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路基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铁路基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行上层施工。

用贯入法测定回填质量时,可使用贯入仪、钢筋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3)软基换填的控制项目和检验方法

表6.2-4 换填地基的控制项目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项 目 高 程 允许偏差 ±50cm 检查数量 每100米等间距检查3点 每100米等间距检查3点 每100米等间距检查3点 每100米等间距检查3个断面 检验方法 水准仪测量 尺量 尺量 尺量 中线至边缘距离 ±50cm 宽 度 横 坡 不小于设计值 ±0.5% 填方50mm,填石5 平整度 100cm 每100米等间距检查5点 2.5m直尺量测 4.基床以下路堤A、B组填料质量控制与检测 4.1基床以下路堤质量控制

⑴基床表层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填料与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试验与检测控制。

⑵严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质量,路堤填料种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⑶严格按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工程质量。

4.2基床以下路堤A、B填料质量检测

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和新建铁路福厦线站前有关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基床以下(非浸水)路堤压实标准及检验频率(沿线路纵向

38

每100m):

①基床以下路堤每压实层(每填高30cm)检验压实系数K(改良细粒土)或孔隙率n(砂类石土和碎石类土) 6点,其中距路肩边线1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m增加1个检测点;

②基床以下路堤压实层每填高约90cm(每3层)检验地基系数K30 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③基床以下路堤压实层每填高约90cm(每3层)检验二次变形模量Ev2 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表6.2-5 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

压实标准 项 目 AB组(不含细粒土、粉砂及易风化软质岩块石土)填料 地基系数K30(Mpa /m) 变形模量Ev2(Mpa ) 孔隙率n(%) 压实系数K 砂类土及细砾土 ≥110 ≥45 ≤31 — 碎石类及粗砾土 ≥130 ≥45 ≤31 — 5.冲击碾压施工

5.1冲击碾压试验施工工艺及方法

39

场地清理、整平

测放碾压轨迹线

碾压设备就位 第一条碾压带碾压6遍 第二条碾压带碾压6遍 平地机整平、光轮压路机碾压 最后5遍的沉降量不大于1cm 压实度检测

夯后基底检测 不合合格 试验数据整理、编制试验报告报监理审批 图6.2-1 冲击碾压试验施工工艺 5.2、施工方法

冲击压实应采用25KJ以上的三边形压实机,冲击压实机行走速度宜为10-12km/h。

40

施工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冲击碾压时应自边坡坡脚或路堑、路床的一侧开始,顺(逆)时针行驶,以冲击压实面中心线为轴转圈,而后按纵向错轮冲压,全路幅排压后,再自行向内冲压,排压遍数和沉降量以试验段确定,一般不宜少于25遍。

5.3冲击碾压施工要求

1、冲压过程中,各标段技术负责人要坚持在现场指挥,监理坚持旁站指导。冲压完成后由各承包人及监理工程师按规定频率分别进行各项检测。

2、对于地下埋置的光缆、通信管线、过水管道等要详细调查,凡设计拆除的应在拆除后按规定冲击压实,设计上不拆除者应减少冲击遍数,一般不少于15遍为宜。

3、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时以冲击轮轮迹高差小于15mm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冲击压实时均匀碾压。相邻两段冲击压实搭接长度不小于15米。

4、冲击压实前,要及时对地基适量洒水,使水份充分渗透,达到适宜的含水量然后冲击碾压。平地机大致整平,再冲击压实。 5、冲击碾压完成后,表层的松土重新刮平,并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

6、当涵洞附近需进行冲击压实时,先进行冲击压实后再施工涵洞。

7、宜在白天上午8点-下午18点工作,以免影响居民休息。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