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高分子化学 作业 活性聚合与高分子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南开大学 高分子化学 作业 活性聚合与高分子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活性聚合与高分子设计 实施方法共聚高分子反应

(课后题的目的本来就是要让大家通过题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所以一定要先对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之后再做题,其中90%的答案在PPT和书本里都能找到,建议大家还是先自己独立完成,再参考此答案。由于老师没有公布标准答案,此答案也仅仅是根据本人答案和批改结果整理出的,仅供参考)

一、基础题

1.写出你学过的“活性”/可控聚合方法。

活性阴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由于其链终止和链转移非常困难,如不加终止剂,其活性可以保持相当长时间,本身就具有活性聚合的特征。

活性阳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由于活性高、反应速率快,易发生链转移而不易进行活性聚合。但当碳正离子与反离子的相互作用适中时,离子对的反应性和稳定性这对矛盾达到统一,便可使增长活性中心有足够稳定性,避免副反应发生,同时又保留一定的正电性,具有相当的亲电反应性而使单体顺利加成聚合。具体有三种方法:1.设计引发体系以获得适当亲核性的反离子;2.添加亲核试剂稳定碳正离子;3.外加离子盐,使解离平衡向有利于离子对的方向移动,稳定碳正离子。

基团转移聚合:用结构特殊的烯酮硅缩醛及其衍生物作引发剂与α-烯酮结构的单体进行Micheal加成,同时引发剂的硅基转移到单体的羰基氧上形成新的活性末端,具有一定稳定性,聚合反应就能一直进行,因此具有活性聚合的全部特征,最后产物用含活泼氢的物质终止除去硅基。

可控自由基聚合:在自由基体系引入一个可以和增长自由基之间存在偶合-解离可逆反应的物质,抑制增长自由基的浓度,减少双基终止的发生。如可逆终止自由基聚合、可逆加成链段转移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2.从分子水平上进行高分子的结构设计主要涉及高分子主链(线、支、体、环)的形成和侧基的改造(功能的加强)两个方面,那么,进行高分子的分子设计用到的两大基础手段分别是什么呢?

活性聚合与高分子有机反应

3.从方法学的角度,高分子的拓扑结构无论是嵌段、支化、星型还是梳型,其分子设计的主要方法是哪两大类?梳型聚合物或共聚物的特殊设计方法还有哪一种?

主要是大分子单体技术和大分子引发剂技术。梳型聚合物或共聚物的特殊设计方法还有偶联法。

偶联法涉及使用具有沿着链随机分布的官能团A的主链。接枝共聚物的形成由官能团主链与反应活性分支的端基之间的偶联反应产生。这些偶联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改性骨架来实现。用于合成这些共聚物的常用反应机理包括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活性聚合技术。

1

4.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主要有哪几种?离子型聚合一般采用何种实施方法?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的聚合场所分别在何处?

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离子型聚合所用的引发剂对水极为敏感,因此离子型聚合不能用以水为介质的聚合方法,即不能进行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只能采用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其中以溶液聚合为主。悬浮聚合的场所是在每个小液滴内,每个小液滴内只有引发剂和单体,即进行微型化本体聚合;乳液聚合的场所是单体在水中由乳化剂分散形成的增溶胶束中。

5.依据共聚物结构的微观特征,将二元共聚合物分类。

(1)无规共聚物:两种单体的结构单元在链中随机排布,杂乱无章。 (2)交替共聚物:两种单体的结构单元交替排布,形如……ABABAB……

(3)嵌段共聚物:两种结构单元各自排列成段,两种链段相互连接,每段可能有成百上千个结构单元组成,形如……AAAA……BBBB……

(4)嵌均共聚物:在一种单体的链节中掺杂少量另一种单体,形如……AAABAAABBAAAA……

(5)接枝共聚物:在一种聚合物主链上接另一种聚合物作为支链形成的共聚物,主链和支链本身也可以是共聚物。

6.控制自由基共聚物组成均匀性的方法有哪三种?

