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别是在我国古代的大统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环境中友好相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融合加速。

第四,中央政权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唐代的民族政策,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亲”、“册封”促进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护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从此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回纥的首领骨力裴罗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713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第六,兼并战争,促进民族融合。春秋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 7、 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意义 ①开发了边疆地区,拓展了疆域。

②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传播了汉族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③创造和丰富了民族文化。 ④促进中华民族总体发展,加强了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是鲜卑、女真、蒙古,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环境的原因,汉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与人口的数量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或主导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8、关于均田制:

(1)西晋末年以来,北方多事,无宁日,农民离散,田地荒芜。这时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均田制是当时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它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又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封建国家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劳动力的有效控制,这也就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地主则根据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官吏还可以受公田,他们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准买卖土地的规定,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政府公开颁布均田令,公开授田,确定租调的数额,这些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少数民族的贫苦百姓也成为均田制下的受田农民,这也促使他们转为农耕定居,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例题1】民族融合是指一些民族同住在一个地区,互相影响,逐渐消失各自的特征,自然而然形成一个

整体,是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的原因是什么?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3)民族融合的过程也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请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4)你认为民族融合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1)战乱的推动;各民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加;孝文帝改革的促进。

(2)表现:北方各族生活习惯汉化;鲜卑族完成了封建化过程;鲜卑族优秀文化融入汉族文化中,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和技能在汉人中得到传播;

(3)孝文帝改革,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政治上迁都,实行官吏俸禄制,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的管理,有力推动了政权的汉化;移风移俗,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这些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4)实质:落后民族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

【能力训练】

1、便于北魏接受汉族思想文化的措施有

①均田制 ②迁都 ③尊儒崇经 ④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社会矛盾不包括

- 37 –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3、下列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A .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C .改鲜卑人为汉人D .消灭了鲜卑陋习 4、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5、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

A.整顿吏治 B.实行府兵制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令 6、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了北方民族融C.恢复和发展经济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7、孝文帝改革对汉族文明的影响不包括

A .恢复和发展经济 B汉人胡食 C .士族制度形成 D .汉人胡装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

A.封建王室 B.汉族地主 C.鲜卑贵族 D.广大农民 9、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11、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B.鲜卑族的封建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12、关于商鞅的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取得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的进展很顺利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13、北魏推行均田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A.贫苦农民 B.鲜卑贵族 C.汉族地主 D.封建国家 1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中,起了促进鲜卑族封建化作用的措施有

①整顿史治 ②颁布均田令 ③迁都洛阳 ④学习汉族文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④

15、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1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17、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 18、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C.缓和与汉族地主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19、下列关于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D.使北方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

38

20、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C.解除了南朝的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

统治

二、 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郡州,与牧守(地方行政长官)均给天下之田,还、受以生死为断,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材料二 诸男夫十五(岁)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对实行两年轮耕的)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人多地少的地方)乐还者听逐空荒……诸宰民之官(各地的地方长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与上任)相付。卖者坐如律。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北魏均田制的实质。 (2)它能抑制“富强者并兼山泽”吗?为什么?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措施。 (4)简要评议北魏孝文帝均田令的影响。

22、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革的描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14 B 2 D 15 B 3 A 16 A 4 B 17 D 5 D 18 A 6 D 19 B 7 C 20 A 8 C 9 A 10 B 11 C 12 C 13 D 二、非选择题

21.(1)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地主阶级土地占有的前提下,政府把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要交纳赋税和服徭役。其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

(2)不能抑制兼并。因为均田制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且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必然还会发展起来。

(3)均田令使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鼓励农民实行土地的休耕轮作;允许农民迁往荒地多的地方。 (4)保证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使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促使北方少数民族逐渐定居农耕;对后世的土地制度有较大影响。 22、不同意这一观点。

评价孝文帝改革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拓跋民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中,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充分肯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北魏孝文帝改革★

- 39 –

【知识梳理】

一、改革的背景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386年鲜卑拓拔部建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成为黄河流域实力最强的政权。 2、北方民族融合趋势的加强(有利条件)

内涵;行成共同的生活区域、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文化 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趋势

3、北魏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原因:A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B.政治上的腐败和经济上的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表现和影响:各族人民起义不断,北魏政权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 4、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二、孝文帝改革措施

前期改革:(冯太后主持、重点建新制) 1、推行均田制 ⑴时间:485年

⑶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社会矛盾。 ⑷性质: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⑸内容: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露田、桑田),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⑹作用:①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②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③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2、设立三长制(基层统治机构) ⑴内容: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⑹作用: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3、整顿吏治 (思考:北魏官员收入在改革前后分别是如何获取的? ) ⑴原因:北魏官吏贪污成风,影响政府经济收入,也激化阶级矛盾。 ⑵措施:实行俸禄制,按政绩考核地方官员。

⑶影响:①北魏吏治得到改善,②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后期改革:(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

1、迁都洛阳 ⑴原因:①政治上:保守势力集中在平城改革遭抵制;而洛阳是中原政经中心,改革阻力小。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