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2020年新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2020年新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3、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92)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92-P94)

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总述)

②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规范作用)

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作用)

4.10.1 法律为我们护航

1、什么是未成年人?(P96)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P96-P97)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P97)

(1)★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其他法律: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 4、保护未成年人是谁的责任?(P99)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5、★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P99)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17

6、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P100)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4.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P101)

①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②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如何做到依法办事?(P101-P102)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即:树立法律意识。)

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什么是法治意识?(P102)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4、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P102)

①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②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③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5、★在法治时代,道德有什么作用?(P103)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

6、★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哪些要求?(P103)

①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②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