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化学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考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化学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4.A、B、C、D均含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40%;C常作干燥剂;D属于碱。(“→”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B的化学式为_____;

(3)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A、B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答案】补钙剂 CaCl2 CaO+H2O=Ca(OH)2 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A、B、C、D均含同一种元素,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40%,所以A是碳酸钙,C常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D属于碱,氧化钙会生成D,所以D是氢氧化钙,氧化钙生成的B可以和碳酸钙互相转化,所以B是氯化钙。 【详解】

(1)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40%,所以A是碳酸钙,故A的一种用途是补钙剂。

(2)氧化钙会生成D,所以D是氢氧化钙,氧化钙生成的B可以和碳酸钙互相转化,所以B是氯化钙,故B的化学式为CaCl2。

(3)由C转化为D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4)A是碳酸钙,B是氯化钙,A、B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点睛】

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质量分数为40%,所以A是碳酸钙,C常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

5.A、B、C、D、E、F分别是由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B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灭火;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人体

胃酸中含有F,可帮助消化。它们之间的一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F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C与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D→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A→C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答案】H2O HCl 复分解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 【解析】 【分析】

B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一种氧化物,生活中可用来灭火,则B是水;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则D是碳酸钠;人体胃酸中含有F,可帮助消化则F是盐酸;水和C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且C能与碳酸钠反应,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则C可能是氢氧化钙;A能生成水,能生成氢氧化钙,则A可能是氧化钙;氢氧化钙和其他物质反应生成E,E能和D相互转化,E可能是碳酸钠,将猜想代入框图进行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

根据地以上分析可知:

(1)B物质是水,化学式为:H2O;F物质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2)C与D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D→E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A→C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6.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C________、E:________。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B转化成E和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图:

①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式:J________、K________。 ②请完善由CO和CaCO3分别转变成无色气体C的转化关系图,在箭号上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 CO2 H2 分解 置换 Fe2O3+6HCl===2FeCl3+3H2O 2FeCl2+Cl2===2FeCl3 C Ca(OH)2 【解析】 【详解】

由题目对C物质的描述: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确定C物质为二氧化碳;由溶液F呈黄色可判断溶液中含有Fe,再根据溶液F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G,可判断G为Fe(OH)3,根据G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H,可判断A为Fe2O3、H为H2O;根据A与CO高温下生成无色气体C和黑色粉末B,可判断黑色粉末为Fe;根据黑色粉末B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E和浅绿溶液D,可判断E为H2、溶液D为FeCl2溶液;最后根据绿色溶液D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溶液F,可判断溶液F为FeCl3溶液;

3+

(1)由溶液F呈黄色可判断溶液中含有Fe,再根据溶液F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红褐

3+

色沉淀G,可判断G为Fe(OH)3,根据G受热分解生成红棕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H,可判断A为Fe2O3、H为H2O;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判断气体C为CO2;根据黑色粉末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E和浅绿溶液D,可判断E为H2、溶液D为FeCl2溶液; 故答案为:Fe2O3;CO2;H2;

(2)可溶性铁盐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红褐色Fe(OH)3沉淀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

无色液体H2O和红棕色粉末Fe2O3,属于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B黑色粉末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E无色气体H2和FeCl2的浅绿溶液D,反应属于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的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分解;置换;

(3)①Fe(OH)3受热分解生成的红棕色Fe2O3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Cl3和H2O;

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

②浅绿色氯化亚铁溶液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铁的黄色溶液; 故答案为:2FeCl2+Cl2=2FeCl3;

(4)①物质C为无色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形成碳酸钙沉淀、在高温条件下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因此,固体J为单质碳C、溶液K为Ca(OH)2溶液; 故答案为:C;Ca(OH)2;

②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或高温下能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反应,都可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或在高温下发生分解也都可以产生气体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由CO或CaCO3转化为CO2的其他合理途径也行)

7.在一次化学课堂活动中,老师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游戏,要求五位同学分别佩戴下列铭牌:铝、氧气、二氧化碳、硫酸铜、氢氧化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位置(图中“一”表示相的两位置代表的“同学”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位置代表的“同学存在转化关系)。其中A的溶液显蓝色,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 (3)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下列四位佩戴铭牌的同学为候选人员按游戏规则,只有一人能从原五位同学中找到替代对象完成游戏,这位同学佩戴的铭牌是______(填序号)。 ① 银 ② 一氧化碳 ③ 盐酸 ④ 氯化钠

【答案】CO2 供给呼吸 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 【解析】 【分析】

A的溶液显蓝色,所以A是硫酸铜,D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所以D是二氧化碳,C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C是氧气,B会与C反应,所以B是铝,E是氢氧化钠,经过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