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化学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考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化学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中考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化学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P-31 Cl-35.5 Ca-40 Fe-56 一、选择题

1. 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碘酒 B. 空气 C. 氧化钙 D. 生铁 【答案】C

【解析】A、碘酒是酒精和碘的混合物,故是混合物,错误; B、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C、氧化钙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故是纯净物,正确; D、生铁是铁的合金,是混合物,错误。故选C。 【点睛】

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 B. 食物腐烂 C. 煅烧石灰石 D. 铁生锈 【答案】A

【解析】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正确; B、食物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错误;

C、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 D、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的过程,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A。

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镁条在空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 【答案】B

【解析】A.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正确;

C. 镁条在空中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故错误;

D. 石蕊遇酸变红,故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故错误。故选B。

4.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 氯化铁 B. 氢氧化镁 C. 小苏打 D. 汽油 【答案】C

【解析】A、氯化铁溶液水后,溶液显黄色,故错误; B、氢氧化镁难溶于水,故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易溶于水可形成无色的溶液,正确; D、汽油不溶于水故错误。故选C。

5. 市场上有“葡萄糖酸锌”、“高钙牛奶”、“绿色碘盐”等商品,这里的“锌、钙、碘”指的是 A. 元素 B. 分子 C. 单质 D. 原子 【答案】A

【解析】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以上所列的各种用品中均含有元素,并且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故选A。

6. 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 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 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D

【解析】A、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味,正确;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 C、醋酸和蔗糖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性质不同,故正确;

D、将空气液化,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错误。故选D。 7.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4Al+3O2 = 2Al2O3 B. Ca(OH)2+Na2CO3 = CaCO3↓+2NaOH C. H2CO3 =H2O+CO2↑ D. H2+CuO【答案】B

【解析】A、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C、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D、属于置换反应,错误。故选B。 8.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测定溶液的pH D.过滤 Cu + H20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慢慢的加入水中,故错误; B、倾到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握,瓶盖要到放在桌面上,正确;

C、测定溶液的pH值时,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涂抹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正确;

D、该过滤装置正确。故选A。

9. 下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横行

C. 该粒子核外电子数是17 D.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Cl- 【答案】C

【解析】A、该元素是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正确;

B、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共有三个电子层,故在第三周期,正确; C、该粒子的核外共有18个电子,故错误;

D、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Cl-,正确。故选C。 10. 下列有关醋酸(CH3COOH)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醋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 醋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 C. 醋酸属于氧化物

D. 醋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D

【解析】A、醋酸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醋酸是由元素组成的,错误;

B、醋酸中C、H、O三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2:1,故质量比不可能是1:2:1,故错误; C、醋酸由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错误;

11.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 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B. 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加水溶解 C. 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氯化钡溶液 D. 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A、羊毛是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可以通过点燃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可以鉴别,正确; C、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可以鉴别,正确; D、木炭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粉末,故不能通过观察颜色鉴别,错误。故选D。 1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 A. C2H5OH+2O2C. 2KMnO4【答案】B

【解析】A、该反应中没有配平,故错误;

B、该反应中有单质碳参加反应,故碳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改变,正确; C、该反应中有MnO2生成,不是Mn2O,故错误;

2CO2+3H2O B. C+2CuO

2Cu+ CO2↑

K2MnO4+Mn2O+O2↑ D. SO2+2NaOH=Na2SO4+H2O

D、该反应中生成的是亚硫酸钠,不是硫酸钠,故错误。故选B。 13.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t2℃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答案】D

【解析】A. 由图可知,在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正确; B.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 C. 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他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D. 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 ,故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错误。故选D.

14. 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强调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多开空调 B.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 少开车,多坐公交 D. 用洗衣服水冲厕所 【答案】A

【解析】A. 多开空调会浪费能源,故错误;

B.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体和土壤的破坏,正确; C. 少开车,多坐公交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环境污染,正确 D. 用洗衣服水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正确。故选A。

15. 常温下,氯气与苛性钠溶液反应产物是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1 C. -2 D. +2 【答案】B

【解析】NaClO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1+x+(-2)=0,得x=+1,故选B。 16. 正确理解运用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非常重要的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B. 盐只能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