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桩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基础桩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②水下混凝土尽量安排在白天及气温较高时间段进行灌注,大风、大雾及雨雪天气不安排施工。

③根据施工要求留置好同条件试件,做好试件的标准养护工作,试件是桩基强度评定得依据。

(4)混凝土养护

对于灌注完毕的桩基如果桩顶标高较高或在冰冻线范围内,必须对桩头混凝土部位进行回填土保温养护。对已凿除桩头预留混凝土的桩顶部位采取保温棉进行覆盖保温养护。 5.3 施工机械防冻措施

1、进入冬期施工后立即对各种施工机械进行一次全面检修及保养,排除故障隐患。 2、每天收工前将机械各管道内的水放出来,以免冻裂管道,必要时加注防冻液。 3、要使用抗冻性能好的油料,防止油路冻结堵塞。

4、派专人经常检查、保养,防止机械被冻坏,确保各种施工机械正常运转。 5.4 冬期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主抓质量,项目下设工程部负责工程质量工作,各工区设质量检查员把握工区质量关。各工程段、工班、组、操作工人各自负责本职工作的工程质量,组成从上到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经常性的组织进行质量教育,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制定有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查的办法和质量否决权办法。

2、实行质量岗位责任制:从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和技术管理人员,各工区负责人、质检人员、技术员和下属的工段长、班组长、操作工人,均实行全员质量岗位责任制,工程质量的好坏分别与各人的工资奖金挂钩,发生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根据三不放过的原则(不查清楚原因不放过,不处理好不放过,不受到教育不放过)进行处理,并进行奖罚。

3、抓住冬期施工的特点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专项质量教育,严格按既定方案执行,狠抓施工现场落实情况,确保冬期施工工程的质量。 5.5 冬期施工保障措施

注意收听天气预报,经常性的与气象部门联系,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安排施工。防止天气突变,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为使冬期施工正常进行,确保冬期施工工程质量,决定成立冬期施工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项目部各科室人员为组员。小组成员必须每天对现场施工

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研究方法,及时解决。

1、人行道及生活区、办公区地面铺垫级配砂石,保证工地整洁、文明。 2、怕潮湿的原材料用苫布盖好,垫高码放,并要通风良好。

3、施工用配电箱均加双坡盖板、雨披,防止雨雪水流入配电箱。临电的变压器做好避雷措施。接水管做好防冻措施。

4、冬期施工职工取暖设备及劳动保护用品

(1)冬期施工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应按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执行,并及时发放。

(2)冬期施工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应做好思想 工作,使职工始终在饱满的热情下工作,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3)施工现场夜间测温、供暖人员的劳动用品应考虑:棉(皮)大衣、棉(皮)帽、防滑棉(皮)鞋、手套、手电等等。

(4)添加水泥、外加剂人员应考虑:防尘面具、工作服、胶手套等。

(5)生活取暖采用火炉燃煤,但应注意防火、防煤气,装好风斗、烟筒,炉口上方应加防火石棉板。 5.6 安全和防火措施

1、冬期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生活及施工道路、?架子、坡道经常清理积水、积雪、结冰,斜跑道要有可靠的防滑条。

2、冬期施工现场及临时工棚内严禁用明火取暖,应订出具体防火安全注意事项,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3、地面有积雪或有坡度的路面应钉滑条或铺草包,并随时检看有无结冰现象,以便及时清理。

4、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天然气、煤气时,?要防止爆炸;使用焦炭炉、煤炉或天然气、煤气时,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煤气中毒。

5、电源开关,控制箱等设施要统一布置,加锁保护,?防止乱拉电线,设专人负责管理,防止漏电触电。经常移动的机具电线不得在地面上拖拉,不得浸入水中,应架空绝缘良好。

6、工地临时用水管线埋入土中或用草包等保温材料包扎,外抹纸筋。水箱存水,下班前应放尽。

7、保温材料不得露天放置,以免受潮失去保温效果。 8、施工现场水源及消火栓应设标记。

第六章 施工工期、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6.1 工期安排 6.1.1 工期目标

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甲方通知进场后,总工期为90日历天。 6.1.2 单机日进度计划

在场地条件良好、满足桩机施工以及水、电供应正常的前提下,根据本工程土层条件、拟投入设备的性能,借鉴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每台旋挖钻机每天完成200~300米,考虑各种因素,每台设备按每天完成不少于110延米计算,约折合每天完成6~7根桩孔。钢筋笼提前准备,清孔和浇注砼实行流水作业。 6.1.3 总体进度计划分析

本工程为钻孔灌注桩施工,工程量为:532根工程桩,6根试验桩及24根锚桩。使用2台旋挖钻机分2个施工段进行同步作业,这样按初步平均计算:532÷6.5÷2≈41(天)。

考虑到还有清孔、下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等工序与其流水交叉施工,这样桩基施工的时间为50~60天。

物资和机械设备、劳动力进场、临时设施布置等开工准备,以及泥浆循环系统设置和钢筋笼加工制作时间为15天,后压浆的间歇时间约10天,再加上完工后的场地清理和最后的机械撤离等工作需要3~5天时间。这样总工期确定为90天(试验桩、锚桩施工时间及养护、试验时间不在本总工期时间范围内)。 6.1.4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见本方案后附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6.2 工期保证措施

6.2.1 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6.2.1.1 工期管理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工程进度,成立高效精干的项目经理部,全面进行包括工期管理在内的各项施工管理。我单位将选派具有类似工程管理经验和业绩的人员担任该工程的项目经理,同时还配备一批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的项目管理、技术人员。提前做好相应人员的就位准备工作,开工前就能立即就位。

完善的管理组织包括工期控制组织机构和计划控制体系。工期控制组织机构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责任人,项目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本项目的计划体系将以日、周、月、总控计划构

成工期计划为主线,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纠偏,使进度计划管理形成层次分明、深入全面、动态跟踪、行之有效、贯彻始终制度。 6.2.1.2 施工计划编制流程

我单位依据招标文件要求编排合理的总进度计划,对生产诸要素(人力、机具、材料)及各工种进行计划安排,在空间上按一定位置,在时间上按先后顺序,在数量上按不同比例,合理组织起来,在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确保达到预定目标。 6.2.1.3 工期目标控制节点

为确保本工程如期、优质、高效的完成,各阶段工程必须按节点目标完成;同时各相关施工也必须按节点目标及时插入,并确保节点目标的完成。 6.2.1.4 进度控制会议制度

1 建立例会制度

项目部定期召开计划会议,会议由项目经理主持,各施工队负责人参加。主要是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措施。

2 会议内容: (1) 工程进度分析; (2) 下达施工任务指令; (3)协调各工序之间的问题。 6.2.2 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6.2.2.1 工期管理的原则

1 编制总进度计划时我单位进行多方案比较并选其优,应体现资源的合理使用、工作面的合理安排、有利于提高建设质量、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有利于合理地缩短施工工期。

2 在编制总进度计划时使其系统化,所编制的各种计划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统一,使其形成计划系统。

3 对进度实施动态控制,计划编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计划执行情况及时的动态调整。建立以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各专业施工员、作业队长、施工班组为基础的多级计划执行体系,使施工计划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线路,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问。通过计划落实、检查,以制订、分析、总结的标准化工作方法,使工程进度符合实际要求而不失控。 6.2.2.2 选择操作熟练的技术工人

在选择专业劳务作业层时,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施工要求,在劳务合同中明确保证进度的具体要求。我单位将选用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技术工人进行施工。 6.2.2.3 进度计划编制的要求

1 编制进度计划时必须很严谨地分析和考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网络计划的关键线