省税收收入与GDP总量之间呈现高度相关,且税收随着GDP的增长呈现增加的态势。

表2 税收与GDP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 税收 显著性(双侧) N Pearson相关性 GDP 显著性(双侧) N 税收增长率 1 11 0.988 0.00 11 GDP增长率 0.988 0.00 11 1 11 在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3.1.2贵州省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贵州省统计年鉴》(2014年)和《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数据,依据贵州省GDP增长与税收增长的数据对贵州省的税收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做相关性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贵州省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这两者的相关系数是0.329,而且显著性(双侧)有O.353,说明贵州省税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间的相关很小。

表3 贵州省GDP增长率与税收增长率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 税收增长率 GDP增长率 显著性(双侧) N Pearson相关性 税收增长率 1 10 0.329 GDP增长率 0.329 0.353 10 1 显著性(双侧) N 0.353 10 10 3.1.3贵州省税收收入与经济总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GDP核算方法中的支出法,GDP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及服务净出口构成。本文以固定资产投资额替代投资,居民和政府消费之和替代消费,净出口则是由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替代之。

贵州省税收收入与投资、消费、净出口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汇总如表4所示:税收收入与消费的相关系数为0.962,相对很高,说明贵州省居民和政府的消费对于该地区税收收入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税收与投资的相关系数为0.996,相关系数很高直接也证明了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而税收与净出口的相关系数仅为0.175,表明净出口对于贵州省税收的作用不大,这与贵州省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表4 贵州省税收与经济总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性 显著性(双侧) 消费 0.962 0.000 投资 0.996 0.000 进出口 -0.175 0.653 3.2宏观税负与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

令GDP增长率为自变量b,宏观税负为因变量a,对2008年至2015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出回归方程:b=3.913-0.495a,R2=0.35,修正后R2为0.103,说明宏观税负对GDP增长率的解释作用很小,仅为10.3%。根据数据说明,宏观税负的变化基本不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而相关系数为-0.495,表明自2008年以来宏观税负与贵州省GDP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性,也就是说当宏观税负每增加(或减缓)1%,GDP增长率就会下降(或增长)0.495%,因此可以表明,推行低税政策能够促进贵州省GDP的提高。

4.促进贵州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对贵州省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从经济结构看贵州省税收收入的直接推动力是居民的消费和政府的投资;贵州省综合税负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制约作用。通过分析贵州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因素的关系,分析表明:造成该地区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增长不同步的基本原因为税收征管水平不合理以及产业结构的不均衡造成的。。经过上面实际数据

分析得出的结论,对贵州省的现状从以下五方面提出促进贵州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4.1促进投资消费增长,积极培育税收增长点

发展贵州省税收,必须依靠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投资的稳定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同时也要从刺激消费入手,积极投资消费增长点。例如:

(1)要深入实施“十二五”投资和项目建设“836计划”,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的建设力度,实现各产业的有效转型,提升城市素质,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产业建设、节能环保项目、民生和社会发展项目中总投资1亿元以上的重大建设项目建设,以吸引大量投资,拉动贵州省经济发展。

(2) 首先要改善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从收入分配制度入手,提高居民收入,达到倍增目标。并且要从政策上有所侧重的加大改善民生、扩大消费方面的财政支付,通过补贴的方式增加城乡低收入人群的经济水平。其次要从刺激消费着手,解放、扩展农村的消费市场,引领住房、汽车、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习惯,并逐步发展医疗保险、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领域,合理推进网络购物、信贷消费等新兴消费行业。再次要搞好城乡的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的监督和引导,保障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消除消费者的顾虑,放心消费。 4.2切实落实减税政策,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008年以来,针对我国具体的经济运行状况和居民税收水平,政府有计划的实施了促进经济发展更为有效的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事实了结构性减税的政策。结构性减税是指通过调整优化税种及其结构来减轻居民和企业税负。这项措施不但有助于减少居民的税负负担,有效的促进各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还发挥了结构性调整和税收政策总量的作用,达到了缩小各阶层收入差距,优化产业组成部分的目的,并实现了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平衡,有利于经济的和谐发展。如:

(l)推进增值税“扩围”改革,从各个方面完善增值税征管的制度,减少间接税所占比例。

(2)理性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和税收比例结构,有效引导节能减排与合理消费。一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例如,可以适当取消一些生活必需品的税收;而增加对奢饰品、高污染的产品的税收。二调整消费税税收比例结构,对于不可再生资源或者危害环境和健康的产品,要提高相应税率;同时降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

节约能源的产品的税率。三与时俱进,改变税收计算方法,从之前的征税价内税改为价外税,以税收引导消费。

(3)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积极推动个人所得税的改革。由于监管的不完善和信息的不健全,导致工薪阶层成为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力,使得个人所得税变相成为“工薪税”。于此同时,高收入者的高收入部分因为没能有效纳入税收统计范围,使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远低于居民平均水平。个人所得税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不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在完善信息统计、收入统计的基础上,实现税收改革。

(4)促进房地产税改革,充分利用直接税的再分配作用。首先要改变当前现状,犁清个人财产,挖出隐形财产,针对高端住宅和多套房征收个人房产税;其次改变地方税系征收范围,形成主体税系,与“增值税”一道合力推动改革。减少间接税,增加直接税比重。

4.3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税源健康增长

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税收的发展,经济是税收的源泉。只有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才能适当提高实现税收比重。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做大经济总量,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要保证税源的健康稳定增长,才能促进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在实际的执行层面上来看,必须改革固有的工业结构,尽快转变结构形式,剔除对环境污染重,对能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的产业,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环保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和优化,带动经济健康发展。

4.4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三大层级全面发展

第三产业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水利服务业和水利业,公路、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第三层次:提升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服务部门。包括教育、文化、科学研究、卫生和体育事业等。第四层次,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党政机关、军队、警察和法院等。虽然在政府的鼓励支持推动下贵州省的第三产业一直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水平存在缺陷,比重不均匀,其中占据较大比重的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型服务业,但是生产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