(1)在恒比点进行投料;

(2)控制一定的转化率:作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的关系曲线,根据曲线控制反应的转化;

(3)不断补加活泼单体:对于那些F1随转化率变化较大的共聚体系采用不断补加单体的方法控制共聚物的组成。

7.高分子的化学反应与有机反应的区别有哪些?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1)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局限性:在低分子有机化学反应中,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就可以表示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变化及其定量关系;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虽也可用反应式来表示,其意义却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不能定量反映聚合物中基团的变化程度。

2

(2)反应产物的不均匀性与复杂性:聚合物分子链中一般都不会只含有单一集团,原因是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中,官能团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而且在反应过程中,起始官能团和反应各阶段形成的新官能团,往往同时连接在同一个大分子链上。

(3)聚合物化学反应的速率较低:大分子上官能团的反应速率远低于同类型的低分子。这是因为在高分子反应的许多场合中,由于大分子形状、聚集态和粘度等因素会防碍反应物的扩散,而使聚合物化学反应的速率所有降低。 (4)反应过程中大分子链存在不同程度的聚合度改变:聚合物化学反应过程中,往往会引起聚合度的改变。然而,改变聚合物聚合度的基团反应和小分子反应不同,分子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新物质的形成。

8.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助剂一般有哪些种类?其中,抗老化剂,又称之为抗氧剂,主要有哪些?与阻聚剂有区别吗?

(1)稳定化助剂,常用的稳定化剂有抗氧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防腐剂等。

(2)改善力学性能的助剂,包括聚合物的硫化(交联)体系所用的各类助剂、补强剂、填充剂、偶联剂、抗冲击剂等。

(3)改善加工性能的助剂,包括润滑剂、脱模剂、塑解剂、软化剂等。 (4)柔软化和轻质化的助剂,包括增塑剂和发泡剂。

(5)改善表面性能和外观的助剂,包括润滑剂、抗静电剂、防雾滴剂等。 (6)难燃化助剂,主要是指阻燃剂,分支是烟雾抑制剂。

抗氧剂为弱还原剂,其作用是消除由于活性氧物质产生的自由基或者直接消除活性氧物质如过氧化氢,而阻聚剂是指能与链自由基反应产生非自由基或引发能力很弱的物质的一类化合物,其不一定有还原性。

9.简述用离子交换树脂制备去离子水的过程。

先通过过滤、渗透等物理方法除去水中的沉淀,将过滤出的水先通过质子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再通过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之后再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1:1组成的混合柱,最后可以通过测量电导或pH值检验离子浓度,若不达标则可进入循环,依次通过上述离子交换柱,直到符合标准为止。

10.举例说明悬浮聚合中的分散剂类型和作用机制。

类型:非水溶性无机粉末、水溶性高分子

作用机制:水溶性高分子的分散作用原理是分散剂吸附在单位液滴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起保护胶体的作用,同时增加介质粘度,阻碍液滴间的相互粘合.明胶和部分醇解的聚乙烯醇等水溶液还使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降低,使液滴变小。

非水溶性无机粉末的分散作用机理是将细粉末吸附在液滴表面,起机械隔离作用。

11.简述碳纤维材料的制造过程。依你的理解,碳纤维何以会成为一种很特殊的材料呢?

3

一般用聚丙烯腈(PAN)、嫘萦、粘胶纤维等聚合物原料,先在200-300℃的空气中进行预氧化,继在氩气等惰性气体保护下,用约1700℃的高温完成驱除非碳原子的过程(碳化),最后加热到2600-3000℃成碳纤维。碳纤维的长丝可能被进一步处理以提高品质,然后卷绕到筒管。

在碳纤维中碳原子被键合在一起,平行排列的纤维长轴给予碳纤维相当高的强度-体积比,因此具有,如高硬度,高强度,重量轻的特性;并且由于碳材料本身有较高耐化学性,耐高温和低的热膨胀,使其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军事,赛车与其他竞技体育运动制品很受欢迎。

12.根据不同竞聚率r1、r2,画出典型的F1~f1二元共聚物组成曲线,并简单描述。

(1) 恒比共聚:r1=r2=1时,单体组成和共聚物组成相同。 (2) 交替共聚:r1=r2=0时,两种单体只能彼此共聚,不能均聚。

(3) 嵌均共聚:r1>1、r2<1或r1<1、r2>1。以r1>1、r2<1为例: r1>1,说明k11>k12,M1均聚能力大于共聚能力;r2<1,

说明k2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