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监局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食药监局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食药监局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

为巩固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成绩,构筑未来三年食品安全工作总体框架,探索适应“幸福XX”建设和XX经济社会发展的食品安全工作结合点,促进我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依据《XX市201X年食品安全行动年实施方案》,特制定《XX市食品安全三年行动计划》。 一、发展回顾

“十一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幸福XX”和保障群众饮食安全这一重要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加大专项整治,创新监管举措,全市食品安全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建成首批“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市”,获“江苏省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食品安全检测合格率稳步提升达97.81%,连续六年被评为XX市食品安全目标管理一等奖,实现了“一个目标”。具体表现在:

一是监管体制协调运转。建立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镇食品安全协调机构达到“五个一”标准,村工作站实现“三统一”管理。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制度,食品安全工作列入《建设幸福XX行动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管理目标》,

纳入“三个文明”考核重要内容。通过政府目标管理责任书形式,强化工作责任。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500余万元,保障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工作正常开展。

二是环节监管环环相扣。建有无公害基地89个、“三品”种植面积22.95万亩,获“无公害农产品”91个、绿色食品44个。91家食品生产企业、73家食品相关产品企业获证率达100%。建成规模化豆制品生产企业2家,“放心豆制品”市场份额达70%以上。109家食品流通企业安装管理软件,52家农贸市场和13家大型超市建有“四检联动”网络监控平台。餐饮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率A、B级占72%,有效保障经贸洽谈会、电影节等100余次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开展本级抽检7881批、合格率91.99%。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获国家实验室资质认证,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获省级资质认证,建成国家区域性粮油质量监测站。

三是专项整治攻坚克难。重点组织开展食品添加剂、食用油脂、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等各项整顿,收缴4500公斤毒蘑菇和2500公斤不明肉制品,销毁6600双不合格一次性筷子和1378个塑料餐盒,逐步解决了影响我市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实行乳品生产企业驻厂监管制,层层签订问题乳粉清缴工作责任状,集中销毁“问题奶粉”80.3公斤。“十一五”期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152起、

罚没款590余万元。

四是示范引领氛围浓厚。大力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用标准、信息征集、信用评价和披露等工作制度,445家参评单位,均达诚信以上等级。建成放心早餐点142个、标准化农家店338家、食品安全示范店289家、三星级为农服务中心219家、放心粮油店38家、食品安全示范街8条。同时,建立“XX市食品安全网”,编印《食品安全知识手册》,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提高科学消费能力。“十一五”期间,累计发放各类食品安全宣传资料50万余份,受教育达100余万人次。

五是监管举措推陈出新。率先在省内制订出台《现榨果蔬汁、五谷杂粮饮品管理规定》,被国家食品安全白皮书引用。制订《羊糕肉加工生产基本要求》,加强羊羔肉小作坊管理。出台《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和《学校周边学生小饭桌管理规定》,在202个学校食堂建立检测室,率先在全省实施学校食品安全检测制度和30人以下学生“小饭桌”备案管理。通过行业制订《河豚鱼安全烹饪公约》,规范河豚鱼烹饪管理。借鉴上海世博食品安全保障经验,首次实行重点食品原材料直供机制,有力保障了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食品安全。 二、背景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对外形象和投资环境,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认真抓好食品安全监管,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工作水平,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随着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已成为衡量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认真分析食品安全“两个形势”,对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一要清醒认识当前食品安全形势。虽然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期望相比,与幸福XX建设要求相比,与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初级农产品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食品单位量多、面广、规模小,部门监管人员不足、资源分散等,容易造成监管盲区;三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条件简陋、工艺落后,食品质量安全状况难以保证和掌控,管理法规不配套,监管职责不明确;四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社会诚信不同程度地缺失,建立食品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二要全面认识食品安全发展良好机遇。从全国情况看,构建和谐社会是发展的大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了各级政府工作的主旋律。201X年2月19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强调,“要把加强食品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切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