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介绍(发给学生)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介绍(发给学生)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以手持技术探究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因素为例

将制得的N2、O2、CO2及空气 4 瓶气体放在室外的太阳光下,在互相不遮太阳光的条件下尽量使集气瓶靠近,以保证地表和光照条件。将温度传感器插入 4 个集气瓶中,连接好装置。打开数据采集器,实验时间从北京时间12∶00到14∶00,测得此期间 4 种气体在太阳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情况。由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的大部分时间内 4 瓶气体的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 1、数据采集器使用方法 (1)开机

按下“探世界”万能数据采集器面板上的“开机”(ON)按键,采集器首先进行自检,然后显示主菜单(图1)

(2)安装温度传感器

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在数据采集器的4个端口上。 连接方法:

1号-N2 2号-O2 3号-CO2 4号-空气

(3)设置数据采集器的工作模式 ? 从开机状态的图面开始

? 按数据采集器上的“→”键到“系统配置”(图2) →按“回车”键进入“系统配置”(图3),根据需要按“→”或“←”可选择:“自动”、“手动”模式。本实验设置 “工作模式为“自动” →按“ESC”键返回到开始的主界面(图1)。

(4)设置实验数据采集参数 图2

采样启动 样品采集 统计分析 打开文件 系统配置 图2 温 度 传 感 器 图1

4 3 2 1 数据采集O2 N2 CO2 空气 图3

从开机状态的图面开始,移动光标到“采集器设置”,然后按 “执行“键(回车键),屏幕显示“传感器通道——温度”后,接着显示图4:

? 设置采样率:根据需要设置,通过按“←”或键“→”键可选择频率: ……;10/min、1/10sec 、 1/sec、 10/S、25/S、50/S、100/S、500/S……。本实验选择:“1/10sec” →按“回车” 键下到“采样数”处。

? 设置采样数:根据需要通过按“←”或键“→”

键可选择选择,20 、 50、 100、500、1000、2000、……本实验选择:“10000” →按“回车” 键下到“显示方式”处

? 设置显示方式:根据需要通过按“←”或键“→”键可选择选择方式:条图、表格、曲线、数字。本实验选择:“曲线”,按“ESC”键回到“主菜单”(图1) 2、采集数据

? 按“执行”键(回车键)开始采集数据,同时打开“探世界”软件(事先安装在电脑中),电脑屏幕会出现数据采集界面(事先数据采集器与电脑连接好),

温度 / ℃

图4

4

3 41 39 37

空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时间

12∶00 12∶30 13∶00 13∶30 14∶00

随着实验的进行,从电脑屏幕可观察到曲线从起点出来(12:00)慢慢的到终点(14:00)。实验结束(也可在实验结束后从文件夹中观察到)。 3、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看出: ?

在实验的大部分时间内4瓶气体的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CO2 、空气、N2、 O2 ? 从结论可知: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六、仪器参数设置依据及注意事项 (1)采样频率的设置

应根据反应速度的快慢来确定,反应速率快,采样频率要设置快(一般是采样对象反应速度的 2 倍或以上),反之则慢。

(2)采样总数的设置:需要根据情况来确定。 ? 对于在不断变化的测定对象:

需要根据反应的总时间和频率来设置,其公式为: 采样数=采样时间×采样频率

注意:其中采样时间的单位应与采样频率相同。

例如: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时,因反应比较快大约在2分钟内能够完成,因此,设置仪器参数为:

采样频率:10/S

采样数:120S×10/S=1200个 显示方式:曲线

? 对于反应已经停止的对象(如测定吸光度),采样数则可以用 “连续”。在连续不断的过程中测定某物质或某浓度的透射率。 七、传感器的选择依据

以探究反应速率实验为例谈传感器的选择。

? 生成气体的反应-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单位时间内压强的变化 ? 生成有色物质的反应-可以用色度传感器测定单位时间内色度的变化

? 逐渐生成有色物质(或沉淀)——可以用光强传感器测定单位时间内光强的变化 ? 伴随明显的热效应-可以用温度传感器测定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

? 溶液中离子浓度或种类的改变-可以用电导率(或离子)传感器测定单位时间内电导率(或离子)的变化 八、资源介绍 教材:

? 手持技术在理科实验中的应用研究——钱扬义

? 手持技术在研究型学习中的应用及其心理学基础——钱扬义 ? 手持技术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与建模研究——钱扬义 ? 传感技术——化学实验探究手册——王磊、魏锐、范琳 网站:

? “我爱你化学网” :http://www.520hx.com.cn/

基于传感技术的化学实验研究 ——用色度传感器测定补钙剂中钙的含量

一、 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手持技术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2.学会用手持技术测定补钙剂中钙的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 实验内容

用手持技术中的色度计测定补钙剂中钙的含量。 三、 实验原理

1. 化学原理:Ca2+ + 酸性铬蓝K == Ca2+-指示剂(红色络合物) ε=498nm pH=11

A1/A2=C1/C2 A=lg(1/T)=KC 2. 色度计工作原理:

滤光片: 470nm---蓝 565nm---绿 635nm---红 本实验选择蓝色滤光片,放置t=10min 四、 要求及注意事项

1、用Excel或Origin处理结果、制作标准曲线,并将图贴在报告纸上(△A,C),图的大小控制在6×8cm左右。

2、制作的标准曲线图时,要求在图中标出回归方程(y=ax+b)、相关系数(R2)。 3、爱护仪器,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4、规范操作:(1)正确选择实验用水;(2)仪器的洗涤方法,比色皿润洗试剂量≤1mL;(3)移液管的使用方法;(4)比色皿拿棱角处,避免磨花。 5、配制溶液和进行测定时要检查并判断溶液的颜色和数据是否正确。 五、 实验步骤 (一) 药品配制

(1)Ca2+标准储备液(1.00mg/mL)(教师配制)

(2)Ca2+标准使用液(40ug/mL):准确移取2.0mL储备液→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3)酸性铬蓝K显色剂(1.99mg/mL)(教师配制)

(4)缓冲液(pH=11):0.5mL(0.1mol/L)NH4Cl+16mL(0.1mol/L)氨水→精密试纸测试 , 若pH≠11,则用相应的共轭酸或碱调至pH=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